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9)
- 2023(14148)
- 2022(12478)
- 2021(11722)
- 2020(9697)
- 2019(21997)
- 2018(21890)
- 2017(41968)
- 2016(22739)
- 2015(25012)
- 2014(24579)
- 2013(24078)
- 2012(21747)
- 2011(19665)
- 2010(19616)
- 2009(18108)
- 2008(17118)
- 2007(15006)
- 2006(13069)
- 2005(11126)
- 学科
- 济(89491)
- 经济(89407)
- 管理(68334)
- 业(64927)
- 企(55898)
- 企业(55898)
- 方法(38733)
- 数学(31913)
- 数学方法(31554)
- 农(24037)
- 中国(22402)
- 业经(21680)
- 地方(21036)
- 技术(19708)
- 财(19653)
- 学(18859)
- 理论(16734)
- 农业(16434)
- 制(15757)
- 和(14941)
- 贸(14814)
- 贸易(14800)
- 易(14272)
- 环境(14046)
- 划(13505)
- 技术管理(13277)
- 银(12916)
- 银行(12873)
- 务(12715)
- 财务(12649)
- 机构
- 学院(312473)
- 大学(310020)
- 管理(128275)
- 济(118692)
- 经济(115951)
- 理学(111458)
- 理学院(110227)
- 管理学(108400)
- 管理学院(107823)
- 研究(100442)
- 中国(73854)
- 京(65750)
- 科学(64275)
- 财(52314)
- 所(49047)
- 农(47740)
- 业大(46159)
- 中心(45682)
- 江(45628)
- 研究所(45024)
- 范(43294)
- 师范(42896)
- 财经(42479)
- 北京(41273)
- 经(38516)
- 州(37525)
- 院(37249)
- 农业(36953)
- 师范大学(34534)
- 技术(33851)
- 基金
- 项目(218864)
- 科学(173331)
- 研究(162486)
- 基金(157593)
- 家(136688)
- 国家(135523)
- 科学基金(117521)
- 社会(101685)
- 社会科(96235)
- 社会科学(96213)
- 省(87921)
- 基金项目(84915)
- 自然(76555)
- 自然科(74758)
- 自然科学(74743)
- 教育(74407)
- 自然科学基金(73396)
- 划(72996)
- 编号(67329)
- 资助(63438)
- 成果(53350)
- 创(49324)
- 重点(48658)
- 发(47599)
- 部(46894)
- 课题(46015)
- 创新(45280)
- 科研(41310)
- 项目编号(41283)
- 国家社会(40878)
- 期刊
- 济(132682)
- 经济(132682)
- 研究(87426)
- 中国(57887)
- 管理(47333)
- 学报(46415)
- 科学(45154)
- 农(43387)
- 教育(38401)
- 财(37436)
- 大学(34990)
- 学学(32778)
- 农业(30236)
- 技术(27806)
- 业经(25120)
- 融(23745)
- 金融(23745)
- 经济研究(19799)
- 财经(19123)
- 科技(17434)
- 问题(17026)
- 图书(16989)
- 经(16310)
- 业(15459)
- 技术经济(15204)
- 商业(14656)
- 理论(14590)
- 资源(14180)
- 现代(14106)
- 版(13584)
共检索到446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文琪 孙璐
为了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森林全域旅游和林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研究了森林全域旅游视角下,林业合作组织开展创新经营生产的必然性和面临的障碍。为此采用了博弈论方法,构建了政府和林业合作组织的创新进化博弈模型,得出了政府与林业合作组织的策略互动及其均衡,即,如果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创新激励制度安排,则林业合作组织会发现,进行创新将是最优的策略选择。由此提出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政府应该注重生态保护,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合作组织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应创新发展林下经济,还可以利用"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鸿燚
全域旅游是打破乡村产业发展界限,驱动农文旅资源有效互动、高效融合的重要理念。在全域旅游指引下,为激发农文旅协同发展活力,需要以农业产业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为内核,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有机渗透、融合重组,再以资源集约化、项目复合化的方式,对农文旅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全域旅游 农文旅 协同活力 实现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捷
四川藏区是四川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藏区旅游业亟需深入实施互联网+旅游,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助推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本文结合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当前该区域正实施的五大营销模式,并提出现有旅游营销存在的不足。最后,建议四川藏区旅游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为导向,重点开展自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区域整体营销、新兴旅游产品营销以及海外营销,丰富和完善藏区旅游营销新渠道,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焦彦 徐虹
从实践引导下的理念思考到行政动员下的路径探索,"全域旅游"这个概念已然成为当下中国旅游发展的热词,业内人士纷纷给出理论解读和实践建议,当然也不乏一些质疑性的思考。事实上,无论是褒是贬,大家对于"全域旅游"提出的时代背景都有着共性的认识:越来越成熟的旅游市场已难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君轶 高慧君
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1。全域旅游不是简单的旅游发展空间的扩展,而是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发展,是区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创新。其核心是全行业中全要素的整合,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产品的供给以及全方位的游客体验。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和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给现代旅游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近年来,新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烨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高达35%,同时,产业政策、乡村的交通条件、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结论]研究发现乡村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经济有显著正影响;模型的拟合优度0.64,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世民 侯兰功 王小兰 付阳柳
