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0)
- 2023(7182)
- 2022(5679)
- 2021(5512)
- 2020(4193)
- 2019(9095)
- 2018(9072)
- 2017(15192)
- 2016(8771)
- 2015(9803)
- 2014(9706)
- 2013(8753)
- 2012(8121)
- 2011(7332)
- 2010(7490)
- 2009(6494)
- 2008(6217)
- 2007(5718)
- 2006(4939)
- 2005(4486)
- 学科
- 济(24528)
- 经济(24490)
- 管理(22238)
- 业(17367)
- 财(15551)
- 企(14193)
- 企业(14193)
- 中国(10882)
- 财政(10588)
- 农(9840)
- 制(9522)
- 政(8542)
- 体(8493)
- 教育(7761)
- 学(7386)
- 理论(7304)
- 业经(7062)
- 方法(6861)
- 地方(6797)
- 体制(6054)
- 农业(6036)
- 银(5505)
- 银行(5492)
- 数学(5359)
- 教学(5344)
- 行(5329)
- 策(5294)
- 数学方法(5233)
- 融(5178)
- 金融(5171)
- 机构
- 学院(112170)
- 大学(109871)
- 研究(40231)
- 济(37473)
- 经济(36327)
- 管理(35110)
- 中国(29417)
- 理学(29409)
- 理学院(29031)
- 管理学(28342)
- 管理学院(28133)
- 科学(25035)
- 财(24872)
- 京(23638)
- 所(20301)
- 范(19349)
- 师范(19146)
- 农(18698)
- 江(18588)
- 中心(18119)
- 研究所(18113)
- 财经(16400)
- 技术(15714)
- 业大(15461)
- 北京(15239)
- 教育(15239)
- 院(15109)
- 师范大学(15038)
- 经(14867)
- 农业(14549)
- 基金
- 项目(72696)
- 研究(59482)
- 科学(56045)
- 基金(48194)
- 家(41543)
- 国家(41087)
- 社会(35057)
- 科学基金(33808)
- 社会科(32867)
- 社会科学(32860)
- 省(30618)
- 教育(29861)
- 编号(26749)
- 划(25963)
- 成果(24374)
- 基金项目(24328)
- 课题(20602)
- 自然(18952)
- 资助(18470)
- 自然科(18467)
- 自然科学(18459)
- 自然科学基金(18094)
- 年(18062)
- 重点(17284)
- 发(16567)
- 项目编号(16355)
- 性(16314)
- 部(15732)
- 创(15338)
- 规划(14967)
共检索到18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邹太龙 戚冠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而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直接关系到能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巩固和提升思政课教师话语权,是增强思政课育人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内在诉求。迈入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内涵经历着话语阐释权由知识话语向生活话语转移、话语主导权由教学领地向多维空间覆盖、话语引导权由价值规劝向事实澄清过渡的三维嬗变。在全媒体的冲击下,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面临着话语时空无限敞开、外赋性权威不断消解、数字青年引发文化反哺和教学话语缺乏现实关切等挑战。为此,思政课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话语表达范式,引领全媒体话语空间;注重实际权威的加持赋能,增强教师话语信服力;立足青年学生实际生活,增强教学话语转译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商光美 李裴馨
大众的自由表达塑造了自媒体空间平民化、碎片化和意见群体化的话语特点,也使得各种思想文化在自媒体空间的碰撞加剧。自媒体的普及造成社会话语权被重置,造成自媒体舆论空间话语权的激烈争夺,以及主导话语权面临被弱化和挤压的挑战。为提升自媒体空间的主导话语权,需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增强话语力量;把握传播规律和大众心理内涵,创新话语方式;加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打造清朗话语空间。
关键词:
自媒体 主导话语权 挑战 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孟奎 郭中华 顾高燕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入推进了我国农村成人的学习方式。从自媒体时代对农村成人学习的意义出发,揭示了自媒体时代农村成人学习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自媒体时代农村成人学习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自媒体 农村成人教育 碎片化学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聂筱谕
凭借经济与科技优势,西方国家始终固化其对全球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控制与操纵,初步形成了对非西方世界的战略围堵。在全媒体时代,由于制信息权的缺失,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绝对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固化,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带来重大的障碍。当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包括对内"言说的权力"和对外"言说的自由"两个方面,均受到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强力挑战。为此,应从固本——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转型——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全媒体方式变换、突围——拓展中国意识形态话语国际影响力等三方面,探讨破局之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彬睿
数字中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目前数字中国建设仍然面临数字经济发展受限、数字治理模式滞后、跨界危机频繁发生、大国竞争持续加码等现实挑战。从顶层设计看,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具有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国家数字治理水平、提高国家国际竞争韧性等重大战略意涵。为此,应健全和完善国家数字治理法律和政策体系,强化数字领域发展所需各类基础设施,增强国家数字规则主导能力以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玉玲 文学禹
全媒体样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和主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视提升教学实效性,强化育人效果。文章从提高媒介素养、夯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就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提升教学实效性进行阐述,以期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关键词:
