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2)
- 2023(6256)
- 2022(5213)
- 2021(4625)
- 2020(3852)
- 2019(8436)
- 2018(8001)
- 2017(14451)
- 2016(8313)
- 2015(8873)
- 2014(8373)
- 2013(8144)
- 2012(7471)
- 2011(6599)
- 2010(6349)
- 2009(5626)
- 2008(5623)
- 2007(4784)
- 2006(3956)
- 2005(3224)
- 学科
- 济(27783)
- 经济(27741)
- 管理(24361)
- 业(23496)
- 企(18860)
- 企业(18860)
- 方法(14199)
- 数学(12638)
- 数学方法(12547)
- 学(9377)
- 财(9178)
- 农(8465)
- 贸(6989)
- 贸易(6985)
- 易(6837)
- 中国(6765)
- 业经(6704)
- 务(6098)
- 财务(6096)
- 财务管理(6088)
- 农业(5992)
- 企业财务(5844)
- 技术(5508)
- 环境(5400)
- 制(4994)
- 划(4882)
- 人事(4753)
- 人事管理(4752)
- 地方(4367)
- 银(4290)
- 机构
- 大学(117284)
- 学院(116538)
- 济(43442)
- 研究(42938)
- 经济(42742)
- 管理(42015)
- 理学(37893)
- 理学院(37401)
- 管理学(36591)
- 管理学院(36418)
- 农(35408)
- 科学(32829)
- 中国(30011)
- 农业(29101)
- 业大(27238)
- 所(24271)
- 京(23656)
- 研究所(23015)
- 农业大学(19388)
- 中心(19223)
- 财(18527)
- 室(17121)
- 江(16833)
- 实验(16474)
- 实验室(15836)
- 业(15749)
- 省(15556)
- 财经(15495)
- 院(15398)
- 重点(15002)
- 基金
- 项目(90550)
- 科学(70103)
- 基金(67767)
- 家(64525)
- 国家(64015)
- 研究(53836)
- 科学基金(52909)
- 自然(38985)
- 自然科(38112)
- 自然科学(38098)
- 自然科学基金(37456)
- 基金项目(36738)
- 省(36319)
- 社会(34435)
- 社会科(32753)
- 社会科学(32743)
- 划(31729)
- 资助(26313)
- 教育(23848)
- 计划(21981)
- 重点(21145)
- 科技(19891)
- 创(19650)
- 科研(19024)
- 发(19016)
- 业(18817)
- 部(18766)
- 创新(18484)
- 编号(18099)
- 农(17020)
共检索到154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晶 梁岳 方展强
研究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PFOS)暴露对剑尾鱼肝脏Cu/Zn-SOD及相关应激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筛选导致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并首次克隆和分析剑尾鱼Cu/Zn-SOD的cDNA全序列。实验将剑尾鱼随机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和3.5、7.0、14.0和28.0mg/L等4个PFOS实验暴露组,同时设置平行组。定量测定了24 h、48 h、96 h和14 d肝脏组织中的Cu/Zn-SOD、HSP70-1、HSP70-2和GST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成功克隆包含794 bp核苷酸和编码154个氨基酸的剑尾鱼Cu/Zn-SOD的cDNA全序列。通过与其他相关鱼类Cu/Zn-SOD的核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万文菊 石存斌 王纪亭 柴同杰 吴淑勤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实验动物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纯系RR-B的HSP70家族两个成员的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时利用RT-PCR半定量方法研究热应激时两个成员在剑尾鱼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克隆获得了剑尾鱼的HSP70家族两个新成员的cDNA片段,两序列均包含HSP70家族的特征性签名序列和热休克蛋白的定位序列;通过对克隆片段与已发表的青(Oryzias latipes)等鱼类HSP70的核苷酸序列和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成员一和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袁璐瑶 潘若雷 江敏
为了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参考PFOS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96 h-LC50值,设置了0、1、5和10 mg/L 4个浓度组,采用静水式实验测定了PFOS对斑马鱼头部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内脏团中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肌肉中ALP、SOD、MDA含量。结果表明:斑马鱼头部ALP和AchE活力会在实验初期短时间内受到抑制,之后逐渐恢复;中低浓度PFOS(1 mg/L和5mg/L)胁迫会使得头部LDH活力显著升高。内脏团中ALP活力受到显著诱导,并与PF...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盛 张保青 黄杏 樊艳姣 杨丽涛 李杨瑞
【目的】克隆甘蔗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以甘蔗桂糖28号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Cu/Zn-SOD,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Cu/Zn-SOD在不同组织及逆境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甘蔗Cu/Zn-SOD,NCBI登录号为JQ958328,其开放阅读框为456 bp,编码151个氨基酸,与禾本科植物聚于同一进化分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u/Zn-SOD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为组成型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Cu/Zn-SOD在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大文 张莉 魏益华 王冬根 罗林广 陈宇炜
为阐明鄱阳湖表层水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污染现状,于2011年4月7~9日采集鄱阳湖的表层水样30份和长江水样2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质谱法检测样品中PFOS和PFOA含量,探索鄱阳湖表层水中PFOS和PFOA的污染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FOS和PFOA的浓度范围分别为未检出~0.71ng/L和0.30~1.89ng/L,均值分别为0.35ng/L和1.10ng/L。而位于长江的0号点水中PFOA和PFOS含量分别为15.11ng/L和0.81ng/L。鄱阳湖表层水中的PFOS和PFOA在整体上都呈现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这可能是由鄱阳...