近年来,旅游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苏州古城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苏州市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笔者以苏州市吴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及优劣势。探讨吴中区"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在促进当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上,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规划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烨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迪云
通过对全域旅游的内涵分析,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精细化的旅游开发理念,进而引伸出"旅游立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旅游立地及其开发展开理论探讨。内容包括旅游立地的概念内涵、特点、分类原则与方案、开发利用的内容与途径等。最后提出了四个关于旅游立地及其开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立地 开发利用 理论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华
全域旅游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从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对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以全域旅游助推旅游消费增长的策略。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消费市场 旅游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淑卿 孙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旧的乡村旅游模式,信息技术呈现飞速发展的状态,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带来了契机。乡村旅游业的特点就是信息密集,也导致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残酷的竞争。想要在不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想要使乡村旅游业摆脱传统模式的困境,就必须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创新营销发展模式,取得新的突破,最终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福音。
关键词:
互联网+ 乡村旅游 全域发展 创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志才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广东始终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走在全国前列。自2016年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广东经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方面探索,其全域旅游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初步探索出了经济发达省域推进全域旅游路径,为全国全域旅游发展贡献广东智慧,同时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提出创建反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任建兰
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提升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本文在探讨全域旅游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1996201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旅游业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综合指数逐渐上升,且旅游发展与区域发展呈现交错向上发展态势。(2)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耦合等级由低水平耦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鄢方卫 杨效忠 吕陈玲
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目的地注重节点、线路、域面的综合协调发展,旅游廊道作为线型空间,时空压缩效应较强,在全域旅游建设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有利于推动目的地系统完善与升级,以及旅游廊道的保护与开发。文章回顾国外绿道、遗产廊道、风景道等廊道空间发展历史和功能特征,利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软件分析国内旅游廊道功能特征与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廊道研究体系尚未形成,研究视角有待拓展,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迎来转变。阐释了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廊道的特征、与廊道旅游活动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出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廊道 旅游特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鄢方卫 杨效忠 吕陈玲
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目的地注重节点、线路、域面的综合协调发展,旅游廊道作为线型空间,时空压缩效应较强,在全域旅游建设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有利于推动目的地系统完善与升级,以及旅游廊道的保护与开发。文章回顾国外绿道、遗产廊道、风景道等廊道空间发展历史和功能特征,利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软件分析国内旅游廊道功能特征与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廊道研究体系尚未形成,研究视角有待拓展,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迎来转变。阐释了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廊道的特征、与廊道旅游活动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出旅游廊道未来发展趋势,以期科学指导目的地全域建设。最后,展望未来旅游廊道实践研究中需注重客源市场细分与产品设计,以及廊道游域范围规划;在理论研究中需加强相关研究方法应用以及廊道对旅游目的地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区域旅游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国土资源空间优化。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廊道 旅游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