- 年份
- 2024(8346)
- 2023(12391)
- 2022(10496)
- 2021(9929)
- 2020(8452)
- 2019(19830)
- 2018(19420)
- 2017(37830)
- 2016(20353)
- 2015(23607)
- 2014(23713)
- 2013(23759)
- 2012(22242)
- 2011(20249)
- 2010(20390)
- 2009(19367)
- 2008(19730)
- 2007(17881)
- 2006(15650)
- 2005(14577)
- 学科
- 济(89602)
- 经济(89478)
- 管理(66680)
- 业(63500)
- 企(53468)
- 企业(53468)
- 方法(41507)
- 数学(36995)
- 数学方法(36756)
- 财(30108)
- 中国(25221)
- 制(23956)
- 农(23156)
- 务(20096)
- 财务(20055)
- 财务管理(20013)
- 企业财务(19090)
- 贸(19064)
- 贸易(19050)
- 易(18421)
- 业经(18335)
- 银(16586)
- 银行(16558)
- 体(16254)
- 学(15873)
- 融(15850)
- 金融(15846)
- 行(15755)
- 农业(14212)
- 体制(13693)
- 机构
- 大学(306742)
- 学院(303144)
- 济(136936)
- 经济(134393)
- 管理(115561)
- 研究(105788)
- 理学(98349)
- 理学院(97277)
- 管理学(96004)
- 管理学院(95405)
- 中国(85890)
- 财(67620)
- 京(64895)
- 科学(59191)
- 所(53906)
- 财经(52903)
- 农(48495)
- 中心(48202)
- 经(48119)
- 研究所(48073)
- 江(45295)
- 经济学(43871)
- 北京(41839)
- 业大(41030)
- 经济学院(39554)
- 财经大学(39399)
- 农业(38043)
- 院(37319)
- 范(36261)
- 师范(35926)
- 基金
- 项目(190481)
- 科学(150909)
- 基金(142115)
- 研究(139845)
- 家(122969)
- 国家(122024)
- 科学基金(104440)
- 社会(91930)
- 社会科(87342)
- 社会科学(87315)
- 基金项目(74458)
- 省(70475)
- 自然(65751)
- 自然科(64218)
- 自然科学(64196)
- 教育(64070)
- 自然科学基金(63149)
- 划(60275)
- 资助(59177)
- 编号(55159)
- 成果(46278)
- 部(45187)
- 重点(42927)
- 发(39970)
- 制(39662)
- 教育部(39301)
- 创(39264)
- 国家社会(39081)
- 课题(37848)
- 人文(37406)
- 期刊
- 济(153267)
- 经济(153267)
- 研究(96370)
- 中国(61862)
- 财(56652)
- 学报(44972)
- 农(44175)
- 管理(43716)
- 科学(42285)
- 融(34907)
- 金融(34907)
- 大学(34564)
- 学学(32606)
- 农业(29039)
- 财经(28133)
- 经济研究(26347)
- 教育(25622)
- 经(24094)
- 技术(23934)
- 业经(23269)
- 问题(20444)
- 贸(19398)
- 国际(17323)
- 业(16688)
- 世界(16404)
- 技术经济(15359)
- 理论(15200)
- 商业(14441)
- 财会(14383)
- 版(14076)
共检索到468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衔 陈怡男
本文认为,全流通是解决我国控制权市场诸多问题的首要条件,但全流通不能解决控制权市场的所有问题,要警惕全流通后依然存在的股权结构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控制权市场失效。因此,还必须要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法制环境,真正实现控制权市场的监督约束功能。
关键词:
全流通 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 股权结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张雷妮 陈欢 钟弥嘉
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全流通时代,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正全方位形成。本文选取全流通条件下沪深两市61家上市公司共63起大宗股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在以10%为控制权基准的情况下,采用大宗股权溢价法估算出全流通时代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控制权价值为3.28%。进一步研究发现:控制权价值与转让比例、公司业绩、两权分离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独立董事比例反向变动,而且外资增持的公司控制权价值较高,外资减持的公司控制权价值较低。最后,本文对产生股权转让溢价的过度支付假说和信息优先假说进行检验,没有发现支持这两种假说的证据,同时,基于期权定价理论对样本中限售股价格进行调整,进一步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的存...
