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2)
2023(13699)
2022(11311)
2021(10432)
2020(8164)
2019(17960)
2018(17476)
2017(32727)
2016(17558)
2015(19312)
2014(18903)
2013(18557)
2012(17125)
2011(15935)
2010(16135)
2009(15139)
2008(14430)
2007(13098)
2006(12104)
2005(10940)
作者
(49966)
(42304)
(42006)
(39314)
(26234)
(20346)
(18566)
(16221)
(15862)
(14977)
(14379)
(14124)
(13434)
(13166)
(12772)
(12726)
(12457)
(12288)
(12205)
(12086)
(10612)
(10551)
(10182)
(9854)
(9668)
(9565)
(9384)
(9194)
(8536)
(8419)
学科
(79670)
经济(79603)
(50764)
(50599)
管理(41120)
农业(33917)
(27392)
企业(27392)
地方(26813)
中国(25690)
业经(22917)
方法(21746)
数学(17789)
数学方法(17610)
(16285)
(15271)
(13893)
(13843)
地方经济(13508)
(13197)
贸易(13185)
环境(13178)
发展(12945)
(12943)
银行(12926)
(12914)
农业经济(12896)
(12836)
金融(12834)
(12700)
机构
学院(250081)
大学(239212)
(102137)
经济(99867)
管理(92112)
研究(90159)
理学(78323)
理学院(77377)
管理学(76110)
管理学院(75632)
中国(70198)
(59979)
科学(55322)
(50955)
(45425)
农业(45329)
(43888)
中心(42288)
业大(41426)
研究所(40884)
(40803)
(37549)
师范(37215)
财经(33463)
(32691)
(32149)
北京(31662)
(30997)
(30194)
师范大学(29225)
基金
项目(164965)
科学(130550)
研究(126951)
基金(116282)
(100726)
国家(99734)
科学基金(85153)
社会(81681)
社会科(76963)
社会科学(76949)
(69010)
基金项目(61723)
(55859)
教育(55801)
编号(54300)
自然(50862)
自然科(49589)
自然科学(49581)
自然科学基金(48623)
资助(45086)
(43620)
成果(43001)
课题(37927)
重点(37334)
发展(35677)
(35050)
(34902)
(34891)
(33914)
国家社会(33489)
期刊
(130962)
经济(130962)
研究(72567)
(64781)
中国(59940)
农业(43776)
科学(37218)
学报(36934)
管理(30730)
教育(30319)
(29809)
业经(29223)
大学(28889)
学学(27493)
(27276)
金融(27276)
技术(21980)
(20479)
经济研究(18018)
问题(17973)
农业经济(15722)
农村(15625)
(15625)
财经(14954)
(14211)
资源(14047)
世界(13340)
经济问题(13187)
(12981)
科技(12455)
共检索到393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鸿燚  
全域旅游是打破乡村产业发展界限,驱动农文旅资源有效互动、高效融合的重要理念。在全域旅游指引下,为激发农文旅协同发展活力,需要以农业产业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为内核,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有机渗透、融合重组,再以资源集约化、项目复合化的方式,对农文旅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有机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丽娟  
本文基于全域化视角,从美丽乡村战略与乡村旅游建设出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做出深入分析,介绍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研究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机制,对二者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馨颜  
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起步晚但发展快的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更规范化的要求。面对全域旅游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分析当前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索推进内蒙古乡村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内蒙古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动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虹  殷志扬  
促进农业产业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基础上的和谐发展。研究阐述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意蕴;从明确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定位、产业调控和产业配套政策等方面理顺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产业扶持机制建设思路;给出了创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经营模式,开发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旅游产品和建设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利益分配机制等促进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烨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高达35%,同时,产业政策、乡村的交通条件、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结论]研究发现乡村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经济有显著正影响;模型的拟合优度0.64,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烨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红  
人与自然本是生命共同体,然而工业文明割裂了此种联系,对人的心灵产生了创伤,唯有乡村旅游才能够医治,这是乡村旅游的人本意义。因此,乡村旅游大有可为。目前,旅游业已经进化到全域旅游阶段,全域旅游作为纽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探寻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方式,创新旅游业与乡村工业链接方式,研究旅游业与乡村服务业融合方式,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文琪  孙璐  