全媒体 高校思政课教师 教学实效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彤彤 李坦 郭栩宁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学生记录生活、表达观点、分享交流等的最主要途径,也是反映学生真实状态可靠、即时的大数据来源之一。真实、准确、及时的社交媒体大数据样本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从价值角度看,通过对社交媒体大数据进行情感分析、主题挖掘、社会网络分析等,可以实现学习者画像、学习者危机发现、教学过程优化和教育舆情分析等,从而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考与支持。从技术角度看,将应用的路径概括为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四个阶段,并总结了每个阶段常用的方法。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应用、数据挖掘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伦理隐私问题等是社交媒体大数据教育应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敏
近年来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城市规划和公民自身利益的黏着度提高,公民参与已进入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公共决策的每一个领域。尤其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与深化,公民参与的热情与网络舆论的热度巧合地集中在城市规划公民参与的活动中。城市规划参与的形式和途径呈现出新现象,这给规划决策带来了新挑战甚至是变革性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全媒体时代规划参与的新特点和新挑战,诊断现有政府在城市规划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全媒体 规划参与 引导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艳艳
【目的/意义】针对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之间的融合性问题,厘清“大思政课”的本质内涵与教学逻辑,提出“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设计/方法】立足理论大格局、历史大视野、时代大舞台、人生大智慧,阐明“大思政课”是思政课教学与社会生活有效对接、互动、融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立足主题逻辑、关系逻辑、供需逻辑和机制创新,阐明“大思政课”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统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协调、知识供给侧与学习需求侧相对接、课程新内容与教学新方法相结合。【结论/发现】“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教育教学阵地之辽阔、视野之广博、格局之宏大、方法之前沿,要构建“三全育人”的育人格局、建立“多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优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创新“协同高效”的育人方式、营造“和谐良好”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大思政 高校 教育教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新平 庄宏韬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在国际权力结构中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但在国际话语格局中的弱势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当前,中国国际话语权与国家实力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掣肘,包括西方官方话语的打压、西方媒体的歪曲、发展中国家的不信任、国际话语规则的制约、中国学术话语的乏力等。因此,通过明确话语定位、提升话语质量、改进传播手段、开展"特色外交"、寻求联合"发声"、拓展话语平台等方面的举措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的经济贸易活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国外媒体对于中国的经济政策、贸易措施、企业活动、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着大量不客观的、片面性的、欠公正的甚至歪曲的报道与评论,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我国商务媒体国际话语权太弱是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胜 朱鹏华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在新型城镇化的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全面加强对县城建设的推进力度,加快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过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应树立“城乡等值”理念,着力破解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和治理效能。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定位、分类推进的实践方向,夯实产城融合、智慧发展的实践基础,坚守城乡互动、融合发展实践要求,突出文化传承、绿色发展的实践特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玲
新媒体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生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其鲜明的互动性交流、即时性传播、全球性覆盖、虚拟性情境迅速吸引了大学生群体,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这对传统的单向灌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教育的发展空间更广阔,教育的话内容更趋近于现实生活,教育的方式手段更多元丰富,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易连云 邓达
新媒体时代的变革力量带来了比较教育研究队伍的扩大与研究主体性增强;由于文化同质化加剧,相似性增强,导致国别间教育可比性的提高;比较教育研究时空得到拓展与研究方法呈现综合化趋势。比较教育研究面临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只有寻求变革与发展自觉,才能促进学科的进步与繁荣。为此,在新媒体时代,比较教育研究应坚守教育的民族性,在多元角逐中相融共生;拓展比较教育研究的视野,寻求教育文化的优化;选取适应研究对象的方法,促进比较教育学的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 信息时代 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四杰 宁波 郭新丽 杨红
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教学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促使高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产生重大变革。在新媒体时代,作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高校教研室面临变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挑战。为建设现代大学、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促进自身发展,高校教研室需由"教学研究室"向"教学、研究室",即教学、科研并举的组织角色转型。在转型中,为促进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应坚持教学是大学基础任务的原则,坚持教学、科研联动发展的原则,坚持教学、科研分类考核的原则。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教研室 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