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7)
- 2023(4355)
- 2022(3582)
- 2021(3538)
- 2020(2602)
- 2019(5766)
- 2018(5619)
- 2017(10577)
- 2016(5508)
- 2015(5894)
- 2014(5824)
- 2013(5518)
- 2012(5134)
- 2011(4792)
- 2010(4899)
- 2009(4763)
- 2008(4969)
- 2007(4454)
- 2006(4185)
- 2005(3744)
- 学科
- 济(23625)
- 经济(23482)
- 管理(17524)
- 企(15623)
- 企业(15623)
- 业(15152)
- 方法(9963)
- 理论(8886)
- 业经(8294)
- 中国(7469)
- 和(7143)
- 财(6805)
- 学(6589)
- 农(6463)
- 制(5313)
- 数学(5288)
- 数学方法(5211)
- 经济理论(4772)
- 企业经济(4595)
- 教育(4400)
- 体(4223)
- 社会(4155)
- 务(4075)
- 财务(4069)
- 财务管理(4063)
- 企业财务(3940)
- 划(3873)
- 策(3844)
- 工作(3702)
- 农业(3659)
- 机构
- 大学(84209)
- 学院(81175)
- 管理(32311)
- 济(32048)
- 经济(31315)
- 理学(27921)
- 研究(27812)
- 理学院(27555)
- 管理学(27164)
- 管理学院(26995)
- 中国(20219)
- 京(17967)
- 财(17419)
- 科学(15306)
- 财经(13680)
- 范(13154)
- 师范(13112)
- 所(12697)
- 经(12355)
- 中心(12276)
- 江(11797)
- 北京(11440)
- 研究所(11338)
- 师范大学(10951)
- 财经大学(10229)
- 经济学(10143)
- 院(10048)
- 州(9303)
- 社会(8878)
- 经济学院(8832)
- 基金
- 项目(52420)
- 科学(42816)
- 研究(41529)
- 基金(39230)
- 家(33449)
- 国家(33112)
- 社会(29769)
- 科学基金(29095)
- 社会科(26896)
- 社会科学(26881)
- 基金项目(20370)
- 教育(19571)
- 省(18856)
- 编号(17318)
- 自然(16620)
- 划(16292)
- 自然科(16242)
- 自然科学(16236)
- 自然科学基金(15968)
- 成果(15683)
- 资助(14361)
- 部(12336)
- 国家社会(12219)
- 重点(12021)
- 课题(11725)
- 教育部(11201)
- 项目编号(11199)
- 制(11087)
- 性(10832)
- 人文(10727)
共检索到123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红云
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课题,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学术界对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研究与讨论多数还停留在理念宣导层面,尚缺乏足够的理论探讨,对全民共建共享机制的内涵也缺乏阐释。文章从政府、市场、社会多维互动的角度,探讨了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理论基础,并构建了理解全民共建共享机制的一个概念框架。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全民共建共享 公共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曦临
通过分析国内外主要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比较其特点和服务功能,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针对现存信息资源共建模式的不足,借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论",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文化自觉论"作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寻求更合理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信息资源共建模式 文化自觉论 图书馆联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学增 蓝志勇
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管制领域内的全民共建共享机制能否以及如何构建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文章在审视社会管制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透视现代社会管制问题的复杂性,回答了全民共建共享机制何以必要的问题;在引入过程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解析社会管制的流程和环节,回应了全民共建共享机制如何构建的问题。文章认为,通过共建共享机制的设计,实现"全民"全过程的社会管制参与,达成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各类主体和各种力量的合作共治,是实现社会管制公共利益最大化之价值目标的根本途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艳利 弓锐 赵红云
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伴随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的确定、各省市积极探索试编实践以及绿色GDP研究的重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愈发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但需正视的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仍存在难点与约束,尤需在理论基础、关键概念和框架体系层面凝聚共识。本文较为系统地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制约性以及目标性层面梳理相关理论,尝试厘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涉及的关键概念,在借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现实,探索性研究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框架设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对我国来说是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但也有较为成熟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可资借鉴近年来,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业开始突破传统经营的范围和方式,采用新的金融技术、开办新的金融业务、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创立新的金融机构、开拓新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开始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阳银娟 陈劲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组织学习基础理论、创新获利理论和企业创新网络理论,结合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可控度概念。根据企业在外部创新网络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创新利益分配以及关系管理的特征,进一步将可控度划分为知识可控、利益可控和关系可控3个维度。可控度概念的提出及其维度划分,有利于企业构建与外部创新网络相匹配的内部创新管理体系和创新风险规避机制,进一步帮助企业走出开放式创新实践的困境。
