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4)
- 2023(6797)
- 2022(5758)
- 2021(5315)
- 2020(4382)
- 2019(9789)
- 2018(9937)
- 2017(18339)
- 2016(10342)
- 2015(11694)
- 2014(12096)
- 2013(11767)
- 2012(10705)
- 2011(9754)
- 2010(10150)
- 2009(9586)
- 2008(9979)
- 2007(9197)
- 2006(8268)
- 2005(7757)
- 学科
- 管理(40281)
- 济(35510)
- 经济(35425)
- 业(32617)
- 企(29283)
- 企业(29283)
- 财(15404)
- 制(14609)
- 方法(12296)
- 中国(10950)
- 务(10273)
- 财务(10240)
- 财务管理(10202)
- 业经(10127)
- 农(10055)
- 体(9707)
- 企业财务(9702)
- 数学(9611)
- 数学方法(9484)
- 银(8532)
- 银行(8523)
- 体制(8199)
- 行(7978)
- 理论(7870)
- 环境(7486)
- 和(7425)
- 融(7421)
- 金融(7418)
- 学(7389)
- 划(6933)
- 机构
- 学院(148860)
- 大学(147518)
- 济(57585)
- 经济(56060)
- 管理(55187)
- 研究(47126)
- 理学(45414)
- 理学院(44935)
- 管理学(44245)
- 管理学院(43953)
- 中国(39201)
- 财(33730)
- 京(31790)
- 科学(27318)
- 江(25545)
- 财经(25009)
- 所(23879)
- 经(22309)
- 中心(22215)
- 研究所(20680)
- 北京(20337)
- 州(20317)
- 农(20306)
- 范(19286)
- 师范(19115)
- 财经大学(18257)
- 业大(18219)
- 经济学(17808)
- 院(17075)
- 省(16904)
- 基金
- 项目(89854)
- 科学(70167)
- 研究(70035)
- 基金(63598)
- 家(54127)
- 国家(53606)
- 科学基金(46267)
- 社会(43518)
- 社会科(41088)
- 社会科学(41080)
- 省(35559)
- 基金项目(33050)
- 教育(32847)
- 编号(30171)
- 划(28979)
- 自然(28463)
- 自然科(27547)
- 自然科学(27540)
- 自然科学基金(27067)
- 成果(26108)
- 资助(25894)
- 制(23003)
- 课题(21150)
- 重点(20236)
- 部(20133)
- 性(19058)
- 创(18801)
- 发(18799)
- 项目编号(18400)
- 国家社会(17906)
共检索到242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小龙 张永红 杨鸿泽
本文围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权利主体构成体系和权能行使方式,探讨了委托代理机制行使的相关问题,提出资源清单编制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从公共管理视角解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解释试点缘由、任务逻辑、面临挑战和对策等。研究方法:将制度分析方法运用到委托代理机制的解释和评价中。研究结果:(1)建立委托代理机制属于公有制的具体行权模式,是回应公有制产权为什么有效、如何做好整体性治理、区分“运动员”和“裁判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4类重要议题的举措;(2)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是由资产核算、资源清单、行权制度、考核评价4项核心要素,以及法治、空间规划、体制机制和行政监管4项外部要素共同构成的一项系统性试点任务;(3)为应对技术、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试点采取了稳妥推进原则,为试点实践明确了原则和参考。研究结论:为提升试点绩效,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建立资产清查核算的国家统一标准、所有者权益工作共识、整体性治理转型、多样性行权模式、行权主体责任考评和监管机制5个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建立健全委托代理机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争艳 李天阁 宋亚开 陈藜藜
<正>核心提示本文通过梳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的核心问题,从委托代理主体、性质、行使方式以及在模式运行中所有权与监管权分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提供思路。本文观点仅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钊 胡守庚 瞿诗进 金婧
研究目的:立足委托代理机制新语境,探索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权利体系,明确所有权行权方式,为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提供实践参考。研究方法:从自然资源资产属性特征出发,建立“功能—结构”因果关系框架,分析所有权权利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和关键路径。研究结果:(1“)家底清晰,权属明确”“市场完善,配置高效”“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权益保障,全民共享”是所有权的基础、核心、关键和主导功能定位;(2)统一调查监测与确权登记、统一资产规划与处置配置、统一保护与资产合理利用、统一资产管护与收益分配、统一损害发现与核实追偿、统一监督考评与资产报告为所有权的六大权益结构;(3)构建了包括管理权、使用权、保护权和监督权的所有权权利体系;(4)通过纵向“直接行使/委托代理行使”和横向“统一行使、分类管理、统一指导”明确央地政府间、地方同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间的行权关系与权责边界。研究结论:构建内容明确、权责对等、保护到位、监督有效的所有权权利体系是完善产权制度体系的关键一环,着力应对新时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需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猛 刘伯恩
为服务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配套制度建设,归纳行政委托代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的运行框架、驱动模式及主要特征,并对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中的监管风险、影响因素及规避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被分割处置的权利体系、弹性的资产管理模式以及双重属性的委托关系,是政府梯度驱动下委托代理机制运行实践的主要特征;“监管轻视”“违规再委托”“权利残缺”等监管风险表象的起源,主要归因于对代理权来源认知混淆、多层委托、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分离以及多源压力体制等现实因素;可通过探索短链条委托机制等措施,实现委托代理监管风险的管控和规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越阳
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法律属性如何定性,关系着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工作如何具体展开的问题,不确定委托代理的法律属性就无法划定权责的界限和授权委托的形制。面对庞杂的自然资源体系,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自身的属性也颇具争论。从现实情况来看,很难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定义为一种行政职责,同时两个行政机关间也无法建立民事协议关系,现阶段其法律性质可以认为是一种上下级政府间的行政协议,通过这种行政协议来分配各级政府之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行使资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贯成 崔久富 李学增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权利体系,是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按照"制度安排与市场建设欠佳——委托代理与资源监管低效——权能分解与委托代理耦合——三权分置设计"的逻辑思路,试图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安排失灵,产权市场建设滞后,委托代理机制弱化以及资源监管失调等因素,是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主要障碍。通过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权能分解与管理机制耦合,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三权分置"的产权体系,有利于明晰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者、代理者和使用者之间权、责、利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俞梅珍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保障是支撑人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公共制度安排。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基金积累不足,同时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养老保险资金的可持续支付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建立自然资源公共信托基金,对提升社会保障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全民所有制下自然资源收益的一种全民共享机制。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公共信托基金 收益共享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静 陈丽萍 郭志京
