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5)
2023(7524)
2022(6550)
2021(5924)
2020(5006)
2019(10994)
2018(10921)
2017(19429)
2016(11097)
2015(12431)
2014(11498)
2013(10941)
2012(9715)
2011(8847)
2010(8863)
2009(8065)
2008(7505)
2007(6540)
2006(5716)
2005(4961)
作者
(34186)
(28465)
(28141)
(26671)
(17877)
(13838)
(12612)
(11137)
(10890)
(10127)
(9645)
(9609)
(9229)
(9180)
(9140)
(8907)
(8820)
(8498)
(8399)
(8160)
(7498)
(7056)
(7054)
(6521)
(6512)
(6494)
(6426)
(6067)
(6014)
(5942)
学科
(33451)
经济(33413)
管理(24586)
(22816)
(17763)
企业(17763)
方法(15159)
数学(13169)
数学方法(12950)
(11705)
(11040)
中国(9926)
理论(8473)
业经(8045)
农业(7681)
(7626)
教育(7384)
(7135)
贸易(7131)
(6921)
教学(6716)
(6183)
地方(6139)
环境(5906)
技术(5294)
(5038)
(5025)
(4668)
银行(4608)
(4579)
机构
学院(147291)
大学(144585)
研究(55725)
(49431)
经济(48200)
管理(47409)
理学(41138)
理学院(40585)
科学(40244)
管理学(39330)
管理学院(39114)
(38347)
中国(37850)
(31168)
农业(30980)
(30782)
业大(30233)
研究所(28683)
中心(24030)
(23508)
技术(21771)
(21158)
(20786)
(20733)
农业大学(20394)
师范(20343)
(19802)
北京(19116)
(18342)
(18295)
基金
项目(106608)
科学(80565)
基金(73269)
研究(71627)
(68685)
国家(68114)
科学基金(55239)
(45355)
社会(41483)
社会科(39122)
社会科学(39110)
自然(38839)
(38748)
基金项目(38584)
自然科(37950)
自然科学(37933)
自然科学基金(37258)
教育(35394)
资助(30463)
编号(29034)
重点(25819)
计划(23568)
(23544)
成果(22940)
(22934)
课题(22326)
(21715)
科技(21697)
科研(21441)
创新(21364)
期刊
(54207)
经济(54207)
研究(39177)
学报(36005)
(34871)
中国(33751)
科学(28615)
大学(25225)
教育(24588)
农业(24143)
学学(24050)
管理(17300)
(15619)
(13264)
技术(12915)
业大(10826)
业经(10201)
经济研究(9491)
(9372)
(9159)
金融(9159)
农业大学(9027)
科技(8435)
林业(8164)
职业(8129)
财经(7886)
(6875)
中国农业(6504)
图书(6432)
问题(6431)
共检索到215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颖林  李庆余  徐新娟  朱毅勇  董彩霞  沈其荣  
采用营养液培养,设置全根、分根两种培养系统,研究了番茄幼苗根系生长和形态对不同形态氮素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全根培养下,NO3-∶NH4+(体积比)为75∶25时番茄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最大,分别比NO3-处理增加76%和71%,NH4+培养条件下最小;随营养液中NH4+比例的增加,根系总长和表面积均降低,根系体积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NO3-∶NH4+为75∶25时根系平均直径最大。在分根培养下,两侧根盒分别为NO3-和H2O处理下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而两侧根盒分别为NO3-和NH4+处理下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局部根系供H2O处理下根系干重只有另一侧(供NO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体达  黄丹枫  宋世威  芦波  杨冬冬  
【目的】探讨番茄幼苗生长及其根系、叶片碳氮积累动态对无机氮(NH4+-N、NO3--N),氨基态氮(Glycine)的不同响应。【方法】采用2个番茄品种(‘申粉918’、‘沪樱932’),水培条件下设置相同氮浓度(3.0mmol·L-1N)的NH4+-N、NO3--N、Glycine(甘氨酸)3个处理,测定番茄幼苗株高、干物质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根系叶片碳氮含量和植株总氮量。【结果】在无机氮(NH4+-N、NO3--N)和氨基态氮(Gly-N)存在的营养介质中,番茄幼苗在处理前期(如处理后8d或16d)的株高、生物量、植株总氮量等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其后则表现为NO3--N>Gly-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月英  张福墁  乔晓军  
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及不同配比对基质培番茄的生理代谢、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态氮或酰胺态氮比例达到50∶50时,植株生长正常,不影响根系活力和光合作用,叶片含水量正常。在秋冬茬可明显提高产量;在春夏茬可增加早期产量,总产量和单果重正常,并可延长果实的保鲜期。当氨态氮或酰胺态氮占营养液总氮量的75%时,植株生长受抑制。随着氨态氮或酰胺态氮比例的提高,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增加,果实中硝酸盐含量下降,还原糖、Vc含量上升,总酸含量不受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祥馨悦  刘丰  崔宇婷  王佳慧  冯志忠  张会慧  
