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6.38.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6)
2023(10347)
2022(8576)
2021(8365)
2020(6501)
2019(14754)
2018(15103)
2017(24902)
2016(15331)
2015(17395)
2014(17746)
2013(15776)
2012(14295)
2011(13018)
2010(13561)
2009(11867)
2008(11379)
2007(10461)
2006(9192)
2005(8401)
作者
(39320)
(32319)
(32228)
(30937)
(20370)
(15714)
(15056)
(12636)
(12611)
(12128)
(10941)
(10832)
(10419)
(10361)
(10238)
(10127)
(10022)
(9718)
(9648)
(9263)
(8531)
(8296)
(7838)
(7836)
(7661)
(7441)
(7321)
(7218)
(6707)
(6651)
学科
管理(34750)
(34338)
经济(34278)
(27244)
教育(24453)
(22577)
企业(22577)
中国(19511)
理论(16885)
教学(14938)
(13796)
(12939)
(11224)
(10653)
业经(10012)
方法(9850)
学法(8930)
教学法(8930)
农业(8651)
(8157)
地方(8131)
技术(7911)
(7839)
银行(7814)
(7524)
学理(7501)
学理论(7501)
(7490)
(7410)
研究(7180)
机构
学院(189179)
大学(185050)
研究(66065)
管理(56940)
(53851)
经济(51813)
理学(46702)
理学院(45990)
管理学(44678)
中国(44352)
管理学院(44304)
(42182)
科学(41307)
(38033)
师范(37669)
教育(37298)
(34375)
技术(33984)
(33804)
职业(31946)
(30638)
研究所(30254)
师范大学(29903)
中心(29672)
(29258)
(27499)
北京(27361)
业大(25992)
(24348)
农业(23818)
基金
项目(115283)
研究(97560)
科学(88522)
基金(72012)
(61787)
国家(61007)
教育(55748)
社会(52473)
(51237)
科学基金(50099)
社会科(48889)
社会科学(48882)
编号(47431)
(43849)
成果(42518)
课题(37806)
基金项目(36178)
(33589)
自然(29587)
自然科(28843)
自然科学(28833)
资助(28807)
重点(28341)
自然科学基金(28244)
项目编号(28012)
规划(26640)
(26417)
(26115)
(25056)
(24778)
期刊
教育(72998)
(71274)
经济(71274)
研究(65637)
中国(58945)
学报(30223)
(29379)
(25051)
技术(25012)
科学(24292)
大学(23555)
职业(23033)
管理(22718)
农业(20081)
学学(19767)
技术教育(15071)
职业技术(15071)
职业技术教育(15071)
图书(14682)
(14268)
金融(14268)
业经(13784)
(13105)
论坛(13105)
书馆(10810)
图书馆(10810)
(10806)
经济研究(10620)
(10192)
财经(10079)
共检索到31264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琨  张丹阳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形式。全媒体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单一形态,而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和渠道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同时,全媒体也为媒体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媒体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全媒体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它必将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主流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俊芝  高彦梅  马璇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做好学校基础管理的有效保障。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群体,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课题。由张丹绮等编著、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立足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分析全媒时代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和机遇,探索当今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以期带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玲  
新媒体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生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其鲜明的互动性交流、即时性传播、全球性覆盖、虚拟性情境迅速吸引了大学生群体,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这对传统的单向灌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教育的发展空间更广阔,教育的话内容更趋近于现实生活,教育的方式手段更多元丰富,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蓝飞鹏  
在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应用之下,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的养成发生了系统性的转变,进而对其个性发展与健康成长形成极大的影响。思政教育作为培养人们的基本思政意识、提升思政素养的重要基础学科,在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与理论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高校培养优质人才的必要课程,因此,探究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是高校顺应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建立符合现代社会教育趋势的思政教育模式的必行路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杨娉编著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详析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实际发展状况,从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方面深思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与效率,为实现最佳思政教育效果贡献微薄之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朵美  
新媒体因其具备数字化、个性化以及实时交互性,成为教育信息流转重要渠道,基于新媒体传播优势,将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具有充分可行性。由杨娉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在厘清新媒体与高校育人工作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实施的各方面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敏  
文章以新媒体概念为起点,剖析了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从这个视角阐述了新媒体与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内在关系,提出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主动介入、整合资源、加强监管,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切实提高思政工作实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凯  
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中的思政教育,面临着比较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非常有必要。因此,为了能够提升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的实际效率,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其应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新媒体的实际作用。以此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有效巩固大学生的思想阵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淼  张志刚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给传统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开放性、虚拟性的特点创新了信息获取和传递的途径,拓宽了学生的思政学习视野,丰富了思政知识体系。然而,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抓住新媒体思政教育发展的有利契机值得深思。笔者结合河北省文旅厅2022年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HB22-YB075)研究成果,对该书做出深度分析探讨,可供借鉴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翔  
全媒体时代不但为各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要想迅速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趋势,提高行业竞争力,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是必然的。文章通过全媒体带来的影响、全媒体视域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价值指向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浓华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模式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持续创新、持续改进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形势下,面对各种网络资讯和良莠不齐的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面临更为巨大的困难。但与此同时,无论是日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还是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平台,它们既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推进造成了阻碍,反过来,从技术利用层面看,它们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究竟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能效,培养更多具备优秀思想政治素养和高尚节操品质的社会主义青年人才,值得所有一线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靳晶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国家整体媒体运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独立媒体单位纷纷开启与其他媒体协同并进的发展模式,多媒体发展因此成为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目标的全新途径,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的社会大环境下,媒介融合也逐渐成为高校发展现代化管理体系的主要形式。所以,高校针对学生与校园建设执行相应管理工作时,应充分认清全媒体发展特征与形势,根据高校实际发展状况,思考如何创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对此,本文结合关洪海编著的《高校教育管理与创新实践研析》,基于全媒体环境,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管理过程中所面临机遇和挑战,并深入探索益于强化高校整体管理效率的可行性策略,以助力高校提高其教育与校园建设管理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定清  
一、引言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教育部高教司开始研究制定"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是针对部分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而提出的,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差,产学结合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不足40万人,且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文君  李倩  
当前自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更加注重个性,缺乏责任意识;价值取向多元,注重个人利益;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自控能力不足等特点。自媒体平台既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造成了挑战。对此,文章提出要搭建联合平台,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灵活运用平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网络监管,建设专业自媒体管理团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昆  
在社会主义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主导地位再正常不过。在媒介化社会,新闻传播系统对社会的渗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运行与发展。传媒从业者在社会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职业传媒人的养成场所,以制造优秀新闻传播工作者为目的的人才工厂,其设计与整个生产过程,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统领之下,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应贯穿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