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8)
2023(7874)
2022(6431)
2021(5794)
2020(4374)
2019(9668)
2018(9089)
2017(16983)
2016(9094)
2015(9868)
2014(10082)
2013(9981)
2012(9650)
2011(9047)
2010(9296)
2009(8455)
2008(8219)
2007(7415)
2006(7030)
2005(6635)
作者
(27919)
(23329)
(23237)
(21661)
(14741)
(11195)
(10457)
(8958)
(8846)
(8245)
(8018)
(7966)
(7726)
(7468)
(7174)
(7167)
(6889)
(6808)
(6707)
(6698)
(5980)
(5816)
(5601)
(5426)
(5301)
(5243)
(5208)
(5162)
(4734)
(4733)
学科
(49471)
经济(49439)
地方(21228)
管理(20359)
(19672)
中国(17130)
(14459)
(12620)
企业(12620)
地方经济(12404)
业经(12206)
方法(11952)
农业(10609)
(10286)
数学(9056)
环境(9003)
数学方法(8987)
(8786)
金融(8785)
(8606)
(8164)
银行(8155)
(8104)
发展(7596)
(7573)
(7139)
贸易(7129)
(6896)
(6790)
(6745)
机构
学院(135796)
大学(131236)
(54881)
研究(54382)
经济(53611)
管理(47004)
中国(40905)
理学(38809)
理学院(38190)
管理学(37557)
管理学院(37277)
科学(33952)
(29899)
(27953)
研究所(25223)
(24143)
中心(23984)
(23518)
师范(23301)
(22940)
(22572)
(20067)
北京(19662)
师范大学(18884)
(18762)
财经(18198)
业大(17759)
农业(17519)
(17322)
科学院(16887)
基金
项目(87020)
科学(69100)
研究(66567)
基金(60377)
(52701)
国家(52195)
科学基金(44121)
社会(42764)
社会科(40563)
社会科学(40558)
(36373)
基金项目(31915)
(30031)
教育(28885)
编号(27161)
(27100)
自然(25847)
自然科(25123)
自然科学(25117)
自然科学基金(24623)
资助(23815)
发展(22188)
(21794)
成果(21767)
重点(20452)
课题(20421)
(17942)
国家社会(17713)
(17670)
创新(16797)
期刊
(73477)
经济(73477)
研究(43393)
中国(32990)
(22868)
科学(20140)
学报(18965)
教育(18694)
管理(17935)
农业(16123)
(15599)
(15047)
金融(15047)
业经(14256)
大学(14193)
学学(13192)
技术(12064)
经济研究(11153)
问题(9486)
资源(8798)
财经(8281)
(8048)
(7604)
商业(7499)
(7490)
(7256)
科技(6848)
(6827)
论坛(6827)
(6601)
共检索到223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马蕾  陈丽嘉  
一、全域旅游发展的逻辑在中国的发展环境下,全域旅游从地方探索和学术研究中走出来,成为一项全国性的战略部署,并非是地方官员或院校学者的功劳,而是有赖于我国的行政动员与管理机制。没有这套机制,大抵很难出现学术概念和战略对策成为全国性实践的可能。同时,如果完全依赖这套行政机制,完全借助行政资源甚至压力来推行全域旅游战略,其前途命运也令人堪忧。因此,从研究的角度看,我们有必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厉新建  宋昌耀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方向。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理解全面小康、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加强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文旅供给、高质量的文旅消费、高质量的价值输出和高质量的融合环境。文章进一步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观、市场观、产品观、空间观和创新观。最后,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国家公园战略、解说提升战略、入境旅游战略、未来遗产战略、机制创新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海燕  陈肖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美好精神生活有了新的追求和定义。除日常工作和学习外,很多人会选择旅游作为主要消遣方式。近年来,我国生态经济蓬勃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深入融合,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在有限的空间内推动产业模式多样化,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旅游业作为国内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就业和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意义深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佳  
耦合发展对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区域旅游耦合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选取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者数量、国内旅游者数量四个旅游经济发展指标,依据原始时间序列数据,验证了逻辑斯缔预测曲线与统计曲线的拟合状态为较高;在此基础上运用逻辑斯缔模型预测京津冀区域旅游耦合发展趋势,构建耦合发展新格局。此研究结果以期为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其他区域旅游经济的耦合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博伟  
关于全域旅游,业内外叫好之声很多,批评之声也有不少。任何一个新提法、新举措都会引起争议,这本无可厚非。但更为重要的是,在长远和当下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一条切实推动新时期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这也许比简单地"划线站队"和打"口水仗"更有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黄凯洁  王学基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直面乡村社会发展困境,以乡村的多维发展重塑合理的新型城乡关系。文章基于对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内在逻辑的探讨,借助傣族园村寨、双廊村、天龙村、落水村和明月村等多案例研究,具体分析旅游推动乡村在不同维度上的振兴实践,研究认为:旅游发展为乡土空间重聚发展主体,将各类经济生产要素注入乡村,实现乡村在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和空间多功能化,文化层面的物质文化保存与修复和精神文化的调适与再造,治理层面的内生自组织治理优化和网络治理的构建与深化,有效缓解甚至逆转乡村多重危机;同时,旅游发展在推动乡村各层面发展的过程中释放乡村居民的自主性,构建地方和外部力量的互动场域,共同推动乡村实现"新内生性发展"和持续振兴。