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7)
- 2023(12944)
- 2022(10823)
- 2021(10144)
- 2020(8388)
- 2019(19596)
- 2018(18783)
- 2017(36249)
- 2016(18647)
- 2015(20714)
- 2014(20133)
- 2013(19596)
- 2012(17508)
- 2011(15462)
- 2010(15082)
- 2009(13451)
- 2008(12739)
- 2007(11036)
- 2006(9380)
- 2005(7839)
- 学科
- 济(78255)
- 经济(78185)
- 管理(54841)
- 业(48596)
- 企(40391)
- 企业(40391)
- 方法(37522)
- 数学(33533)
- 数学方法(33112)
- 中国(20812)
- 财(20715)
- 农(20101)
- 贸(18771)
- 贸易(18759)
- 易(18314)
- 地方(16148)
- 业经(15989)
- 环境(15558)
- 学(12899)
- 出(12869)
- 农业(12758)
- 制(12602)
- 划(12037)
- 务(12007)
- 财务(11957)
- 财务管理(11933)
- 技术(11585)
- 融(11561)
- 金融(11559)
- 企业财务(11318)
- 机构
- 大学(249996)
- 学院(248694)
- 济(108819)
- 经济(106868)
- 管理(101867)
- 理学(88757)
- 理学院(87850)
- 管理学(86334)
- 管理学院(85878)
- 研究(78627)
- 中国(61306)
- 京(51012)
- 财(50520)
- 科学(44173)
- 财经(40664)
- 中心(38665)
- 经(37381)
- 江(35865)
- 所(35368)
- 经济学(35143)
- 农(33364)
- 业大(33240)
- 经济学院(32009)
- 范(31966)
- 研究所(31904)
- 师范(31688)
- 北京(31064)
- 财经大学(30812)
- 院(29616)
- 州(28098)
- 基金
- 项目(177350)
- 科学(143314)
- 基金(133349)
- 研究(131300)
- 家(115094)
- 国家(114212)
- 科学基金(101208)
- 社会(87827)
- 社会科(83595)
- 社会科学(83574)
- 基金项目(71153)
- 省(67369)
- 自然(64718)
- 自然科(63338)
- 自然科学(63324)
- 自然科学基金(62179)
- 教育(60976)
- 划(56634)
- 资助(53247)
- 编号(51500)
- 部(40527)
- 重点(39635)
- 成果(39631)
- 国家社会(37887)
- 创(37656)
- 发(37646)
- 教育部(36018)
- 人文(35346)
- 创新(35232)
- 课题(34572)
- 期刊
- 济(111163)
- 经济(111163)
- 研究(72618)
- 中国(47705)
- 财(39733)
- 管理(37733)
- 学报(33025)
- 科学(32321)
- 农(28691)
- 大学(27069)
- 教育(25375)
- 学学(25104)
- 技术(23334)
- 融(22995)
- 金融(22995)
- 财经(20229)
- 农业(19699)
- 经济研究(18749)
- 业经(17971)
- 经(17496)
- 问题(15196)
- 贸(14541)
- 图书(12856)
- 统计(12055)
- 理论(12039)
- 技术经济(11989)
- 国际(11838)
- 策(11253)
- 商业(11177)
- 业(11142)
共检索到365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慧 张若威 张照帝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善环境质量应是其题中之义。基于2008—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环境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环境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在能源禀赋丰裕的省份更明显,但整体呈现减弱趋势。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环境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环境污染物排放存在空间异质性影响:从胡焕庸线区域分割特征来看,与西北片区和东南片区相比,只有对中间地带本地-邻地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抑制效应显著;从“大气十条”政策实施时期来看,该政策实施后,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抑制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得到显著提升。扩展性研究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实现减污降碳具有协同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资源型地区应积极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打破“资源诅咒”、缓解污染集聚。同时,立破并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灵活设计制度体制,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将财政资金更多地向交通枢纽、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倾斜,奠定构建统一大市场和环境治理一体化的基础。此外,坚持全国“一盘棋”,凝练推广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现有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模式经验,遵循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形成以中间地带省份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心、向外围省份延展的建设格局。协同环境政策的导向作用,培育形成统一的生态文明市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甬军 陈义国 宴宗新
通过测度1953—2021年中国省区市间GDP波动的溢出指数和溢出网络,从经济周期关联角度研究了中国省际市场的统一程度。研究发现,一是我国省区市间的市场融合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呈现“急剧上升→缓慢下降→保持平稳”的时变规律。二是波动溢出总指数在GDP增速下降状态下比增速上升状态下高,即经济增速放缓时,市场间的融合程度更高。三是市场统一程度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六大行政区的市场统一程度高低顺序依次是华北、中南、西北、华东、西南、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的市场统一程度高低顺序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是省市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GDP波动传导渠道,形成了GDP波动溢出网络。因此,坚持和加强国家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宏观引导和政策调节、处理好统一市场与区域市场的关系,实施区域内的产业主导政策、完善统一大市场的内在体系与组织结构等三个方面,将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解晋 仲伟东 黄娟
市场整合加剧市场竞争,倒逼企业通过节能减排等手段降低相关成本,促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利用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市场整合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主要机制。研究发现,市场整合有效降低了区域碳排放,且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更换模型估计法、考虑内生性问题、考虑政策滞后效应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基于分层回归的机制分析发现,市场整合加剧市场竞争,激励企业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费、提高碳排放配置效率等渠道产生减排效应。基于门槛面板模型、分组回归法和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考察影响市场整合减排机制的主要外部因素。估计结果表明,在更富创新活力和减排规制更强的地区,减排效应更显著。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引导、激励企业转向绿色集约生产,逐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激励机制,通过“做对激励”引导地方放弃保护主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更大范围发挥市场竞争效应,激励企业调整生产决策,转变生产方式。
关键词:
市场整合 市场分割 市场竞争 碳减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市场分割的税收因素表现,主要包括增值税收入分享坚持生产地原则引发的增值税跨区域转移、税收选择性激励政策、区域性税收优惠“洼地”与税收征管空间以及税收政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缺乏足够支持等。为此,税收可从逐步探索增值税收入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转变为消费地原则、推动政策实践方式由产业性向功能性转变、严格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和提高税收征管智能化、对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等方面加以优化完善,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爱民 任禛 冉净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本文聚焦流通数字化发展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传导机制和异质特征。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且该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流通数字化发展能够通过加快创新要素流动、扩大企业规模、释放消费潜力等途径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水平、城镇化率和人口集聚程度较高地区,流通数字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与统一大市场之间存在基于基础设施、城镇化率和人口集聚水平的门槛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加快流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破除区域间要素流动壁垒、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任桐瑜 谢建国 洪小羽
