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0)
- 2023(8096)
- 2022(6599)
- 2021(6311)
- 2020(4969)
- 2019(11531)
- 2018(10870)
- 2017(20886)
- 2016(11129)
- 2015(12314)
- 2014(12261)
- 2013(12151)
- 2012(11414)
- 2011(10467)
- 2010(10967)
- 2009(10156)
- 2008(10134)
- 2007(9777)
- 2006(8952)
- 2005(8159)
- 学科
- 济(44769)
- 经济(44729)
- 管理(32749)
- 业(28747)
- 企(23310)
- 企业(23310)
- 中国(15292)
- 农(15079)
- 方法(14554)
- 数学(12316)
- 财(12127)
- 数学方法(12096)
- 地方(10844)
- 制(10541)
- 业经(10491)
- 策(10308)
- 贸(9628)
- 贸易(9617)
- 易(9330)
- 农业(9124)
- 融(8822)
- 金融(8822)
- 银(8797)
- 银行(8775)
- 行(8501)
- 学(7473)
- 及其(7469)
- 理论(7410)
- 政策(6886)
- 教育(6370)
- 机构
- 学院(154673)
- 大学(153705)
- 济(67109)
- 经济(65492)
- 管理(58858)
- 研究(57240)
- 理学(48286)
- 理学院(47745)
- 管理学(46993)
- 中国(46669)
- 管理学院(46659)
- 财(35353)
- 京(33447)
- 科学(30352)
- 所(28189)
- 中心(26794)
- 江(26565)
- 财经(25590)
- 研究所(24603)
- 农(24293)
- 经(23217)
- 北京(22059)
- 院(21036)
- 范(20907)
- 州(20810)
- 师范(20753)
- 经济学(20162)
- 业大(19334)
- 财经大学(18764)
- 农业(18564)
- 基金
- 项目(93065)
- 研究(73640)
- 科学(73546)
- 基金(66213)
- 家(56887)
- 国家(56348)
- 科学基金(48128)
- 社会(45909)
- 社会科(43428)
- 社会科学(43416)
- 省(35586)
- 教育(34305)
- 基金项目(33022)
- 编号(31142)
- 划(30389)
- 自然(29214)
- 自然科(28536)
- 自然科学(28523)
- 自然科学基金(28018)
- 资助(27694)
- 成果(27213)
- 课题(22925)
- 重点(21235)
- 部(21129)
- 发(20836)
- 性(19518)
- 创(19206)
- 年(19004)
- 国家社会(18721)
- 项目编号(18691)
共检索到269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翔峰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是我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与拓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能够实质性地推进市场公平竞争,加快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技术创新和重塑国际竞争优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厘清相关误区,针对制度性障碍众多、要素市场化规则不完善、一体化市场基础设施滞后、市场藩篱尚未破除等问题,借鉴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和成熟经济体建设市场标准的经验,健全以公平竞争政策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构建各类要素统一市场,注重市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市场开放水平,高标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文武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经济领域实施的重大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从深刻的理论逻辑层面去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重大战略,有助于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行动形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共识。本文从市场经济、生产-市场矛盾、大国优势的理论视角去解析了这一重大战略背后的理论逻辑,揭示了作为一个大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过程中,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必然性,阐释了这一战略在当前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统一大市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优化配置、推动增长,是关乎国家命运与安全的大战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一是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缺少顶层设计与精准施策;二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受到体制性、制度性约束,政府与市场间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三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存在明显的短板、缺陷、堵点;四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对出现的教训没有足够重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控存在不足,扭曲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五是就市场谈市场,未把市场放入国民经济全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全面正确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市场、市场体系、市场经济三个概念的内涵。其中,市场是商品交易场所,是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市场体系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组织结构、运作结构与协同结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关系是运作好市场经济的核心。正确认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运作好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篇大文章。必须认识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大市场和开放大市场,是多元化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供应链模式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精准施策,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三是市场与“三驾马车”的关系;四是市场与中介组织的关系;五是市场与创新的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江宁 陈贞吉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体两面”。一方面,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倒逼国内市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实现全球范围内配置,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破除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打通“内循环”关键堵点,推动中国产业链创新链转型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使“国际循环”有效促进“国内大循环”,进而实现双向联动,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契机构建更高标准市场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晨希
区域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单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底层逻辑,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并遵循着“区域市场”逐步走向“全国市场”的发展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区域整体利益协调是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法治可以为前述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提供制度保障。面对当前区域市场中要素市场建设的规则保障不充分、对政府间无序竞争规制不足、统一市场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症结,可通过完善区域要素市场统一规则体系、改进区域层面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区域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监管机制等举措来优化法治路径,以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志彪 郭梦华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从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角度推动产业链现代化问题,不仅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政策实践意义和具体可操作性。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缓、要素流动不够充分、个别地方存在市场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行为等,是我国当前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主要堵点和痛点,阻碍了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可以借鉴相关国际经验,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支持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强化产业链安全和韧性、产业链与其他要素链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以市场化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所亟待解决的重点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洪 黄泽霖
