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4)
- 2023(6487)
- 2022(5590)
- 2021(5082)
- 2020(4259)
- 2019(9546)
- 2018(9395)
- 2017(17537)
- 2016(9859)
- 2015(10971)
- 2014(10993)
- 2013(10864)
- 2012(10464)
- 2011(9655)
- 2010(9841)
- 2009(8919)
- 2008(8971)
- 2007(7862)
- 2006(7080)
- 2005(6202)
- 学科
- 济(45911)
- 经济(45872)
- 管理(26364)
- 业(21800)
- 方法(17837)
- 企(17169)
- 企业(17169)
- 地方(16167)
- 数学(15505)
- 数学方法(15314)
- 学(14419)
- 环境(12933)
- 农(10899)
- 中国(10441)
- 地方经济(9885)
- 财(8352)
- 划(8223)
- 业经(8109)
- 农业(7588)
- 和(7306)
- 资源(6615)
- 贸(6432)
- 贸易(6430)
- 发(6153)
- 易(6056)
- 制(5954)
- 融(5905)
- 金融(5903)
- 理论(5880)
- 规划(5703)
- 机构
- 大学(149372)
- 学院(148196)
- 研究(59367)
- 济(54743)
- 经济(53543)
- 管理(51816)
- 理学(45359)
- 理学院(44560)
- 管理学(43395)
- 管理学院(43129)
- 科学(42345)
- 中国(41963)
- 京(33580)
- 所(32924)
- 农(30952)
- 研究所(30908)
- 江(29257)
- 中心(25725)
- 业大(25587)
- 农业(24694)
- 范(23958)
- 财(23918)
- 师范(23684)
- 院(22107)
- 北京(19839)
- 师范大学(19643)
- 省(19639)
- 财经(19483)
- 科学院(19084)
- 州(18842)
- 基金
- 项目(108171)
- 科学(85720)
- 基金(79312)
- 家(72844)
- 国家(72320)
- 研究(72223)
- 科学基金(60244)
- 社会(46163)
- 社会科(43658)
- 社会科学(43644)
- 省(43556)
- 基金项目(42781)
- 自然(41810)
- 自然科(40694)
- 自然科学(40680)
- 自然科学基金(39932)
- 划(37299)
- 教育(32176)
- 资助(31666)
- 编号(27234)
- 重点(26163)
- 发(24639)
- 部(23179)
- 计划(22168)
- 成果(21789)
- 创(21607)
- 科研(21406)
- 创新(20409)
- 课题(20225)
- 科技(19763)
共检索到216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雅薇 曾蒙秀 章千惠 叶丹怡 羊翠婷 徐萍萍 任心雨 江润祺 李凤全
钱塘江流域是中国东部早期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其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完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目前学者广泛探索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史前人地关系,而对钱塘江流域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全新世以来考古遗址及其所处环境的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遗址数据进行核密度估计、地形地貌因子提取及其方向性分布计算等,探讨了遗址时空演变特征、规律及其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研究发现:(1)自然和人文因素不同程度影响了遗址数量及其延续性,其中海平面升降、气候变化等要素显著影响钱塘江流域遗址的分布、迁移和考古学文化演替。(2)新石器时代早期到夏商时期,钱塘江流域遗址数量呈现出变形的倒“N”型,垂直空间上主要倾向分布在高程200 m以下区域,水平空间上聚集性显著,分布中心在钱塘江干流附近;(3)钱塘江流域各时期遗址通过坡度、坡向、距河远近等要素对环境变迁进行响应,遗址主要分布于坡度为0°~7°、坡向为90°~180°、濒河距离小于7 km的区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水资源依赖度增加,受自然环境限制程度降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沁璇 孙博怿 王俊 叶雪平 周冬仁 胡亚芹
根据钱塘江流域鱼类的调查和监测结果,2015年对鱼类肌肉中重金属Cu、Zn、Pb、Cd、Hg和As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单项污染指数(Pi)和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指标分别评价其污染程度和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重金属As在钱塘江流域鱼肉中有3.0%的超标现象,以《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为依据,As已达到轻污染水平,其余各重金属在鱼肉中的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区段水域鱼类中重金属Cu、Zn、Cd、Hg和As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b的含量下游闻堰三
