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4)
- 2023(14348)
- 2022(12238)
- 2021(11408)
- 2020(10153)
- 2019(23074)
- 2018(22991)
- 2017(44435)
- 2016(24305)
- 2015(27427)
- 2014(27550)
- 2013(27140)
- 2012(25101)
- 2011(22528)
- 2010(22350)
- 2009(20697)
- 2008(20748)
- 2007(18519)
- 2006(15619)
- 2005(14161)
- 学科
- 济(94499)
- 经济(94363)
- 管理(73437)
- 业(68319)
- 企(57594)
- 企业(57594)
- 方法(47130)
- 数学(41655)
- 数学方法(41093)
- 财(30528)
- 农(24492)
- 中国(23843)
- 制(22939)
- 学(21106)
- 业经(19983)
- 务(18882)
- 财务(18823)
- 财务管理(18773)
- 企业财务(17868)
- 贸(17532)
- 贸易(17526)
- 易(17070)
- 地方(17058)
- 银(16471)
- 银行(16423)
- 农业(15840)
- 融(15678)
- 金融(15673)
- 行(15523)
- 体(15235)
- 机构
- 大学(347139)
- 学院(344837)
- 济(139027)
- 经济(136101)
- 管理(132033)
- 研究(114479)
- 理学(114264)
- 理学院(112982)
- 管理学(110811)
- 管理学院(110158)
- 中国(86188)
- 京(72000)
- 科学(71876)
- 财(68542)
- 农(62446)
- 所(58723)
- 业大(54829)
- 财经(53888)
- 中心(53810)
- 研究所(53314)
- 江(52267)
- 农业(49422)
- 经(48896)
- 北京(44459)
- 经济学(43488)
- 范(42953)
- 师范(42394)
- 院(41403)
- 州(41029)
- 财经大学(40242)
- 基金
- 项目(235808)
- 科学(184815)
- 基金(172359)
- 研究(166620)
- 家(152364)
- 国家(151173)
- 科学基金(128743)
- 社会(105487)
- 社会科(100068)
- 社会科学(100040)
- 省(92332)
- 基金项目(91316)
- 自然(85596)
- 自然科(83610)
- 自然科学(83578)
- 自然科学基金(82110)
- 划(78276)
- 教育(77854)
- 资助(71241)
- 编号(65825)
- 重点(53728)
- 成果(53726)
- 部(52803)
- 发(49303)
- 创(49053)
- 科研(46500)
- 创新(46065)
- 课题(45842)
- 制(45038)
- 教育部(44919)
共检索到502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丁春燕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地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的做法。方法:规范比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数据比较。结果: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预防接种异常反映的补偿标准,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在全国统一实行预防接种制度的前提下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统一补偿制度有必要及可行性。结论:应建立全国统一的预防接种异常反映补偿制度,以保护接种者的权益和维护预防接种工作秩序。
关键词: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补偿标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炜 王宏志
湖北省作为全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试点省份之一,在2018年1月启动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以下简称补偿保险)工作。文章对补偿保险机制制定和实施的背景、意义进行了说明;对新、旧补偿制度的方式、内容、标准进行了比较;对补偿保险的种类、对象、产品、开展方式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新的补偿保险机制特点、优势、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从增强公益性宣传,加强分工、协作,优化保险产品设计,探索合理开展方式,综合其他模式的方面为机制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 补偿机制 湖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郝晓宁 薄涛 夏慧 李士雪
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疫苗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儿童免疫接种引起的异常反应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受种者损害是否应当救济,采用何种方式救济等问题都需由法律予以判断和裁决。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尤其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法律救济缺位,亦无相应的损害救济制度,受种者损害难以得到补偿或赔偿。文章通过比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各类救济制度,认为采用保险基金制度来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救济制度是一项有效的途径,同时对我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救济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初步意见。
关键词: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救济制度 基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寇平
理应补偿严寇平湖南岳阳市国土管理局我认为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星光公司完全应当补偿李小明两层房屋面积。理由如下:一、李小明加盖的房屋不一定在违章建筑的时间界限以内。1988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房屋所有权登记工作中对违章建筑处理原则》第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喻文莉
根据宅基地置换是否触及土地所有权的变动,可以将其区分为征收置换和协议置换两种形态。为了弥补宅基地置换国家立法的不足,各地地方规范性文件就置换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协议的签约主体等事项作出了相关规定。这些规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征收置换补偿涵盖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使用权人以及房屋所有权人之间三类法律关系。《土地管理法》赋予集体经济组织基于公共利益需要而行使土地回收权,这是宅基地协议置换的逻辑起点。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宅基地所有权行使主体应是征收置换补偿对象;作为宅基地置换补偿对象的农民应当以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为限。宅基地置换补偿标准应当以被置换的宅基地和房屋面积为基准,结合考虑农户成员数量予以核定。宅基地征收置换补偿协议的签约主体应当是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协议置换补偿协议的签约主体以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为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丽 李利军