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此,本文基于Caliendo和Parro(2015)的模型,探讨了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国内区域的福利效应,并对该福利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发现,RCEP关税减让会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上升,且这主要是由贸易额效应所引致;同时,区域福利分布并不平衡,部分省份由于所面临的出口竞争上升,使得其贸易条件效应下降,并导致福利水平下降。行业福利测算结果显示,RCEP关税减让后受益较大的行业有交通设备、纺织品和服装、机械和电气以及仪表、通用和专用设备等。反事实分析表明,在RCEP关税减让的同时,降低阻碍商品流通和劳动力迁移的壁垒,不仅能够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进一步上升,还能够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福利水平的差距;但是若仅降低劳动力迁移壁垒,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省份的福利水平反而可能因为劳动力流出的增加值效应呈现下降的态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紧抓RCEP发展机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协同并进,有助于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闫玉科 杨景院
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将市场分割引入出口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探析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进程中出现的市场分割扭曲现象与微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贸易方式以及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创新动力、企业成本以及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因此,市场分割在短期内看似是一个占优策略,可以帮助本地企业迅速获得发展;但长期来看,“援助之手”将变成“攫取之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闫玉科 杨景院
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将市场分割引入出口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探析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进程中出现的市场分割扭曲现象与微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市场分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贸易方式以及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创新动力、企业成本以及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因此,市场分割在短期内看似是一个占优策略,可以帮助本地企业迅速获得发展;但长期来看,“援助之手”将变成“攫取之手”。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昕
信用要素具有非稀缺性、非竞争性、强依附性、广渗透性和可识别性等特征,能够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拓展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深化市场分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面对信用要素数据不完善、共享不充分、应用场景不丰富、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需要以信用要素赋能企业生产、居民消费、政府治理为基本路径,搭建一体化信用要素集聚平台、创新开放化的信用要素共享机制、拓展多元化的信用要素应用场景、完善包容性的信用要素价值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统一大市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优化配置、推动增长,是关乎国家命运与安全的大战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一是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缺少顶层设计与精准施策;二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受到体制性、制度性约束,政府与市场间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三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存在明显的短板、缺陷、堵点;四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对出现的教训没有足够重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控存在不足,扭曲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五是就市场谈市场,未把市场放入国民经济全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全面正确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市场、市场体系、市场经济三个概念的内涵。其中,市场是商品交易场所,是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市场体系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组织结构、运作结构与协同结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关系是运作好市场经济的核心。正确认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运作好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篇大文章。必须认识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大市场和开放大市场,是多元化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供应链模式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精准施策,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三是市场与“三驾马车”的关系;四是市场与中介组织的关系;五是市场与创新的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光远
行政垄断是市场经济的最大障碍,对竞争的损害要大于市场垄断。反行政垄断执法打破行政垄断效果明显,但由于属事后监管,案件发生时已经对竞争造成损害,防止行政垄断效果有限。公平竞争审查属事前监管,可以将大部分行政垄断防范于萌芽状态,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
关键词:
行政垄断 公平竞争审查 统一大市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志彪
“同产业”平等,既是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基础,也可以用来作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工作抓手。可据此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和公正,消除过去按企业类别尤其是按所有制性质进行产业政策管理的诸多弊端。作者认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破除按照所有制、规模、隶属关系、地区等标准分类管理企业的传统做法,平等企业间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平等性既是市场规则统一性的基础,也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前提。根据现代产业组织运行及其竞争政策运作的原理,作者在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上独辟蹊径地提出按“同产业”平等这个基本政策主张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按“同产业”平等的政策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并从现阶段我国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
同产业平等 全国统一大市场 产业政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华强 才国伟 何婧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文章利用相对价格方差均值方法测度了全国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渐上升,但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并未呈同样上升趋势。地方竞争导致的地方保护和分割负面现象、要素市场流动管制行政色彩较重、基础设施缺乏互联互通、疫情冲击是造成我国现在市场分割的直接原因。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内涵。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市场提供统一的基础性制度供给,统筹好安全和发展、全国和地方、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单一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市场分割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志成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高级形态,涉及时间、空间等不同维度,关系到制度规则、市场监管、商贸流通、城乡区域、基础设施等不同领域。当前,我国统一市场建设在基础制度、经济政策、要素市场、流通体系、市场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障碍。相关问题产生有央地财政关系未理顺、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重点领域改革进程慢等原因。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做好统一和统筹、协同和共享、培育和畅通、清理和破除、规范和整顿五方面的重点工作,确立公平竞争审查、现代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要素市场化改革、区域协同发展、市场交易平台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五大政策支柱,落实好建章立制和破除壁垒两方面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