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1)
- 2023(16913)
- 2022(14644)
- 2021(13947)
- 2020(11482)
- 2019(26986)
- 2018(27056)
- 2017(51122)
- 2016(28425)
- 2015(32286)
- 2014(33011)
- 2013(31987)
- 2012(29115)
- 2011(26004)
- 2010(26563)
- 2009(24098)
- 2008(23742)
- 2007(21003)
- 2006(18350)
- 2005(16535)
- 学科
- 济(104561)
- 经济(104410)
- 管理(83453)
- 业(76026)
- 企(64732)
- 企业(64732)
- 方法(48016)
- 数学(41220)
- 数学方法(40419)
- 农(29156)
- 财(28717)
- 中国(28175)
- 业经(24840)
- 制(24683)
- 学(22664)
- 理论(22349)
- 地方(21787)
- 农业(19002)
- 务(18180)
- 财务(18081)
- 财务管理(18032)
- 和(17534)
- 技术(17525)
- 贸(17502)
- 贸易(17487)
- 企业财务(16965)
- 易(16941)
- 教育(16862)
- 环境(16637)
- 银(16587)
- 机构
- 学院(394186)
- 大学(393595)
- 管理(152031)
- 济(145746)
- 经济(141896)
- 理学(130537)
- 理学院(129009)
- 管理学(126339)
- 研究(126307)
- 管理学院(125598)
- 中国(94844)
- 京(84935)
- 科学(79182)
- 财(70692)
- 所(63293)
- 江(60890)
- 农(60366)
- 中心(58365)
- 业大(57853)
- 研究所(56992)
- 范(55472)
- 财经(55370)
- 师范(54949)
- 北京(54041)
- 经(49947)
- 州(49944)
- 农业(46804)
- 院(46285)
- 技术(45895)
- 师范大学(43923)
- 基金
- 项目(263515)
- 科学(205533)
- 研究(197219)
- 基金(186159)
- 家(160533)
- 国家(159109)
- 科学基金(136910)
- 社会(119610)
- 社会科(112968)
- 社会科学(112937)
- 省(105854)
- 基金项目(98450)
- 教育(94416)
- 自然(88915)
- 划(88012)
- 自然科(86797)
- 自然科学(86778)
- 自然科学基金(85153)
- 编号(83693)
- 资助(77614)
- 成果(69625)
- 课题(59190)
- 重点(58984)
- 部(57372)
- 发(55210)
- 创(54769)
- 项目编号(51248)
- 创新(50944)
- 大学(50405)
- 科研(49654)
- 期刊
- 济(166654)
- 经济(166654)
- 研究(116944)
- 中国(85664)
- 学报(60736)
- 教育(60149)
- 管理(57841)
- 财(56721)
- 农(55141)
- 科学(54791)
- 大学(46873)
- 学学(43133)
- 技术(39951)
- 农业(37851)
- 融(32493)
- 金融(32493)
- 业经(27894)
- 财经(26535)
- 经济研究(24750)
- 图书(24434)
- 经(22636)
- 问题(21074)
- 业(19380)
- 版(19062)
- 科技(19055)
- 理论(18858)
- 技术经济(18393)
- 职业(17924)
- 现代(17406)
- 实践(17383)
共检索到59065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炎志 徐旭雁 李仙 李晴虹
通过调研顺德区企业的需求,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划分为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四个维度,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应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依托,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兼顾实践动机和一般实践能力的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托研究院联合培养工作的探索,提出一种新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环环相扣的四个阶段当中。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明明 刘巨保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学校构建和实施"三跨"培养模式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益做法,总结了实施效果,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设想。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国栋 宣景宏 吕德国 马怀宇 秦嗣军 刘振
介绍了国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毕业考核方式等为着眼点,对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探讨,为完善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 果树学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宏彦 王冲 李晓林 张福锁 江荣风 王雯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对当前农业院校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驻农村基地科技小院为载体,以技术人员身份开展农技服务,在农业技术示范和生产活动中发现、研究并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学校+基地+乡村"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对该模式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等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 科技小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勇 周发明 彭健民
从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点、主要做法与成效等方面,介绍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于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农业人才的特殊需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研究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构建的"三双、四模块、七学段"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了进一步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农业硕士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时印 朱育锋 李尚群
认为一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各方职责不够明晰、实践环节弱化和双导师制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立以职业需求(OccupationalDemand)为导向,以五方协同(Five-partycoordination)为依托,以三段融合(Three-sectionfusion)为关键,以跨域培养(Cross-domaintraining)为途径的OFTC培养模式,说明了实施此培养模式获得的经验。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OFTC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潜睿睿
对高校与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及其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全面落实双导师制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构建出了科教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耦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增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敬政 裴金宝
为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适应全日制教育硕士自身发展规律的招生体制、培养模式,是深化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分析了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体制和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飞 刘心报 吴红斌 解光军 王磊 季斌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以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探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两融合、三并用、六协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志军 李晔 曹静 陈翌 余卓平 毕迪迪
介绍了同济大学车辆工程领域作为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拓展教学组织模式,构建了校内外有机结合的联合培养体系;以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国家认证的创新性实践型卓越汽车工程师为目标,开展了校企"无缝对接"联合培养新模式探索;与上海大众、联合汽车电子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满足工程教育改革需求的、培养工程创新能力的校企合作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敏
从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双导师制、建设绩效等方面介绍了曲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经验和做法,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桑冬平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可以有效满足农业产业、应用和管理等部门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引入并正确运用TQM理论,就是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教育格局,以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求、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丁选 王敏 卢辉斌
分析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多主体协同是打通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合作壁垒,实现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构建并实施了"一个目标、三位一体、三层融合、五个共同"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1335"培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在完善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力、服务产业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建国
分析了我国经管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特点,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推行双导师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对经管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以确保培养质量。
关键词:
经管类 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钢 何欣 万青
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法治人才,加快发展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增设法律博士学位条件已经成熟,急需落实法律博士学位设置的具体工作和步骤。培养法律博士生应采用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招收法律实务部门在职人员,以培养法律实践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为目标。根据法律博士学位定位,高校应当选择相应的行业合作机构,联合确定招录对象及资格条件,联合进行招录工作。结合法律博士学位特性,制定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含双导师制)、课程设置、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内容的培养方案,以强调实践导向、遴选合格导师、设置特色课程、提升研究能力、保障论文质量为抓手,加强法律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以践行协同育人机制。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