新质生产力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抓手。为了阐释两者的内在逻辑统一和协同,本文首先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已经由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口红利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力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现实,以科技和创新为内涵的新质生产力与以市场制度建设为主导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突破点;其次,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视角,本文阐释了新质生产力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最后,从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本文阐释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作用。基于以上逻辑,本文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协同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密 刘晓璇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是新时期我国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双循环关键堵点表现为:消费市场相对收缩导致双循环的核心驱动力不足;市场供需相对低效导致“消费—生产”环节的适配性不足;市场收入均衡性欠佳导致“分配—消费”环节的激励性不足;市场二重分割尚存导致“流通—消费”环节的联动性不足。通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双循环的逻辑框架为:构建强大内需市场,实现市场“活跃化”;培育竞争性市场主体,实现市场“高效化”;建立共同富裕的发展机制,实现市场“平衡化”;保障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和价格信号自由传递,实现市场“一体化”。具体实现路径包括:提高市场活跃性,全方位激活强大的国内消费;把握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提高市场竞争性,畅通“以生产促消费”循环链条;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提高收入公平性,畅通“以分配促消费”循环链条;打破市场分割和封闭小循环,提高市场一体性,畅通“以流通促消费”循环链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贵明 阳镇
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平台经济作为面向数字市场的重要经济形态,是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战略逻辑、竞争逻辑、价值逻辑论述了平台经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理论逻辑,重点剖析了平台经济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要的核心要素与主要运行机制,认为互联互通的平台企业、自由流动的双边用户、全面协同的数字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贯彻的常态化监管理念是其核心支撑要素,生产端自由流动的资源与生产要素、消费端供给牵引需求与需求引致供给的双元融合、分配端公平与效率兼具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其主要运行机制。当前,构建平台经济统一大市场面临互联互通机制有待强化、数据要素互操作制度尚未建立、常态化监管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不当干预与平台发展失衡等难题。深化平台经济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要从全面推进平台企业互联互通、有序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逐步推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理念落地、持续强化平台经济反垄断等方面重点发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李晓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之举。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字经济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举措。从机理和现实看,数字经济可以突破时空和信息非对称性限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重构实体经济,加速实现供需平衡,畅通国内大循环,进而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由于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地区间出现了数字鸿沟。同时,“大数据杀熟”“竞价排名”等新型垄断手段对价格机制具有破坏性,会弱化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基于2016—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能显著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数字经济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现路径有三:一是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二是加快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三是提升政府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高数字经济规制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爱民 任禛 冉净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本文聚焦流通数字化发展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传导机制和异质特征。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且该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流通数字化发展能够通过加快创新要素流动、扩大企业规模、释放消费潜力等途径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水平、城镇化率和人口集聚程度较高地区,流通数字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与统一大市场之间存在基于基础设施、城镇化率和人口集聚水平的门槛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加快流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破除区域间要素流动壁垒、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效莉 石宇航
打破我国地区之间持续存在的市场分割,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文章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两地区企业-政府博弈模型,廓清了交通基础设施与市场分割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实证层面上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交通基础设施与市场分割两者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虽然总体上能够赋能我国市场一体化建设,但对市场分割的影响呈现显著“U”型趋势。具体表现为在拐点前主要发挥对地理分割的抑制效应,之后其对行政分割的激励效应占据主导地位。(3)异质性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具有“滚雪球”的特征且在东、中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影响更大。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后,交通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分割。(4)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强化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研究提出四点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地方政府间竞争机制,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管理,三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区域协调性,四是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合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效莉 石宇航
打破我国地区之间持续存在的市场分割,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文章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两地区企业-政府博弈模型,廓清了交通基础设施与市场分割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实证层面上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交通基础设施与市场分割两者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虽然总体上能够赋能我国市场一体化建设,但对市场分割的影响呈现显著“U”型趋势。具体表现为在拐点前主要发挥对地理分割的抑制效应,之后其对行政分割的激励效应占据主导地位。(3)异质性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具有“滚雪球”的特征且在东、中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影响更大。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后,交通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分割。(4)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强化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市场整合作用。研究提出四点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地方政府间竞争机制,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管理,三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区域协调性,四是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合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市场分割的税收因素表现,主要包括增值税收入分享坚持生产地原则引发的增值税跨区域转移、税收选择性激励政策、区域性税收优惠“洼地”与税收征管空间以及税收政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缺乏足够支持等。为此,税收可从逐步探索增值税收入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转变为消费地原则、推动政策实践方式由产业性向功能性转变、严格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和提高税收征管智能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等方面加以优化完善,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