为明确不同形态氮素对谷子幼苗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为谷子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在低氮条件下施用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以及硝酸铵(NH_4NO_3)处理下谷子幼苗的生长及叶片PSⅡ光合性能。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均明显促进了谷子幼苗的生长,但在NO_3--N和NH_4NO_3处理下谷子幼苗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活性、电子传递效率及光合作用能力均明显高于NH_4+-N处理,而NH_4NO_3仅稍低于NO_3--N处理。NH_4+-N处理下谷子幼苗叶片Fm、Fv/Fm、Fv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泓  胡淑英  张春红  王小敏  吴文龙  李维林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滨梅幼苗耐盐特性差异,并筛选出耐盐能力强的滨梅品种,从而为滨梅耐盐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种源滨梅组培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组培和水培条件下,以0,100,200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观察测定不同种源滨梅叶片盐害及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滨梅幼苗对NaCl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盐胁迫7d后,组培和水培滨梅幼苗叶片中Na+、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5种不同来源滨梅幼苗材料盐胁迫生理指标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倡宪  李晓林  宋福强  王皙琛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于两个番茄品种旭日与金龙粉王育苗时分别接种G.mosseae,以明确该AM真菌在培育壮苗中的潜力。结果表明,G.mosseae显著的改善了两个番茄品种幼苗的素质,但是金龙粉王较旭日的接种效应明显。旭日与金龙粉王接种G.mosseae后,壮苗指数分别为相应不接种处理的2.38倍与3.49倍。菌根化幼苗的健壮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G.mosseae对氮、磷养分吸收的显著促进作用。G.mosseae对氮吸收的菌根效应分别为47.50%与87.52%,对磷吸收的菌根效应分别为23.08%与64.74%。结果表明,将该AM真菌作为潜在的生物肥料引入设施番茄生产培育健壮幼苗是可行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彩霞  徐新娟  卢颖林  周毅  沈其荣  
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是植物吸收的两种主要氮素形态。由于植物对NO3-和NH4+吸收和同化的机制不同,导致叶片及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差异很大。本文阐述了不同形态氮素对植物叶片内有机酸合成的影响,指出供NO3-植物叶片中苹果酸、α-酮戊二酸及柠檬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供NH4+植物。番茄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是两种含量最多的有机酸,也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了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种类、含量及相关有机酸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不同形态氮素对番茄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以及氮代谢和有机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提出氮素形态可能对果实中有机酸含量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农业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兵  李俊良  陈清  刘庆花  王静  
【目的】探索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适宜的氮素管理和灌溉模式。【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对照、传统氮素管理、优化氮素管理和推荐氮素管理。比较不同处理间的番茄产量、氮肥追施量、氮素损失量、化学氮肥和灌溉水农学效益等。【结果】(1)对照处理未追施化学氮肥,产量仍达到较高水平,冬春季出现了随着氮肥追施量的增加而减产的现象。(2)传统氮素管理每季的氮肥追施量为600kgN·hm-2,灌溉量约7500m3·hm-2,不合理的水氮管理造成每年1416kgN·hm-2的表观氮素损失;与传统处理相比,推荐氮素管理每季番茄氮肥追施量减少50%,全年氮肥损失量减少32.2%;优化氮素管理两季番茄氮肥追施量为314和12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一晨  杨习文  周苏玫  黄源  徐利利  付锦州  郭芳芳  贺德先  
【目的】规范和统一小麦幼苗培养方法,减少实验误差,提高不同培养条件下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方法】选择当前常用的主要室内培养方法,包括土培、砂培、蛭石培和营养液(Hoagland营养液)培,综合分析不同培养方法对小麦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根系形态数量性状和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培养条件下,小麦幼苗质量和根系发育存在明显差异。在不同调查分析时期,幼苗株高、出叶速度、单株叶面积、幼苗干重,单株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总分枝数,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性以及单株根系生理势的变化均表现为土培>水培>砂培>蛭石培,而单株平均根直径的变化则表现为土培<水培<砂培<蛭石培。根中养分含量与积累量则表现为土培和水培条件下较高,而砂培和蛭石培次之。其中,水培与土培条件下,幼苗出叶速度、单株叶面积、幼苗干重、单株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论】在本试验所选用的4种室内培养方式中,土培环境下小麦幼苗素质和根系发育质量最佳,水培次之,两者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即水培接近于土培,为求简便、快捷、高效或在需要提供无污染幼苗材料时,水培可替代土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伟国  杨洪强  