在环境危机日益严峻,人类生存越来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对环境进行补偿正在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对中外环境补偿的概念认识、相关理论、实践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生产要素的基本原理,可以发现环境补偿的对象应当是环境而不是作为环境产权主体的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阙占文
生态补偿是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项政策。自其出现后,生态补偿被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用,尤其是在林业领域。20世纪末,我国开始推行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补偿项目,逐步建立林业生态补偿制度。但是,与一些成功实施林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国家相比,我国林业生态补偿制度在法律框架、组织框架、财政框架、透明度方面尚存不足。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林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框架,遵循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拓宽林业生态补偿资金渠道,加强补偿的针对性。
关键词:
林业 生态补偿 比较 完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恒进 顾杏元 王佩华
作者董恒进、顾杏元、王佩华认为:预防接种对控制传染病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上海县预防接种费用效益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预防接种效果显著,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1~1986年上海县由于预防接种减少传染病发病55 062人。二、1981~1986年上海县预防接种费用效益比为1:20.59,相当于投资1元当年收益20.59元。三、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效预防措施下,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经济效益也更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世明 黄和亮
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模式,分析了中国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以期对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生态效益 补偿基金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其玲
本文从信访视角对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1)现行征地补偿制度设计不科学。征地补偿对象——农民集体与承包经营权人两者在征地中利益交织(征地补偿费分配比例不明)、征地补偿方式与被征土地在功能上不具有替代性、补偿标准难以遵循等价原则;(2)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所要求的同地同价原则在实际征地补偿方案审批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贯彻;(3)现行征地补偿标准调整迟滞,实施同一标准跨时太长,与社会环境脱节,演化成了一种特殊的限价措施。
关键词:
征地补偿制度 补偿标准 信访视角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焕成 胡建萍
按照政策规定对预防接种等项目实行部分收费,是改变卫生防疫工作不搞经济核算的状况,广开财源、发展防疫事业的一个途径。鉴于长期以来防疫工作“免费服务”,县、区、乡三级防疫机构和卫生防疫人员分级管理,财务工作分级核算的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鹏
区域之间通过固有的地域联系发生环境关系而产生区际问题,要解决区际问题,应当建立区际生态补偿制度,设立区际生态补偿基金,明确补偿主体、资金来源及其管理分配方式。区际生态补偿制度蕴涵了公平的法律理念和良好的制度价值。
关键词:
区域 区际 生态补偿 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申山
一、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其制度缺陷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征收土地的补偿费是由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等组成。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土地补偿费是按农地收益来计算,并没有反映农地转为非农地的预期土地收益,单纯以被征收土地年均产值为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贾若祥 高国力
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为实施横向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总和,是对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监管评估等核心内容作出的规则性安排。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完善生态补偿等领域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系统分析横向生态补偿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生态产品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法治理论是确定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监管评估的重要理论基础。围绕"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如何补、如何管"等核心内容设计了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研究提出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通过合理确...
关键词:
横向生态补偿 制度框架 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广英
采取什么办法对职工工资进行物价补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我国价格体系不合理,尤其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突出的状况,国家进行了物价改革,几次调整了工农业产品的价格,使整个价格水平有了大幅度上升。同时也改革了工资制度,使每个职工的工资都有提高,并采取肉食补贴、副食补贴、物价补贴等方式增加职工工资。但是由于物价上涨较快,物价补贴数额不足且不及时,仍有部分职工的实际工资或家庭人口平均工资有所下降,生活比较困难。改革以来,我们国家实际上采取了三种方法来增加职工工资:一是普遍升级的方法,二是物价补贴的方法,三是目前正在积极推行的“工效挂钩的方法”。1、普遍升级就是人人有份的方法。此法简便易行,方便管理,对于升级范围,升级面和升级条件,国家都有统一规定,不需要群众评议,减少了领导工作的许多麻烦。但是如果把它作为物价补偿方法来研究的话,其主要弊端是没有照顾到各种差别,因而造成苦乐不均。2、物价补贴,是在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后,由政府统一规定,给每个职工发给等额补贴。这种办法的优点同普遍升级一样。主要问题是:补贴的时间、数额是国家根据财力来决定的,没有充分考虑物价上升的幅度,补贴的金额是以食品类价格上涨因素为依据的,而食品类在职工生活费用中比重只占56%,因此这种补贴、数额是不足够的,时间是不及时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