关键词:
创新可控度 开放式创新 外部创新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阳银娟 陈劲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组织学习基础理论、创新获利理论和企业创新网络理论,结合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可控度概念。根据企业在外部创新网络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创新利益分配以及关系管理的特征,进一步将可控度划分为知识可控、利益可控和关系可控3个维度。可控度概念的提出及其维度划分,有利于企业构建与外部创新网络相匹配的内部创新管理体系和创新风险规避机制,进一步帮助企业走出开放式创新实践的困境。
关键词:
创新可控度 开放式创新 外部创新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阳银娟 陈劲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组织学习基础理论、创新获利理论和企业创新网络理论,结合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可控度概念。根据企业在外部创新网络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创新利益分配以及关系管理的特征,进一步将可控度划分为知识可控、利益可控和关系可控3个维度。可控度概念的提出及其维度划分,有利于企业构建与外部创新网络相匹配的内部创新管理体系和创新风险规避机制,进一步帮助企业走出开放式创新实践的困境。
关键词:
创新可控度 开放式创新 外部创新网络
[期刊] 求索
[作者]
江国华 刘文君
习近平总书记"共建共治共享"的"三共"治理理念(以下简称"三共"治理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服务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和价值共享理论为基础,内含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享有等三重意蕴。共建、共治、共享三位一体,三者所构筑起来的"三共"治理理念,是我国社会治理乃至国家治理活动中所当然遵守和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为此,有必要对其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内在逻辑等基本理论命题逐一释读,探寻其在新时代社会治理进程中的基本担当和应有作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云志
高职院校治理的概念应涵盖高职院校治理主体、制度以及治理效果等方面,涵盖落实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学术权力以及开放内部组织等问题,从而构建起现代化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其中,多中心理论基础是自主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是多元"个体判断"产权理论,组织理论基础是多元组织结构整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治理 理论基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框架下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深远。政府审计与协同治理二者的研究对象具有特定的耦合性,它们都属于开放而复杂的系统,且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间存在着特定的关联关系,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产生宏观的空间、时间或有序结构。基于此,本文以国家治理为背景,引入协同理论与嵌入理论,尝试探析政府审计协同治理的研究态势、理论基础与模式构建,系统论证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协调配合规律,深入挖掘获得政府审计治理整体大于部分的有机协同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缅昆
本文在对马克思关于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经典论述进行重新解读后,论证了资源价值是以价值一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并就环境经济核算框架下的资源耗减价值核算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国华 乔洪武
在战略制定中,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各有其长处,忽略任何一方的战略制定都是不完全的。中间企业理论以交易成本学说为出发点,为这两种方法的融合做了很好的铺垫工作,在管理战略方面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茆晓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全新理念。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应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新理念无论是对财政理论研究,还是对财政实践都提出了新命题、新要求、新挑战。但目前国内学界对绿色财政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广泛统一的共识。基于此,本文在综述已有绿色财政研究文献及简要述评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财政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其与公共财政、现代财政的关系,从构建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汲取机制、完善绿色税收政策体系、构建支持绿色发展的财政支出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并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构建绿色的财政管理改革制度等五个方面就我国如何构建绿色财政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从而为我国合理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建立国家资历框架,通过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促进各类教育以及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互通和衔接。国家资历框架包括资历框架、学习成果认证、学分银行以及相应的标准。学习成果认证是实施资历框架的关键,学分银行是实施资历框架的管理制度。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系统模式应遵循目的性、整体性、协调性以及动态性四原则;发展国家资历框架应总结我国资历框架的研究和国际前沿的实践尝试;成立跨部门领导小组;整合地方资历框架,出台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保障各类学习成果互认的对等性;建立公开的监管机制,成立政府认可的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健全国家学分银行,逐步实现学分银行一站式和个性化精准服务;配合国家发展,倡议共建"一带一路资历互认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