关键词:
全氟辛酸 全氟辛烷磺酸 污染水平 鄱阳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沈子伟 茹辉军 李云峰 张燕 吴湘香 李荣 李爱华 郭丽 倪朝辉
为阐明长江上游鱼类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残留分布,本研究于2013年分3次在长江上游不同江段,采集该地主要经济鱼类铜鱼(COreiuS heterOkOn)。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铜鱼肌肉、肝和性腺3种不同组织全氟辛烷磺酸(PFOS)含量。结果表明,铜鱼组织内PFOS检出率为100%,总体均值为2.72 ng/g(0.33~10.14 ng/g)。PFOS含量水平在肝最高(5.56 ng/g),肌肉次之(1.39 ng/g),性腺最低(0.62 ng/g)。不同组织间差异极显著(k-W teSt,P<0.01),表明鱼类肝比肌肉和性腺更易于积累PFOS。在不同采集江段,PFOS...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佳 江敏 吴昊 郑丽利 刘笑楠
采用静水毒性实验法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法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esulfonate,PFOS)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虾的急性致死和代谢的影响,同时通过慢性毒性实验分析不同质量浓度(0.1 ng/mL、1 ng/mL、5 ng/mL) PFOS胁迫下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PFOS对罗氏沼虾幼虾的96 hLC50为(0.68±0.2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68 mg/L。经20 ng/mL的PFOS胁迫24 h后,幼虾鳃中鉴定到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化合物共30种、肝胰腺中19种、胃肠道中24种,这些代谢差异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磷脂类代谢等代谢通路。慢性毒性实验中,不同暴露时间下不同浓度的PFOS胁迫对幼虾各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SOD、CAT和ACP活性受到抑制,MDA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FOS可造成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组织发生氧化损伤,并对幼虾的生理代谢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为探究PFO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提供基础数据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海生 刘建汀 陈敏氡 李永平 王彬 张前荣 叶新如 林珲 温庆放
【目的】克隆丝瓜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家族,并分析其序列特征、表达情况及其在丝瓜褐变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揭示丝瓜褐变的发生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丝瓜品种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获得丝瓜Cu/Zn-SOD基因家族的c 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氨基酸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Cu/Zn-SOD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及褐变条件下的表达情况。采用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福林-酚比色测定总酚含量。【结果】获得了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片片 刘春 李凯彬 石存斌 吴淑勤
为研究剑尾鱼Ig Z基因序列及其在疫苗免疫后的表达规律,本实验根据已知的EST库设计引物,利用RT-PCR等方法,获得剑尾鱼Ig Z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疫苗免疫后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剑尾鱼Ig Z基因全长序列为5 420 bp,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c DNA序列全长1 527 bp,包含一个1 299 bp的完整ORF框,该基因编码432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大小为47.48 ku,并具有Ig Z的基本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Ig Z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8%~54%。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Ig Z基因主要在剑尾鱼的头肾、脾脏和肠中分布,且疫苗免...