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元内在关系,为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和贫困消除提供指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燕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域旅游亟待破解的难点。以江西省井冈山市、湖南省韶山市等八个红色旅游重点县(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供给产品、旅游通达性、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环境质量、旅游管理水平五个维度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展开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井冈山市全域旅游综合发展排名第一。从具体维度指标来看,江西省井冈山市在旅游供给产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这两个维度居于首位;湖南省韶山市、浙江省南湖区、贵州省红花岗区分别在旅游管理水平、旅游通达性、旅游环境质量维度居于首位。通过深入研究,各县域在要素配套、文化体验感方面较为落后。进而建议:以红色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带动全域区域发展,构建多元红色旅游消费体系,明确政府主导定位,塑造展示城市性格内容IP形象,构建“国家引领,区域合作”新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东和  蒋璐璇  
全域旅游的概念自提出以来,有关全域旅游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掀起了发展全域旅游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热潮。基于全域旅游研究相对滞后于实践的事实,导致全域旅游实践热背后对于其本质理解的不足。笔者在主持编制若干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感觉到各地在推进全域旅游实践方面还存在重"牌"轻"路"、重"创"轻"治"、重"行"轻"知"、重"纵"轻"横"等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和反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烨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高达35%,同时,产业政策、乡村的交通条件、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结论]研究发现乡村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经济有显著正影响;模型的拟合优度0.64,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在旅游学界,学者们曾创造出无数个概念,但没有一个概念像"全域旅游"这样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响应。这既不是个别学者的研究成果所致,也不是行政力量的推动结果,而是因为这个概念的提出来自深厚的市场基础、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随着今年年初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公布,"全域旅游"正在作为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抓手,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概念与理论的建立是要指导社会实践的,旅游概念与理论的建立需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凌云  
从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发现,最早系统性提出"全域旅游"理论体系的是发表在2013年第3期《人文地理》上的"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作者:厉新建、张凌云、崔莉)一文,该文的理论框架来源于2011年5月前两位作者所做的《绍兴全城旅游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四新八全",后在"北京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研究"课题中将"全城旅游"改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在旅游学界,学者们曾创造出无数个概念,但没有一个概念像"全域旅游"这样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响应。这既不是个别学者的研究成果所致,也不是行政力量的推动结果,而是因为这个概念的提出来自深厚的市场基础、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随着今年年初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公布,"全域旅游"正在作为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抓手,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概念与理论的建立是要指导社会实践的,旅游概念与理论的建立需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庆余  弭宁  
一、"旅游+健康+养生"催生旅游新业态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消费观念的升级等,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外出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尤其是健康养生旅游成为业界新宠。健康旅游一般包括保健旅游、医疗旅游、养生旅游、美容旅游等类型,尽管它们侧重点不同,但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世民  侯兰功  王小兰  付阳柳  
近年来,旅游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苏州古城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苏州市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笔者以苏州市吴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及优劣势。探讨吴中区"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在促进当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上,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海燕  
发展全域旅游是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必然要求。智慧旅游突出信息化、个性化、便捷化等特点,可以成为发展全域旅游的有效抓手。本文梳理了智慧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概念、应用及其智慧旅游对全域旅游的作用等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以智慧旅游为切入点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