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3)
- 2023(11182)
- 2022(9269)
- 2021(8426)
- 2020(7031)
- 2019(15693)
- 2018(15632)
- 2017(29687)
- 2016(15975)
- 2015(17528)
- 2014(17750)
- 2013(17265)
- 2012(15612)
- 2011(13789)
- 2010(14274)
- 2009(13738)
- 2008(13939)
- 2007(13216)
- 2006(11696)
- 2005(10989)
- 学科
- 业(83084)
- 企(77684)
- 企业(77684)
- 管理(72377)
- 济(64347)
- 经济(64224)
- 财(27856)
- 业经(27376)
- 方法(24426)
- 农(23585)
- 务(20967)
- 财务(20942)
- 财务管理(20907)
- 制(20343)
- 技术(19995)
- 企业财务(19818)
- 农业(16987)
- 中国(16652)
- 数学(16134)
- 数学方法(15995)
- 体(15111)
- 理论(15056)
- 划(14471)
- 策(14222)
- 技术管理(13662)
- 和(13425)
- 体制(13217)
- 经营(11838)
- 银(11630)
- 企业经济(11620)
- 机构
- 学院(231481)
- 大学(223803)
- 济(96454)
- 管理(94823)
- 经济(94462)
- 理学(80178)
- 理学院(79483)
- 管理学(78622)
- 管理学院(78172)
- 研究(67199)
- 中国(56841)
- 财(51149)
- 京(46280)
- 财经(38856)
- 江(38620)
- 科学(36969)
- 经(34917)
- 农(34077)
- 所(32406)
- 中心(31920)
- 州(30284)
- 业大(29353)
- 北京(28904)
- 经济学(28371)
- 财经大学(28211)
- 研究所(28016)
- 商学(27628)
- 商学院(27386)
- 农业(26215)
- 范(25690)
- 基金
- 项目(140524)
- 科学(113227)
- 研究(110263)
- 基金(101587)
- 家(85056)
- 国家(84182)
- 科学基金(75474)
- 社会(71288)
- 社会科(67511)
- 社会科学(67498)
- 省(57762)
- 基金项目(53714)
- 教育(50150)
- 自然(46545)
- 自然科(45500)
- 自然科学(45491)
- 划(45447)
- 编号(45183)
- 自然科学基金(44789)
- 资助(39582)
- 成果(36703)
- 创(36295)
- 业(34106)
- 制(33860)
- 创新(32760)
- 课题(31437)
- 部(30987)
- 重点(30822)
- 发(30264)
- 性(29054)
- 期刊
- 济(119860)
- 经济(119860)
- 研究(71889)
- 中国(51925)
- 财(46298)
- 管理(43741)
- 农(33832)
- 科学(27639)
- 教育(26264)
- 学报(26154)
- 融(24158)
- 金融(24158)
- 技术(23763)
- 农业(22769)
- 业经(22445)
- 大学(21910)
- 学学(20540)
- 财经(20132)
- 经济研究(17413)
- 经(17398)
- 财会(14764)
- 问题(14759)
- 业(14247)
- 技术经济(14067)
- 现代(12758)
- 会计(12536)
- 科技(12138)
- 商业(11859)
- 贸(11232)
- 世界(10753)
共检索到364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志丹 晏艳琴 刘俊
全民创业不仅对巩固和发展我国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小康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必将对实现富民兴国的长远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对创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对创业激励机制的建立,认为政府主要应从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四个方面加强对全民创业的激励引导。
关键词:
全民创业 激励机制 政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卞鹰,李军
医院院长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人物,是医院资产的法人代表,是医院债务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第一当事人。对医院内部来讲,医院发展规划、全年计划、医疗质量责任,与医疗经营活动有关的法律、政策、纪律、条例等都要由院长来制定和承担,院长扮演了内政部长的角色;对医院外部来讲,在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中,如何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得到社会最大程度的理解、支持和资助,无疑担子又落在院长肩上,院长又扮演了外交部长的角色。院长在执行日常经营管理职能中,实际是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维烈
就辽宁本溪而言,“七五”期间技术改造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有一些不成功的教训。主要是技术改造并没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杰 段洣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安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程度必将更加激烈,而竞争制胜的法宝则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农业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技水平的落后,而落后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激励机制。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激励机制,提高其科技含量,是摆在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有关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琛
中国民航企业按照国务院《民航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改革 ,最终形成了全国民航三大企业集团。中国民航企业要发挥重组整合效应 ,得到长足发展 ,就必须建立合理、高效、完善的激励机制 ,彻底摆脱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束缚。具体而言 ,应该解决好优化宏观环境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以人本管理为核心 ,合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凌文
我国国有企业在运行实践中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不高的状况。缺乏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剩余索取权制度的安排不利于激发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而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总资本构成序列+团队内绩效考核”的方式从理论上是有效的,从操作上是可行的,不失为解决激励机制问题、提高企业效益的一种方案。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本构成 激励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诸邦柱
一、客观条件的不同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是与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分不开的。因此,在探讨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之前,应先弄清两种不同性质企业客观环境的差异。1.思想观念不同。大中型企业的职工在思想上有着政策观念、集体观念和主人翁观念较强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受产品经济观念的影响,最缺乏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和竞争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在依靠政策和政府求生存,因而缺乏强化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思想动力。而乡镇企业少有产品经济的影响,除少数依靠地理优势承接任务外,绝大部分都靠市场竞争,因而有较好的强化内部激励机制的思想基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国保
作为一种新的业绩评价方法,EVA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层激励方法。针对传统的奖金与期权激励制度的缺陷,笔者提出了一个与EVA相联系的经理人经济激励方案。基于EVA的激励机制将经理人的部分薪酬与业绩挂钩,建立了上不封顶的奖金制度,能够引导经理人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
关键词:
EVA 经理人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沐蓉 黎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如何提高质量?纲要在保障措施中首先提出的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邓爱青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要解决代理问题,使代理成本降到最低,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关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如何分享经营成果的一种契约,其目的是吸引最佳经营人才,最大程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使管理层与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实现所有者追求的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应世
关于完善图书馆激励机制的探讨李应世(山东大学图书馆,济南,250100)“机制”这一概念,不论应用在何领域,都包含有二点含义:一是结构和结合方式;二是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即必然规律性。图书馆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可以理解为正确运用激励方法,搞好图书馆管理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曾宪文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函数存在差异,由此产生代理成本,需要对经营者进行相应的激励。然而,基于传统业绩评价而实施的股票期权存在一些弊端。本文探索将股票期权嫁接到EVA(经济附加值)平台之上,提出了基于EVA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方案,以期能更有效地解决激励问题。
关键词:
激励机制 代理成本 股票期权 经济附加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灵芝 陈正飞
后工业时代的发展使得森林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我国现有林情体制下,森林生态效益的公共特性决定了政府应是保护和引导森林发展的主体,面对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成为当前森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构建思路,并以湖北神农架林区为例,探讨了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的思路。
关键词:
森林生态补偿 激励机制 生态环境 神农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