我国关于自然资源资产权利主体有:所有权主体(国家即全民)、代表主体(国务院)、行使主体(自然资源部)、委托代理行使主体(地方、相关部门,包括社会组织或企业)、使用权主体(市场主体)。然而,由于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抽象性和双重性、客体的不确定性和多重性以及实现上的公共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实现的复杂性。国家所有权的实现方式应是多样的,针对不同主体、不同资源应做出可选择的方案,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制度。
关键词:
所有权主体 物权理论 方式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晓妍 洪军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的基础。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缺少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指导标准,确认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主体、思路和范围等,已成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价值核算 全民所有 价值量核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代亚婷 吴昭军 张立新 朱道林
研究目的: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的概念与内涵,界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依据,探讨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行使的范围、主体与规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损害具有财产权益损害与生态环境权益损害双重属性,自然资源资产损害与生态环境损害的内涵上存在交叉重叠。(2)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范围应界定为财产性权益损害,而生态环境权益损害应当与传统意义上纯环境要素损害一并纳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3)在现有委托代理机制下,应探索县级代理行使所有权职责,以属地为基本单位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4)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具体行使程序应当包括线索发现、损害调查、鉴定评估、提起诉讼、监督与报告等环节。研究结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范围应界定为财产性权益损害,并以民事诉讼为基础建立行使程序。
关键词: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 损害赔偿 请求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广泳 郭晋洲 陶舒 周旭 贾云鹏 杜娟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可靠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有效途径,关系国家重大自然资源安全战略决策的正确性。论文结合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实践,提出了资产清查的基本概念、理论支撑,设计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的总体技术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多源异构大数据整合、资产价格空间化构建、可靠性质量控制与核查、数据统计分析与挖掘、成果应用与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与自然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交织,以为常态化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提供科技支撑,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广泳 郭晋洲 陶舒 周旭 贾云鹏 杜娟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可靠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有效途径,关系国家重大自然资源安全战略决策的正确性。论文结合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实践,提出了资产清查的基本概念、理论支撑,设计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的总体技术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多源异构大数据整合、资产价格空间化构建、可靠性质量控制与核查、数据统计分析与挖掘、成果应用与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与自然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交织,以为常态化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提供科技支撑,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
[期刊] 改革
[作者]
严金明 潘瑜鑫 夏方舟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权利制度改革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内在要求。针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存在的归属不清、权责不明和监管缺位等诸多问题,其改革应遵循所有权和使用权、所有权和监管权、所有权和代理权“三重分离”的理论逻辑,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代理权、使用权和监管权“四权分治”体系。基于“主体归属—客体对象—权能界定—运行机制”的四维内涵架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四权分治”改革可进一步遵循完善“分明有序”主客体界定、健全“公平合理”权能实现模式、强化“稳定高效”运行机制等改革路径,切实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权利制度改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关键词: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 三重分离 四权分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吴初国 黄宝荣 苏利阳 林慧 曹庭语
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部组建以来,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得到不断健全,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者权益不落实、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不够对等,以及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不断显现,影响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统一行使。以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为依据,本文提出了积极构建新型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全民所有 管理体制 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