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5)
- 2023(15666)
- 2022(13072)
- 2021(11817)
- 2020(10049)
- 2019(23049)
- 2018(22586)
- 2017(43138)
- 2016(23497)
- 2015(26738)
- 2014(26973)
- 2013(26880)
- 2012(25579)
- 2011(23242)
- 2010(23692)
- 2009(22203)
- 2008(22587)
- 2007(20747)
- 2006(18601)
- 2005(17382)
- 学科
- 济(111777)
- 经济(111658)
- 业(91843)
- 企(81519)
- 企业(81519)
- 管理(79163)
- 方法(45365)
- 数学(35224)
- 数学方法(34934)
- 农(33493)
- 业经(33421)
- 财(31169)
- 中国(30220)
- 贸(26993)
- 贸易(26976)
- 易(26177)
- 地方(25736)
- 农业(23353)
- 技术(23208)
- 务(22052)
- 财务(22018)
- 财务管理(21978)
- 制(21260)
- 企业财务(20758)
- 学(19826)
- 和(19254)
- 理论(18565)
- 策(17281)
- 划(16831)
- 银(16339)
- 机构
- 学院(354880)
- 大学(349615)
- 济(152117)
- 经济(149031)
- 管理(134063)
- 研究(125748)
- 理学(113203)
- 理学院(111931)
- 管理学(110220)
- 管理学院(109566)
- 中国(96714)
- 科学(76827)
- 京(76056)
- 财(69017)
- 农(68315)
- 所(66552)
- 研究所(59850)
- 江(57966)
- 中心(56696)
- 业大(54210)
- 农业(53971)
- 财经(53801)
- 北京(48592)
- 经(48532)
- 经济学(45729)
- 州(45601)
- 院(45058)
- 范(44650)
- 师范(44121)
- 经济学院(41425)
- 基金
- 项目(223665)
- 科学(174650)
- 研究(163083)
- 基金(159235)
- 家(139739)
- 国家(138432)
- 科学基金(117290)
- 社会(102465)
- 社会科(97130)
- 社会科学(97104)
- 省(90425)
- 基金项目(83471)
- 自然(75221)
- 划(74974)
- 教育(73930)
- 自然科(73452)
- 自然科学(73428)
- 自然科学基金(72160)
- 编号(66038)
- 资助(65701)
- 发(53782)
- 成果(53250)
- 重点(51247)
- 创(49383)
- 部(49024)
- 业(47396)
- 课题(46858)
- 创新(45540)
- 发展(43024)
- 科研(42912)
- 期刊
- 济(178822)
- 经济(178822)
- 研究(107188)
- 中国(76860)
- 农(63542)
- 财(56608)
- 学报(56284)
- 管理(54865)
- 科学(52068)
- 农业(43455)
- 大学(42092)
- 学学(39728)
- 教育(37832)
- 技术(35030)
- 融(34268)
- 金融(34268)
- 业经(31045)
- 经济研究(27946)
- 财经(27025)
- 业(25933)
- 问题(24194)
- 经(23479)
- 贸(23040)
- 技术经济(21385)
- 国际(20422)
- 世界(18743)
- 统计(18589)
- 商业(17476)
- 科技(17009)
- 现代(16927)
共检索到56006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希良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反映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状况和全国技术贸易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这就为我们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贸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评价,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七五”期末和“六五”期末相比,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开发和技术贸易方面,都取得了哪些进步和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差距。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贸易有关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中,得到较为明确的答案和评价,并针对性提出“八五”期间应当采取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方元 焦科研
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两个方面,对中部六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3个主要评价指标进行动态分析,揭示中部六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以及各省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 增长速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靖里 李群 衡根华 李永全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案例调查,研究了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并分析该省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方元 焦科研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制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以及创新环境支持5个方面,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揭示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以及各地区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兴元
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分析评价及其对策山东工业大学管理系王兴元一、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及现状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搞活大中型企业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进步是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铁
我国大中型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王铁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并被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所证实。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主要与这些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有关。使大中型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是完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其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是反映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利用 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对其作实证分析 ,检验当年以及滞后几年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产生的影响 ,分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费用 产出弹性 滞后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傅东平 钟成林 巢文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006~2011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效率进行了动态测度,并运用Barro的经济收敛性分析框架对东中西三大地带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效率大幅提升,且是依靠"追赶效应"和"移动效应"双轮驱动,其中中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增长最快,东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存在收敛现象,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性现象显著,且东部地区局部收敛速度最快,但中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现象不明显。提出了要抓住当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小勇 欧阳秋珍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运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0~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和模仿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技术扩散的途径中,技术转移能够促进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而且影响最大;其次是来自FDI渠道的技术溢出,然而技术溢出会产生负面的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模仿也能促进技术进步,但是其影响不显著;由于制度等原因,本国的技术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上述结论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基本相同,两者相互佐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敏丽 张隽
本文根据我国2009年31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统计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各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分析,并用聚类的方法对各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创新能力强、中等、弱进行了分类。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弱不一,省份和省份之间的差别较大,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科技创新越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多;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受到经费等各方面的制约,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隋秀芹
通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多聚集于重工行业,非公经济成为重要骨干力量,大中型工业企业在中西部作用更为突出。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与国际大企业比差距较为明显,企业创新能力差,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足,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强。需要把企业做强,坚持自主创新,建立一批收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CDM模型,建立四方程递归模型。首次用近几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和分析企业创新驱动过程中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关键变量设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既分析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技术机会等传统熊彼特因素的影响,又考虑了政府政策、不同控股类型企业、高新企业等符合中国国情因素的影响。模型估计考虑了选择性偏差对创新的影响,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驱动 递归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上官敬芝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01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其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对均量指标通过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科技创新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基于1997年—2009年中国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发现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改进有效地促进了出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外溢,当控制市场化进程对出口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出口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是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得到当市场化指数大于8.02,出口才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正效应,我国只有北京、天津等10个省市的出口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从区域角度来看,只有东部地区的出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是正效应;其次发现进口和市场化进程也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控制市场化进程对进口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进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正面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市场化进程 内资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调统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