关键词:
剑尾鱼 免疫球蛋白Z 基因克隆 免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丽利 江敏 吴昊 许佳 刘笑楠 许杰尧 吴迪 吴思雅
建立了水中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rooctane sulfonate, PFOS)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方法。用0.22μm PP滤膜过滤水样,Poly-Sery HLB固相萃取柱对200 mL水样进行富集处理,以质量分数为10%的甲醇水溶液淋洗HLB柱以去除表面杂质,随后抽真空,再用4 mL纯甲醇溶液洗脱HLB柱。取洗脱液上机检测,以质量分数为0.1%的甲酸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采用ACQΜITYΜPLC BEH C_(18)色谱柱对洗脱液进行分离,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碎片离子m/z=80,内标法定量分析。在优化条件下,PFOS在0.01~50μg/L范围内线性较好,相关系数r>0.99,方法检出限为0.25μg/L。方法加标回收实验添加浓度0.2、2.0和20μg/L,PFOS加标回收率为82.1%~10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4%~5.64%。采集湖泊及养殖虾塘进出口水样进行测定,其PFOS含量均低于检出限,其中,湖水加标回收率为84.75%~112.2%,RSD<5.62%,养殖塘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1.7%~118.6%,RSD<7.51%,实验所建方法可方便准确地检测水中PFOS含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寅 李凯彬 刘春 常藕琴 吴淑勤
为研究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在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情况,以及了解雌激素对不同组织中Vg表达的诱导作用,将成年雌、雄剑尾鱼及幼鱼暴露于50μg/L的17β-雌二醇(E2)溶液中20d,未暴露的剑尾鱼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各处理组剑尾鱼进行Vg的组织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剑尾鱼Vg主要分布于成熟雌鱼的肝脏、脾脏和肠的血管、淋巴管,在正常幼鱼及雄鱼的以上各组织中均不表达。17β-雌二醇暴露下,剑尾鱼雌、雄成鱼和幼鱼的肝脏以及肾、脾、肠等组织的血管及淋巴管均呈Vg阳性。但Vg颗粒只在肝实质细胞中观察到,在其他组织中如脾脏、肠固有结缔组...
关键词:
剑尾鱼 卵黄蛋白原 免疫组织化学 雌激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成科 王建 陈灵涵 周朝伟 雷骆 邓星星 刘春 郑宗林
趋化因子是一类能够吸引白细胞移行到感染部位的低分子量(810 ku)蛋白质,在炎症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克隆了剑尾鱼2个趋化因子基因(CCL4、CCL19)c DNA序列,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健康组织和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肝、脾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剑尾鱼CCL4和CCL19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294和333 bp,分别编码97和110个氨基酸,推导氨基酸序列均含有趋化因子CC家族标志性的4个半胱氨酸残基,与其他物种尼罗罗非鱼、鼠、狗、人、鸡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CCL4相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铃铃 任燕 王庆 石存斌 吴淑勤
利用两步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温度下剑尾鱼免疫后脾脏和头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M(IgM)mRNA水平,发现其在不同温度下随着免疫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18℃水温下,剑尾鱼的IgM在两种组织中转录水平上升得较慢,随着水温的升高,在23℃、28℃水温下,其IgM表达水平上升较快,尤其是在28℃水温下,IgM表达水平迅速上升,且达到一个最高值,但在33℃较高水温条件下,IgM表达量并没有更高的上升幅度,而是与18℃水温下的IgM表达相比有所提高。本实验结果表明剑尾鱼注射免疫后在脾脏和头肾中都检测到了IgM表达的上调,高于33℃或低于18℃,都会影响剑尾鱼免疫效果。实验过程中...
关键词:
剑尾鱼 免疫球蛋白M 荧光定量PC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英英 李凯彬 刘春 王庆 曾伟伟 石存斌 吴淑勤
为了构建剑尾鱼脑细胞系并探讨其细胞色素P4501a(CYP1A)基因的诱导效应,实验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对剑尾鱼脑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经连续继代培养,建立了可稳定传代的脑细胞系,命名为SFB。SFB最适培养液为含有15%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和L-15等比混合培养液,培养条件为27℃,5%CO2。生长特性研究表明,第65代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43.048h,显示出旺盛的生长和分裂能力。染色体分析发现,培养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48条,SFB核型公式为2n=2st+46t,臂指数(NF)=48,与剑尾鱼一致。诱导实验表明,SFB在10-8~10-5mol/L的苯并(a)芘诱导下,CYP1...
关键词:
剑尾鱼 脑细胞系 细胞色素P4501A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丹丹 敖日格乐 王纯洁 畅旺东 徐东贺 贾知锋
为研究冷热应激对三河牛血液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冷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GLU)和尿素氮(BUN)含量及淋巴细胞中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1B、HSPA8)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1)冷热应激期血清中CK和LDH活性相比非应激期均升高,热应激期升高尤为显著(P<0.05);热应激期GLU含量相比非应激期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期BUN含量略低于非应激期,差异不显著;冷应激期G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脂多糖对母鸡产蛋及产道先天免疫和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膨化饲料及其添加抗应激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应激及生长与摄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血根碱对LPS诱导后黄鳝免疫应激及肠道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牛磺酸对急性氨中毒的鲫和草鱼抗氧化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
热应激对不同品种鸡繁殖性能、血液生殖激素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硫辛酸对草鱼脂肪细胞脂质含量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剑尾鱼卵黄蛋白原C(Vg C)全长cDNA的克隆及表达
氟苯尼考对克氏原螯虾药物代谢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拟穴青蟹GRP78基因的克隆与应激表达
白藜芦醇对热应激肉鸡肝脏抗氧化功能和Nrf2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