关键词:
鱼类 重金属 食用安全 相关关系 钱塘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随着城乡安全饮用水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以钱塘江流域为例,对水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钱塘江流域多数断面不符合浙江省水功能区划要求,跨界水污染现象显著。为改善流域水质,急需建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机制。本文依据"治污成本"数据,测算了补偿标准,设计了"功能区目标水质差额法"和"出入境水质差额法"两种补偿方案,并模拟测算了杭州—桐乡断面的年度补偿金额。研究结论对于流域构建水生态补偿机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润涛
钱塘江流域山区与平原产业结构的比较郭润涛钱塘江横贯浙江省,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尤田乡,流经开化、常山、、行州、兰溪、建德、桐庐、富阳、萧山、杭州、余杭、海宁十一\县(市),在海盐县敢浦注入杭州湾。这些县(市),在明清时代,分属衢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茂灵 王龙 高瑞 杨蕊 戚娜
根据南盘江流域22个水文站、雨量站31a(1979~2009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研究指标,以11~3月为研究时段,统计近30a来5个月时间尺度的干旱站次,分析南盘江流域季节性干旱特征;以11~3月5个月时间尺度的SPI多年平均值为指标,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南盘江流域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年际上看,SPI总体上30a来(1980~2009年)呈下降趋势,气象干旱加剧;从年代际上看,1995年以后气象干旱程度有加剧趋势;(2)南盘江流域各个地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旱情总体上由南向北递增,东北部各站点11~3月的降水占全年的比例相对较小,流域内东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飞儿 徐向阳 方志发 俞洁
水污染生态补偿是解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重要措施。以行政单元为补偿主体,通过交界断面水质目标确立上下游政府间的水污染生态补偿责任,建立基于污染物通量的生态补偿量化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生态补偿运作模式。以钱塘江流域为例,根据2004年钱塘江流域水质状况,在75%保证率的水文条件下,基于COD通量估算了流域内各县(市)间水污染生态补偿量。结果表明,生态补偿量反映区域污染特点,上游地区基本上都是接受补偿者,而呈结构性污染的地区是生态补偿支付者,部分区域补偿强度超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表明其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钱塘江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模式可以是政府层面上的财政支助,也可以通过项目支持、技术支持等形式实现区...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污染物通量 钱塘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思言 杨传国 庞华 胡潇方 贾青
利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的人口数据,借助GIS软件及其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分析珠江流域最新的人口分布特征,并定量统计不同气候和下垫面因素对珠江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人口密度与多年平均降雨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人口多分布在年平均降雨量大于1500mm的地区;而地形条件和交通条件是珠江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关键词:
人口密度 分布特征 降雨 地形 珠江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慧敏 姚庆祯 张经 吴莹
2003年4月到5月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中常量元素(Ca2+,K+,Na+,Mg2+,Cl-,SO42-及碱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常量元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阳离子以钙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40%~80%;而阴离子主要为HCO3-,占阴离子总量的60%~90%;阴阳离子含量顺序为HCO3->SO42->Cl-,Ca2+>Na+>Mg2+>K+。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的常量离子主要来自于岩石的风化,主要受碳酸盐类溶解的控制,硅酸盐类的风化过程较弱。而大气沉降的影响很小,只有SO42-受大气沉降影响较大。长江干流的Na+、Mg2+、Ca2+、HCO3-和Cl-主要来自于上游,...
