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7)
2023(3340)
2022(2846)
2021(2614)
2020(2037)
2019(4842)
2018(4804)
2017(8515)
2016(4487)
2015(4918)
2014(5132)
2013(5022)
2012(4738)
2011(4475)
2010(4435)
2009(4019)
2008(3975)
2007(3477)
2006(3048)
2005(2715)
作者
(13123)
(11397)
(11147)
(10558)
(7038)
(5557)
(5115)
(4426)
(4176)
(3901)
(3870)
(3782)
(3631)
(3629)
(3461)
(3418)
(3404)
(3275)
(3255)
(3198)
(2854)
(2782)
(2705)
(2514)
(2497)
(2447)
(2437)
(2378)
(2294)
(2259)
学科
(30028)
经济(30015)
地方(13682)
管理(9710)
地方经济(9149)
(8182)
方法(7563)
数学(7067)
数学方法(7014)
(6711)
中国(6388)
农业(5125)
关系(4883)
(4729)
企业(4729)
业经(4320)
环境(4150)
(3955)
贸易(3950)
(3918)
金融(3916)
(3771)
(3747)
对外(3711)
(3695)
(3693)
经济关系(3654)
(3230)
(3065)
外经(3014)
机构
学院(66007)
大学(65492)
(30708)
经济(30114)
研究(26833)
管理(23636)
理学(20313)
理学院(19964)
管理学(19667)
管理学院(19524)
中国(18908)
科学(16312)
(13802)
(13649)
研究所(12575)
中心(11881)
(11050)
(10892)
(10564)
师范(10499)
(10050)
(10026)
经济学(9587)
财经(8893)
业大(8817)
科学院(8755)
经济学院(8714)
师范大学(8655)
(8591)
北京(8529)
基金
项目(48081)
科学(38602)
研究(36636)
基金(34691)
(30772)
国家(30554)
科学基金(25657)
社会(24152)
社会科(22915)
社会科学(22913)
(18788)
基金项目(18698)
教育(16212)
(16155)
自然(15148)
编号(15147)
自然科(14741)
自然科学(14737)
自然科学基金(14443)
资助(13039)
(12794)
成果(12241)
重点(11568)
发展(10658)
国家社会(10637)
(10630)
课题(10603)
(10520)
(10046)
创新(9533)
期刊
(35393)
经济(35393)
研究(19653)
中国(13915)
(10395)
科学(9422)
学报(9142)
教育(8463)
管理(7580)
农业(7025)
大学(6806)
(6588)
学学(6386)
(6166)
金融(6166)
技术(5700)
业经(5456)
国际(5369)
经济研究(5245)
问题(5049)
资源(4967)
(4880)
财经(4044)
(3838)
论坛(3838)
(3595)
(3409)
世界(3387)
科技(3348)
(3308)
共检索到101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就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言,总体水平仍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需要进一步努力,把开放合作推向更高层次。一、开放合作已成为影响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因素(一)深化开放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1.承力借势、扩权拓利。通过开放合作,能够突破行政地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和配置生产资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恒山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就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言,总体水平仍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当前,开放合作已成为影响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因素。综合分析,改善中部地区开放合作相对不足状况,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一是整体态势有利;二是政策环境优越;三是现实基础较好;四是支撑条件良好。同时,中部地区深化对外开放合作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制约:从中部地区自身看,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二是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从区域比较的角度看,一是发展基础造成的比较劣势的影响,二是地理环境造成的比较劣势的影响。中部地区深化开放合作要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爱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19个出现最多的"高频词",其中排在前5位的是"发展""坚持""全面""中国特色"和"文化"。"经济"一词出现了71次,排在第6位。从这些高频词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和政府未来的发展思路。作为山东大学的一名教师和常年参加山东省外经贸发展规划咨询的理论研究工作者,我认为贯彻好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环,就是充分利用好山东省紧邻日韩的区位优势,把对外开放工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次区域合作是特定区域内几个国家陆域相邻地区在经贸、社会、安全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的多边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功能性领域合作为重点,核心是经贸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合作。我国参与的三个亚洲次区域合作涵盖了与我国接壤的13个发展中国家,既是推进"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海平  
通过对中部六省与东部沿海十个省市区位条件、合作牵引力及衰变路径的实证分析,探寻中部各省最优的东部沿海合作省份和合作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立"以开放促进一体化,通过一体化带动发展"的中部和东部合作战略、在中部边缘区域培育新的"增长次极"、建立国家级的"中部和东部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合作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跨区域板块的区域合作模式和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  
文章认为,新的经济形势下进一步扩大中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是中部崛起的主要路径之一。通过分析中部地区在现阶段对内对外开放的问题,提出扩大对内开放关键在于区域一体化,包括商品市场的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在于产业全球化。文章建议,政策配套主要包括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制和配套转变政府经济工作重心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刘斯文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中部旅游业大跨越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合作模式,重点提出了合作途径的五大战略构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江洪  
自2006年国家实施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对内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但总体来看,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把对内对外开放推向更高水平。一、中部地区开放与合作的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隆江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威海专辑走向世界的威海威海市市长吴隆江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是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三面环海,海岸线1000公里。从公元1398年设立威海卫算起,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现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冉  
对外开放度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基于1992—2012年的统计数据,在对中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度进行度量的基础上,采用VAR模型和协整理论工具对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该地区GDP的增长没有显著地提升对外开放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黎峰  
就地理分布而言,中国的贸易伙伴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及亚太地区,在供需两端都存在着经济安全隐患。鉴于此,中国加快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基于贸易视角,探讨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的动因及思路,从贸易市场多元化及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存在传统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新兴市场替代能力相对有限、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尚未形成等问题。着眼于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安全,中国应以加快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稳定和巩固“向东开放”;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扩大和提升“向西开放”;依托国内链主企业和市场潜力,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树  唱新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以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力核心,包括发达国家日本、新兴工业国韩国,还包括中国、蒙古、朝鲜等发展中国家等多层次、复合式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东北地区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它不仅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而且还处于与日、韩保持着的垂直分工,与俄、朝保持着密切的水平分工的交叉点上,是不同层次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纽带,也是未来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市场。因此,以中国东北地区为核心,开展多层次的多边经济合作,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内的多边经济合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梅茂发  
作为内陆省份的江西农业,如何在新的一轮对外开放中把握时机,找准自己的位置,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以推动全省经济超速发展,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农业对外开放促进了江西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