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5)
- 2023(12752)
- 2022(11004)
- 2021(10352)
- 2020(8635)
- 2019(19714)
- 2018(19259)
- 2017(37022)
- 2016(19800)
- 2015(21808)
- 2014(21151)
- 2013(20471)
- 2012(19010)
- 2011(17024)
- 2010(17698)
- 2009(16704)
- 2008(16622)
- 2007(15478)
- 2006(14081)
- 2005(13187)
- 学科
- 济(76094)
- 经济(75985)
- 管理(67443)
- 业(62549)
- 企(54006)
- 企业(54006)
- 方法(28558)
- 财(24614)
- 数学(24175)
- 数学方法(23820)
- 中国(23491)
- 制(22502)
- 农(22289)
- 业经(18822)
- 技术(18456)
- 银(16599)
- 银行(16588)
- 行(15934)
- 融(15445)
- 金融(15443)
- 贸(15251)
- 贸易(15235)
- 易(14835)
- 体(14390)
- 策(14363)
- 务(14113)
- 财务(14072)
- 财务管理(14040)
- 地方(14004)
- 企业财务(13367)
- 机构
- 大学(270168)
- 学院(268585)
- 济(119260)
- 经济(116773)
- 管理(107285)
- 研究(90601)
- 理学(90211)
- 理学院(89350)
- 管理学(88065)
- 管理学院(87495)
- 中国(74911)
- 财(62960)
- 京(56634)
- 财经(47098)
- 科学(46802)
- 江(44883)
- 中心(43578)
- 所(43091)
- 经(42651)
- 研究所(37561)
- 经济学(36963)
- 北京(36221)
- 农(35683)
- 财经大学(34756)
- 州(34557)
- 范(33506)
- 师范(33273)
- 经济学院(32979)
- 院(32877)
- 业大(31855)
- 基金
- 项目(167137)
- 科学(135071)
- 研究(130618)
- 基金(123154)
- 家(104166)
- 国家(103245)
- 科学基金(90874)
- 社会(85579)
- 社会科(81348)
- 社会科学(81333)
- 省(64181)
- 基金项目(63401)
- 教育(60768)
- 自然(55230)
- 自然科(54082)
- 自然科学(54071)
- 划(53443)
- 编号(53403)
- 自然科学基金(53139)
- 资助(49940)
- 成果(45718)
- 创(40158)
- 部(38435)
- 制(38253)
- 课题(37316)
- 重点(37103)
- 创新(36624)
- 国家社会(35737)
- 发(35507)
- 教育部(34383)
- 期刊
- 济(140622)
- 经济(140622)
- 研究(92323)
- 中国(64390)
- 财(50721)
- 管理(46143)
- 融(36542)
- 金融(36542)
- 教育(35534)
- 农(32954)
- 科学(32467)
- 学报(31802)
- 大学(26658)
- 技术(24813)
- 财经(24647)
- 学学(24194)
- 经济研究(22430)
- 业经(21899)
- 经(21293)
- 农业(21071)
- 问题(17448)
- 贸(16043)
- 理论(15842)
- 技术经济(14268)
- 实践(14232)
- 践(14232)
- 图书(14135)
- 国际(13906)
- 坛(12906)
- 论坛(12906)
共检索到444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冬
当前,在我国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加快推动形成全国统一数据大市场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适配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需求的价格形成机制,成为当前经济社会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构建适配于全国统一数据大市场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可从三个层面分别加以论述:首先,数据资源化层面,数据价格形成以成本法为导向,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集、整理、加工数据的成本,以及数据质量和数据隐私含量等方面;其次,数据资产化层面,数据价格形成以收益法为导向,重点是在明确数据用途和用量的基础上,通过交易场所或第三方机构释放数据模型贡献度等价格信号,由各方主体在充分竞争和博弈中形成价格共识;最后,数据资本化层面,数据价格形成以市场法为导向,重点围绕数据证券化和数据股权化两方面,参考技术市场等成熟经验逐步完善估值、入表、参股等相关制度体系。未来,应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和数据要素特殊规律,逐步建立并完善可以有效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数据价格生成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雪军 尹振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金融服务行业基本上延续两条创新发展路径:金融需求与科技深化,且历经了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阶段。当前,金融科技深度嵌入金融服务行业,并通过市场与政府资源配置形成了“双重法则”,即金融科技通过市场化创新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同样给我国统一大市场的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挑战,亟待通过政府配置实施金融监管,因为金融科技“混业性”与金融监管“分业性”存在发展冲突,金融科技“去中心化”与金融监管“趋中心化”存有逻辑分野,金融科技“风险复杂化”与金融监管“目标分散化”具有现实矛盾。因此,通过重点比较中外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与监管体系的异同,重构我国统一金融科技大市场的监管体系:变革金融监管理念,对金融科技实施统一监管;创新金融监管工具,稳步推进“监管沙盒”建设;调整金融监管目标,防范金融风险并保护消费者权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雄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破除平台数据垄断是一个紧迫课题。反垄断有适用门槛高、救济效果滞后的缺陷,对用户赋予数据可携带权有共享数据有限、效果不足的缺陷。基于这些缺陷,对超级平台专设规制措施可以作为第三条路径,即为超级平台施加应保障特定数据可携带之特殊义务。推动反垄断路径、用户赋权路径和超级平台特殊规制路径三轨并行,实现对数据垄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链条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价值化可以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可通过强化地区经济联系、打破地方行政垄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地区与高水平市场化地区中,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价值化可以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可通过强化地区经济联系、打破地方行政垄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地区与高水平市场化地区中,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更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欣然 蔡道成
削弱及破除区域间市场分割既是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所在,也是打破绿色技术创新约束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市场分割的视角研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30个省(区、市)商品、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多维度探析市场分割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最高,商品市场分割水平居中,资本市场分割水平最低。(2)市场分割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从三个市场细分来看,商品市场分割与绿色技术创新无显著关系,而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则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另外,市场需求规模、市场竞争的传导作用得到验证。(3)从地区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市场分割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中部、西部地区则显著为负。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蒋震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更加有效发挥税收制度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功能作用,将成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对税收制度与产权制度、市场分工、全球分工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而提出税收制度应更好发挥产权保护、促进市场分工、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化改革思路。本文还提出,税收征管制度是税收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税收征管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将有利于更好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蒋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应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深化税制改革的核心导向和战略方向,更加全面系统理解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深化税制改革的各项新要求,从优化税制结构、调整税源结构、协调区域税收结构、推动税制创新等方面推动深化改革,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具体政策选择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占比,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实行二元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间平衡税制,继续扩大消费征税范围、提升税收收入贡献度,推动优化区域税收结构,充分探讨数字经济税制创新的可能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伟