关键词:
长江 常量元素 含量 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金明 陆桂华 吴志勇 何海
使用长江流域142个站1960~2009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定义度量极端降水过程时空聚集程度的参数——极端降水过程事件聚集度和聚集期,并采用主成分分析、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江流域极端降水过程事件的年内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上游极端降水过程事件主要聚集在7月上旬,出现相对比较集中,且聚集度和聚集期年际变化小;中下游则主要聚集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出现比较分散,聚集度和聚集期年际变化相对较大。极端降水过程事件聚集度和聚集期的主要空间异常模态分别表现为东南与西北反向和南北反向的变化特征;其区域平均序列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并分别在13a和10a尺度上周期震荡明显,表明长江流域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和丽萍 孟广涛 李贵祥 李品荣 柴勇
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方法,研究探讨了金沙江头塘小流域7种不同植被恢复人工林土壤剖面层次有机碳(SOC)含量、有机碳密度(SOCD)和有机碳储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间土壤SOC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就整个土层(0~100 Cm)而言,7种林分土壤SOC平均含量介于6.46±1.67~24.95±2.32 g·kg–1,大小依次为柳杉林>旱冬瓜林>圆柏林>栓皮栎林>圣诞树林>墨西哥林>藏柏林,且差异显著(p<0.05);7种林分土壤SOC含量均出现表聚现象,从表层到深层都呈现递减趋势,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7种林分土壤容重总体上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土壤容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芳 刘倩
【目的】分析青海湟水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温的关系。【方法】以湟水流域7个气象站点1971-2007年近37年的实测降水及气温作为研究资料,分析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温对降水量的影响。【结果】1971-2007年湟水流域近37年平均降水量略有增加,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而降水量增加主要发生在春季(3-5月)。降水相对变率在1971-2000年明显增加,可靠性降低;2001-2007年降水相对变率减小,可靠性增加。在降水量丰沛和偏少的地区,降水量增加幅度不明显;而降水量中等地区,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1971-2007年湟水流域气温呈增加趋势;气温与降水量间大致呈负...
关键词:
湟水流域 降水量 气温 可靠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新伟 金石柱 郑鑫 李东辉
本研究采用了空间分析法,对相关的不同数据层进行叠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地区渤海国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有显著关系。在地形方面:300-400米为渤海国时期延边地区最佳居住高程,0-3°的坡度,遗址类型和数量最多。平地、南向、东南向、东向为渤海国时期最宜居坡向。在水文方面:渤海国遗址多沿河流分布。0-600米为渤海国聚落址距河流的最佳距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莺 李耀辉 姚玉璧 赵福年
利用1960-2011年石羊河流域及周边12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研究区各气象站的潜在蒸散发,并由此计算出各站的相对湿润度指数。在ArcGIS 9.3平台下得到区域相对湿润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52年来有微弱变干趋势;该区相对湿润度指数自南向北逐渐增加,与降水量和海拔的空间分布比较一致,与潜在蒸散发的空间分布呈相反关系;流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表相对湿润度指数倾向率呈增加趋势,增加较明显的区域位于祁连山脉附近,呈下降趋势的区域位于上游古浪县附近;流域地表相对湿润度指数在年内呈单峰型变化,1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科毅 吴明 邵学新
在2007、2009和2011年的冬季,对杭州湾及钱塘江河口段曹娥江口至甬江口之间潮间带及其附近围垦区大水面的水鸟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7目14科69种,其中冬候鸟45种,占总数的65.2%;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超过其东亚地理种群数1%标准的水鸟有6种。研究显示:杭州湾及钱塘江河口湿地越冬水鸟分布的重点区域有4个,即杭州湾慈溪段(记录的水鸟达65种,占总数的94.2%)、钱塘江上虞段(38种,占总数的55.1%)、杭州湾镇海段(37种,占总数的53.6%)和钱塘江海宁段(28种,占总数的40.6%)。对主要类群在4个重点区域的分布比较表明,除与杭州湾镇海段的鸻鹬类分布物种数、钱塘江上虞...
关键词:
杭州湾 越冬 水鸟群落 空间分布 围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迪 谢慧明
以钱塘江流域范围内的38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库兹涅茨效应,发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单位面积GDP之间存在倒"N"型的曲线关系,大部分县域处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GDP呈负相关的第一阶段。上城区1995年开始进入库兹涅茨曲线的第二阶段,2000年、2005年、2010年一直处在第二阶段的水平,滨江区在2018年进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GDP呈正相关的第二阶段,上城区在经过第二个拐点之后,于2015年和2018年进入库兹涅茨曲线的第三阶段。最后,引入人口密度、二产占比、建成区面积三个协变量扩展库兹涅茨效应模型,发现库兹涅茨曲线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呈倒"N"型分布,但是达到拐点需要在更高的GDP水平上才能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