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1)
2023(11149)
2022(9035)
2021(8352)
2020(6360)
2019(14749)
2018(13889)
2017(25940)
2016(13762)
2015(15196)
2014(15218)
2013(15054)
2012(14147)
2011(13089)
2010(13425)
2009(12335)
2008(12180)
2007(11446)
2006(10612)
2005(9935)
作者
(39899)
(33216)
(32904)
(31006)
(21122)
(15664)
(14814)
(12772)
(12553)
(12087)
(11290)
(11143)
(10712)
(10571)
(10450)
(10391)
(9688)
(9558)
(9511)
(9317)
(8376)
(8171)
(8076)
(7694)
(7498)
(7485)
(7439)
(7340)
(6844)
(6473)
学科
(64111)
经济(64054)
管理(34215)
(33057)
中国(23710)
(23634)
企业(23634)
地方(22003)
(21310)
方法(16563)
业经(16249)
农业(14434)
数学(13734)
数学方法(13491)
(13092)
金融(13091)
(12350)
(12327)
银行(12327)
(12090)
(11853)
(11846)
(11688)
贸易(11669)
地方经济(11514)
(11189)
(10793)
环境(9721)
理论(9184)
(8938)
机构
学院(193139)
大学(189798)
(80628)
经济(78705)
研究(74354)
管理(67688)
中国(58865)
理学(55145)
理学院(54413)
管理学(53410)
管理学院(53026)
(42571)
科学(42196)
(39305)
(37451)
中心(34076)
研究所(33046)
(32596)
(32124)
(29024)
财经(28858)
师范(28769)
北京(28255)
(27207)
(26873)
(26077)
业大(25050)
农业(24296)
经济学(24274)
(24237)
基金
项目(117685)
研究(92890)
科学(92128)
基金(81003)
(69718)
国家(68985)
科学基金(58376)
社会(57995)
社会科(54799)
社会科学(54784)
(48003)
教育(42646)
基金项目(41269)
(39643)
编号(39545)
自然(33915)
成果(33702)
自然科(33103)
自然科学(33097)
资助(32733)
自然科学基金(32471)
(32374)
课题(29724)
重点(27127)
发展(26635)
(26132)
(25077)
(24971)
(24621)
(23720)
期刊
(107284)
经济(107284)
研究(67767)
中国(53921)
(32944)
教育(32354)
(29357)
管理(29241)
学报(27114)
(26322)
金融(26322)
科学(25764)
农业(22240)
大学(21641)
技术(19771)
学学(19609)
业经(19432)
经济研究(17052)
财经(14755)
问题(13267)
(12866)
图书(12095)
(11670)
(11405)
国际(10281)
(10046)
论坛(10046)
职业(10037)
世界(9990)
商业(9641)
共检索到336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浩  
“剧本杀”凭借释放压力、丰富想象力、锻炼思维能力、增强社交黏合度的优势成为大众内容消费的重要选项。但“剧本杀”受欢迎的同时,也暴露了种种问题,如一些“剧本杀”设置了暴力、灵异等内容来吸引消费者,“剧本杀”因缺乏高质量内容难以迸发更大的市场潜力。“剧本杀”行业应当注重多元化发展,与其他IP或文化形式结合,探索“剧本杀”+行业融合新模式,延长行业产业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兰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能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赋能新发展格局实现的基础支撑,新发展格局是夯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引擎。目前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存在的困境是: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生产要素流通受限;地方主导的“行政区经济”加剧地区间行政壁垒,区域协调发展不力;国内外市场环境规制、产业标准及生态治理存在显著差异,内外有效联动不足。因此,应以明确政府和市场角色定位为前提、以打破行政区壁垒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基础、以构建国内国际联动发展的产业链条盘活全球市场和资源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兰   刘慧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载体,而新发展格局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目标。构建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要遵循要素资源与环节衔接畅通无阻为基础、技术的自强自立为关键以及产业链内外联动为牵引等基本逻辑机理。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包括市场机制尚未形成,限制要素自由流动;“行政区”经济盛行,影响区域协同发展;产业链牵引不足,内外联动范围较窄;市场制度建设滞后,贸易摩擦频发等。通过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调整央地政策范畴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创新引领产业链以推进内外深度开放;建设标准市场机制以保障治理水平提升等渠道,最终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孟晓雨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还存在以生产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区域性税收优惠不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税收收入与税源背离增加制度性交易成本等诸多问题,从扭曲市场主体竞争和形成地方行政壁垒两大方面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和欧盟的经验,从以下方面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税制结构,进一步推进增值税改革;规范税收优惠,建立税收环境评估指标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完善跨区域税收分享机制建设;加强横向税收协调统一与征管合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达   李子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目前,基于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区域发展体制的竞争性等因素,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面临一些问题。本文立足如何正确认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从财税视角分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关系、提高财税领域执法的统一性协调性权威性、健全财税配套司法保障制度、提升经营主体税法遵从度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李晓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之举。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字经济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举措。从机理和现实看,数字经济可以突破时空和信息非对称性限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重构实体经济,加速实现供需平衡,畅通国内大循环,进而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由于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地区间出现了数字鸿沟。同时,“大数据杀熟”“竞价排名”等新型垄断手段对价格机制具有破坏性,会弱化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基于2016—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能显著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数字经济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现路径有三:一是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二是加快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三是提升政府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高数字经济规制效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华强  才国伟  何婧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文章利用相对价格方差均值方法测度了全国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渐上升,但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并未呈同样上升趋势。