在欧共体国家中,英国是区域经济问题最为突出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长期以来注重区域发展问题的国家,因此其区域经济政策较为系统,富有代表性。两年前,笔者曾就欧共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政策撰文,提出这样一种看法:共同体国家的区域经济差异存在于两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共同体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另一个是各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与这两个层次的经济差异相适应,西欧的区域政策也存在于两个层次上,一个是共同体的区域政策,另一个是国别区域政策。这两个层次的区域政策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且随着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这两个层次上的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蒙燕
构建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等具有现实意义。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应致力于数字经济强国建设,解决数据要素市场中的痛点,推进与其他要素市场的互动及数据要素制度创新。然而,在我国数据要素统一市场构建中,存在数据权属模糊、市场壁垒森严、定价机制缺失、监管体系滞后、数据安全风险突出等问题。由此,应从数据权属厘定、市场壁垒破解、定价机制完善、监管机制创新、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提升等方面来推动我国数据要素统一市场的构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纯龙 马海群 王今
[目的/意义]数字化转型中,传统产权交易机制及信用关系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过程中失效,如何构建合理的数据信用体系应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方法/过程]文章在总结梳理全国统一大市场理念的基础上,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现状及建设困境,从“信用”视角出发,提出面向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数据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特色。[结果/结论]从理论基础、层次结构和技术支撑3个方面,构建面向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数据信用体系。该体系是在数字经济及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对数据要素市场监管机制和社会信用管理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明浩 庞钰标
数字技术本身的新突破可以提高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治理效率,促进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本文结合2007—2021年企业数字专利和异地设立子公司的证据,探究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推动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可以促使异地子公司利润分回母公司,进而提高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产业化行业和非数字经济行业、同一经济圈以外以及市场分割程度较低地区,数字技术创新的赋能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没有数字技术创新的企业,数字化战略也有助于企业跨地区发展,但促进效果并没有前者强。此外,虽然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资本流向更为发达的地区,但有利于缩小母子公司所在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差距。本文从企业异地发展的角度揭示数字技术创新助力企业资本跨地区流动的重要作用,检验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的中国实践结果,为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巩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合静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时代背景下,商贸流通领域内部创新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考虑到流通模式创新本质上是各类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制度规范逐步建立的过程,研究促进上述变化发生的驱动因素成为必然。本文结合管理学领域常用的话语分析法,通过对27家商贸流通案例企业管理人员语料及问卷数据的归纳,提炼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流通模式创新的关键驱动和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甬军
从近年来地区财政体制、政治激励机制和改革开放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中国的地区封锁现象为什么还会产生甚至发展这个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关于地区间市场封锁生成机制的分析和对策建议。首先,地区封锁是一种地方政府行为,它的生成有地区利益、市场波动和流通滞后三个影响因素。其中,市场波动从而导致地区市场比重和实现程度的变动,是引致市场封锁发生的主导因素。其次,构造了说明中国地区间市场封锁生成的理论模型,并通过中国近40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波动时点和中央政府关于禁止地区封锁有关文件发布的时间高度耦合的事实,予以经验实证和理论实证。最后,提出了解决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地区封锁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地区封锁 生成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任务重大而紧迫,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涉及一系列亟待深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政策融合研究,其中竞争政策和属地管辖体制是两个尤为关键的问题。竞争政策是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统领顶层设计诸多政策的“百策之基”,其实质是基于反垄断、伸张公平正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经济政策,而对于是否存在垄断的判断,首要的不是经济规模,而是“重在表现”;中国的垄断现象有自身的特殊性,反垄断的主要对象始终应是行政垄断、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属地管辖体制是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产物,在办事效率、资源配置能力和动员管控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巨大优势,但也容易导致属地管辖悖论,浪费资源,产生巨额的体制性成本,延缓国民经济的时间流程,恶化经济的空间结构,降低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中国必须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顽瘴痼疾,在跨越行政边界方面多下功夫、做文章;在原有基础上推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内外贸一体化的要求,打通出口转内销的渠道阻隔,畅通双循环;淡化行政干预,防止经济活动运动式、行政化;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各项任务,夯实市场主体微观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