关键词:
控制权价值 过度支付 信息优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国校 巢燕若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新的股权制衡模型,研究在全流通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问题,证明:在风险中性和不存在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大股东调整股权比例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控制权,在控制权不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制衡型的股权结构是稳定的;在考虑风险和交易成本时,股权结构稳定与否取决于风险和交易成本的大小,较高的交易成本或较大的风险厌恶程度,将阻止控制权的转移,反之则有利于交易的进行;在控制权争夺中,大股东获得控制权的能力与其经营能力和道德水平正相关。
关键词:
股权制衡 全流通 风险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新 刘世春
本文选择2000~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间转让控制权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强调控制权是"实际控制权",转让方式为有偿协议转让。同时使用事件分析法中的三种模型总体检验和分年度检验样本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应,系统分析了证监会在2000~2002年中颁布的26号文、75号文、105号文的监管绩效。研究表明,我国并购市场正在回归理性,控制权转让能给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股东带来超常收益。三个年度中均存在信息提前泄露,但市场提前反应程度不一。所以,监管层在制定法规政策时既要强调并购信息披露的公开化,又要强调并购操作程序的规范化,两者不可偏废。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实际控制权 转让效应 实证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茂平
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指在转移事件发生前后特定的时间期内,体现股票交易特征的股价、交易量等指标的波动现象。利用事件研究法及ARMA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股改)前后的2003年-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进行实证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明显的提前泄漏现象。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这些现象有所减退。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要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当务之急是从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着手。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市场反应 ARMA模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恒 何文盛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股权进入"全流通"时代,控制股份的资本属性和控制权属性得以显现,由此,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的治理模式将发生改变。本文借助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讨论了控制权市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了控制权市场的演进及公司治理效应。
关键词:
中国上市公司 控制权市场 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锦红
对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结论并没有达成统一。本文通过对经典理论模型的扩展和推导,建立了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然后以沪深两市中2004—2007年的147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从最终控制人的角度考察了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最终控制人的所有权(现金流权)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偏离程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这一结论说明,现阶段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所有权结构尚不合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尚不健全,最终控制人可能采用"掠夺式分红"、金字塔式控股等方式侵占中小股东...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权 公司绩效 民营上市公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小华
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以2012—2016年发生控股股东控制权转移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控制权转移前和转移后一年的业绩变化,探索控制权转移的效率问题。结果发现,全流通后,控股股东控制权转移在短期内对公司的财务绩效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全流通 控股股东 控制权转移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道勇
文章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数据,从产权角度向上追溯,具体研究实际控制人所有权、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四个方面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较高,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差异;在资本市场制度发生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变革之后,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与之相反,所有权、控制权比例上升但分离度变化不大。另外,实际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层级在逐渐增加。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控制权 所有权 金字塔层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茂平
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及ARMA模型对2003~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提前泄漏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投机炒作现象有所减少。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量 市场反应 ARMA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宏 夏冬林
通过对兴业房产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其公司控制权市场机制表现出了与西方主流理论和国内普遍研究结论截然不同的特征。在外部,公司股权的全流通与分散性没有引发更多的市场接管行为;在内部,代理权结构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超稳定性特征,且持股比例相近的股东对大股东的监督机制也归于失效。在公司控制权市场双向失灵的状态下,公司股票的全流通条件使公司遭遇了另一种“流动性”风险。该案例为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若干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全流通 股权结构 控制权市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平
本文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对公司管理者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MBO)与民营企业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PBO)以后的“隧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种类型的收购发生以后都可能产生“隧道效应”,但证据尚不够充分。另外,MBO公司比PBO公司显示出更大的产生隧道效应的可能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瑶
公司控制权市场被认为是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之前,非流通股和对并购活动的约束限制了我国控制权市场的发展。2005年实施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将非流通股转化为流通股;2006年实施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放宽了对我国并购活动的制约。两项改革进一步激活了我国控制权市场。本文采用倍差分析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激活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激活公司控制权市场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的价值;该正向影响对在改革前并购不活跃的行业更大,对拥有国有股份的公司更小。这表明,建立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其作用对民营企业比对国有企业更有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腾文
在上市公司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中,不同持股比例的投资者对公司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和参与程度,同时也会在利益的实现方式上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往往出现为控制公司法人的争执。持股比例、董事制度的安排、持股结构的设计、业务方向乃至法人持股及社会公众持股的比例,都是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因素。
[期刊] 预测
[作者]
马金城 柳志光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在并购情境下目标公司控制权向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配置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并购情境下与稳定环境下目标公司控制权配置侧重方向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并购情境下,侧重股东配置控制权能够有效改善目标公司绩效,侧重董事会配置控制权对目标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而侧重经理层配置控制权则有损于目标公司绩效。
关键词:
并购 目标公司 控制权配置 公司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