为了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森林全域旅游和林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研究了森林全域旅游视角下,林业合作组织开展创新经营生产的必然性和面临的障碍。为此采用了博弈论方法,构建了政府和林业合作组织的创新进化博弈模型,得出了政府与林业合作组织的策略互动及其均衡,即,如果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创新激励制度安排,则林业合作组织会发现,进行创新将是最优的策略选择。由此提出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政府应该注重生态保护,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合作组织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应创新发展林下经济,还可以利用"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因此,如何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使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厘清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以陕西省为例,从消费结构变化、政府引导、市场竞争、技术进步与创新、企业对利润的追求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因。据此,基于全域旅游的新视角提出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培育旅游新业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旅游综合体;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治理机制;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创客"驱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冰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协同融合发展能有效推动旅游业创新,是提升农业质量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河南既是农业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大省,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成绩斐然,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多方面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产业协同融合发展视角研究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甜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正面临着消费旺盛、需求多元化以及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旅游核心竞争力已由景点竞争逐渐转向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发展全域旅游能够实现从封闭的自身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方式转变,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不断加大与交通、餐饮、住宿、娱乐、商贸、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力度,打通上、下游产业,完善了整个旅游产业链条,使其形成规模效应,能有效拓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淑卿  孙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旧的乡村旅游模式,信息技术呈现飞速发展的状态,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带来了契机。乡村旅游业的特点就是信息密集,也导致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残酷的竞争。想要在不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想要使乡村旅游业摆脱传统模式的困境,就必须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创新营销发展模式,取得新的突破,最终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福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峰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纲领,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总部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抓手。乡村全域旅游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新时代乡村全域旅游开发要加强乡村产业规划,重视乡村整体环境改造,统筹乡村产业发展和部门利益,实施全域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拓宽融资渠道,全域美化旅游环境,全链打造特色亮点,全力推进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健康均衡发展,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振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新成   高楠   王琳艳   宋晓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作为文旅事业层面的融合,能够为产业层面融合提供有力支撑。文章将整体性治理理论引入乡村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协同发展研究,以2006—2020年30个省(区、市)为例,运用哈肯模型对文旅公共服务对象融合、服务主体融合、服务空间融合、服务功能融合之间的协同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QCA定性比较分析法,识别融合子系统不同协同发展水平下的组合路径。研究发现:(1)全国乡村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子系统发展可划分为“尝试融合”和“局部融合”两大阶段。子系统中,服务功能融合水平最高,服务主体融合水平最低;(2) 2006—2012年,服务功能融合作为序参量,发挥主导作用,是融合协同朝更高级演进的必经阶段。时空演化上,全国整体融合协同水平偏低,存在极差化特征,且东中西三大地区整体波幅差异明显;(3) 2013—2020年,服务功能融合和服务对象融合共同作为序参量,显著提升了整体融合协同发展水平,但仍旧缺乏极高融合协同发展等级类型,还出现了地区差异加剧和分化发展现象;(4)由路径识别可知,由低级向高级融合协同演化过程中,每一个阶段融合协同发展的重心存在显著差异,呈现由设施、组织融合向区域融合、供需要素匹配发展演化的规律,且愈趋向于融合协同发展的高级阶段,愈侧重“软件”环境的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直接推进了第三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其中,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放松身心的不二选择,乡村旅游也因此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山西省地理环境类型多样、历史文化悠久、红色革命氛围浓郁,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而且,山西省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急需降低煤矿产业的占比,增大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融入。近年来,山西省各地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资源。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目前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多个建议,探讨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路径和优化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