地方竞争导致的地方保护和分割负面现象、要素市场流动管制行政色彩较重、基础设施缺乏互联互通、疫情冲击是造成我国现在市场分割的直接原因。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内涵。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市场提供统一的基础性制度供给,统筹好安全和发展、全国和地方、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单一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成龙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现对社会主义市场认识的新高度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市场认识的深化,表明我国将更好发挥政府建设市场的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晨希  
区域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单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底层逻辑,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并遵循着“区域市场”逐步走向“全国市场”的发展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区域整体利益协调是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法治可以为前述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提供制度保障。面对当前区域市场中要素市场建设的规则保障不充分、对政府间无序竞争规制不足、统一市场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症结,可通过完善区域要素市场统一规则体系、改进区域层面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区域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监管机制等举措来优化法治路径,以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岷峰  
金融业既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又是其强力推动者。作为金融业主体成份的商业银行,必须重新审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其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找出商业银行参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的优势与差距。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新的规定与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找准定位,明确市场责任,合理选择分工,实行错位经营,通过重点发展虚拟银行、打造供应链金融、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构建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的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提升商业银行生产效率,充分运用金融工具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铭  李鹏飞  
在中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区域发展的“双重中心外围”框架,并在空间一般均衡的视角下探讨不同县城的发展定位,从而明确了城镇化“基于区位的分工”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发现,根据到沿海大港口和中心城市的距离远近,不同县城将逐渐分化为人口流入地和人口流出地,因此,要根据区位条件走向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形成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面向未来,推进县域城镇化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建设用地的空间配置,推动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的跨地区流转。与此同时,要尊重人口流动的客观趋势,强化县城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增强民生福祉,不断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甄德云  王明世  
税收在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索和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税收制约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要素、资源、商品、服务市场的高水平统一需夯实,税收法定原则需在市场基础制度统一中落实,税收中性原则需在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中彰显,税收调节职能需在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中进一步发挥。为此,税收应该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坚守税收中性、更好发挥调节职能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更好地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胡汉辉   申杰  
市场能够保证效率,但不能确保公平。现有研究较多认为市场经济的结果一定是贫富差距扩大。而事实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行业垄断、区域壁垒、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为更多普通人提供不依赖地方保护和人脉关系的发家致富机会,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200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居民收入差距视角,考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减小居民收入差距,助力共同富裕实现,且全国市场统一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基尼系数大约降低0.1036个百分点。相较于东部地区,这种助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从共同富裕的来源分解来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对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尚未显现。拓展性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通过推动共同富裕,促进国内大循环。文章的研究不仅为全面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视角,而且为借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和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甬军   陈义国   宴宗新  
通过测度1953—2021年中国省区市间GDP波动的溢出指数和溢出网络,从经济周期关联角度研究了中国省际市场的统一程度。研究发现,一是我国省区市间的市场融合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呈现“急剧上升→缓慢下降→保持平稳”的时变规律。二是波动溢出总指数在GDP增速下降状态下比增速上升状态下高,即经济增速放缓时,市场间的融合程度更高。三是市场统一程度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六大行政区的市场统一程度高低顺序依次是华北、中南、西北、华东、西南、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的市场统一程度高低顺序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是省市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GDP波动传导渠道,形成了GDP波动溢出网络。因此,坚持和加强国家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宏观引导和政策调节、处理好统一市场与区域市场的关系,实施区域内的产业主导政策、完善统一大市场的内在体系与组织结构等三个方面,将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