【目的】试图建立营养与根构型变化的模型,塑造苹果理想根构型,提高果树营养利用效率和进一步探讨营养元素在根构型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滤纸培养系统研究了营养元素缺乏对湖北海棠[Malushupehensis(Pamp.)Rehd.]根构型的影响。【结果】湖北海棠实生幼苗根构型可分为8种类型。完全营养液中培养的植株根构型以“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上部”类型为主,生长介质分别缺磷、钾和钙时,植株根构型均以“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上部”的类型为主,而“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上部”根构型减少;但缺磷时,根构型呈现“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两端”的植株比例增加,“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部”的类型减少,根构型类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小辉   吴焦焦   魏立本   王玉书   冯大兰   张宏  
【目的】研究核桃幼苗在不同缺素条件下的表型特征及生长和生理特性变化,为核桃幼苗的科学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缺氮(N)、磷(P)、钾(K)、钙(Ca)、镁(Mg)处理及对照,研究不同缺素条件下核桃幼苗的表型特征及生长生理变化。【结果】(1)不同缺素处理的核桃幼苗叶部症状和出现时间不同,其中缺N症状出现最早,缺Mg次之,缺K出现最晚。幼苗的生长明显受阻,其中缺N和缺Mg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较对照组(CK)下降了66.5%和48.6%,根系生物量分别较CK下降了48.0%和55.0%;(2)缺素处理的核桃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较CK均显著降低,其中缺N和缺Mg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缺Ca和缺Mg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大;(3)各处理核桃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出明显差异,但总体上各缺素处理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值均显著低于CK处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值显著高于CK处理,其中以缺P处理的变化最为明显;(4)缺素处理的核桃幼苗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较CK均显著升高,而精胺和亚精胺含量较CK均显著降低,其中以缺N处理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缺素对幼苗的光合效率和激素代谢等均有一定影响,以缺N、缺Mg、缺Ca的影响最明显。因此,在核桃幼苗培育中,应加强苗木生长观测,尤其是易发生且症状明显的N、Ca、Mg元素缺乏的诊断,及时进行针对性地补充,以提高核桃的育苗质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振威  孙丽  方婷婷  刘会超  贾文庆  
为LED光源在园艺栽培中的应用积累经验,用自制LED光源,研究了不同光质及组合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双色和三色光质处理番茄幼苗,单色光质的蓝光、绿光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番茄幼苗株高;除红光、黄光处理外均有利于番茄幼苗茎粗、鲜质量、干质量和壮苗指数的提高;处理红蓝光比1∶1、红蓝紫光比5∶3∶2处理壮苗指数最优,可作为番茄培育壮苗的首选光源。所有光质处理均未提高番茄幼苗的CAT活性。黄光、红蓝光比3∶2、红蓝紫光比5∶3∶2和5∶4∶1、红蓝绿光比5∶3∶2和5∶4∶1这6种处理有利于提高番茄幼苗POD活性,并以红蓝绿光比5∶3∶2最优。红蓝光比4∶1、红蓝黄光比5∶3∶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微  崔世茂  付崇毅  周睿  高兴颖  褚义红  朱山川  
以12个番茄品种幼苗为试材,在低地温条件下,测定根系活力、渗透调节、自由基离子和酶活性等11个生理指标及3个形态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生理和形态指标进行分析,以综合评价不同番茄品种的耐低地温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的14个生理、形态指标变化程度不同,表现出在低地温胁迫下,各生理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同和拮抗性。4个主因子代表14个生理指标的86.27%的数据信息,12个番茄品种的耐低地温能力强弱评价为:CM78>朝研>CM966>金粉秀美>胜美>中蔬4号>白果强丰>金冠1号>内番3号>旺粉>粉红番茄>金粉16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段如雁  韦小丽  孟宪帅  
为探讨花榈木幼苗对光照环境的生态适应性,采用人工模拟不同的光照条件(100%全光照、75%光照、50%光照、25%光照)进行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光照条件下花榈木幼苗生理生化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有减小的趋势;强度遮光(全光照的50%和25%)使幼苗的光合日变化曲线由双峰型变成单峰型,没有午休现象;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大小排序为75%光照>50%光照>100%光照>25%光照;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SOD活性都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则呈降低趋势,丙二醛含量则表现为弱光下和强光下较大;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菲  李建明  赵志华  张大龙  李俊  
【目的】探索亚低温及水分双因素对番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亚低温条件下培育番茄壮苗和节水灌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番茄为材料,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方式,以适温(18~30℃)环境为对照,研究亚低温(4~20℃)条件下,分别灌以蒸腾蒸发量(ET)60%,80%,100%和120%的水分后,对温室番茄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与适温环境相比,在4种灌溉条件下,亚低温均抑制了番茄幼苗的生长,使番茄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可溶糖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光系统Ⅱ最大量子效率(Fv/F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