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9)
- 2023(14718)
- 2022(12506)
- 2021(11652)
- 2020(9405)
- 2019(21724)
- 2018(21668)
- 2017(40495)
- 2016(22039)
- 2015(24929)
- 2014(25159)
- 2013(24913)
- 2012(23164)
- 2011(21060)
- 2010(21084)
- 2009(19072)
- 2008(18601)
- 2007(16463)
- 2006(14751)
- 2005(12914)
- 学科
- 济(93864)
- 经济(93771)
- 管理(60256)
- 业(57426)
- 企(45386)
- 企业(45386)
- 方法(35912)
- 中国(30729)
- 数学(30450)
- 数学方法(30121)
- 农(29193)
- 地方(27040)
- 业经(23348)
- 财(20272)
- 农业(19903)
- 学(19530)
- 制(15969)
- 贸(15870)
- 贸易(15854)
- 发(15431)
- 环境(15341)
- 易(15284)
- 和(15162)
- 理论(14841)
- 银(14838)
- 银行(14799)
- 技术(14655)
- 融(14487)
- 金融(14486)
- 行(14283)
- 机构
- 大学(309684)
- 学院(309329)
- 管理(121827)
- 济(120756)
- 经济(117864)
- 研究(109175)
- 理学(104163)
- 理学院(102925)
- 管理学(101229)
- 管理学院(100658)
- 中国(81682)
- 京(68303)
- 科学(67436)
- 所(54932)
- 财(54825)
- 农(51100)
- 研究所(49680)
- 中心(49518)
- 江(46882)
- 业大(45908)
- 范(44263)
- 北京(43939)
- 师范(43872)
- 财经(42617)
- 院(40030)
- 农业(39248)
- 州(38752)
- 经(38669)
- 师范大学(35368)
- 经济学(34771)
- 基金
- 项目(209831)
- 科学(164229)
- 研究(157457)
- 基金(148806)
- 家(128930)
- 国家(127734)
- 科学基金(109329)
- 社会(97471)
- 社会科(92074)
- 社会科学(92052)
- 省(83323)
- 基金项目(79262)
- 教育(71775)
- 划(69703)
- 自然(69522)
- 自然科(67837)
- 自然科学(67825)
- 自然科学基金(66561)
- 编号(65981)
- 资助(60298)
- 成果(54102)
- 发(48879)
- 重点(46829)
- 课题(46341)
- 部(45315)
- 创(43459)
- 创新(40405)
- 项目编号(39822)
- 发展(39289)
- 科研(39286)
- 期刊
- 济(142000)
- 经济(142000)
- 研究(96702)
- 中国(70009)
- 农(48966)
- 学报(47578)
- 管理(45600)
- 科学(45441)
- 教育(42686)
- 财(39104)
- 大学(36266)
- 农业(34395)
- 学学(33477)
- 技术(28758)
- 融(28149)
- 金融(28149)
- 业经(25268)
- 经济研究(21487)
- 图书(20325)
- 财经(19749)
- 问题(18391)
- 业(16872)
- 经(16807)
- 科技(15704)
- 理论(15492)
- 技术经济(14861)
- 现代(14454)
- 实践(14337)
- 践(14337)
- 资源(14176)
共检索到476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莉 史旭敏
研究1996年以来全国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协调发展的阶段性与新趋势,支撑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利用计量分析、GIS分析等方法,对全国城乡人口与用地增长阶段、城乡人均用地水平、城乡人口与用地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1996年以来全国城镇化发展经过了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阶段,目前出现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的新趋势。全国城镇人地关系逐渐从不协调走向协调,协调发展地区的范围在扩大,人地失调的程度在降低,人地失调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全国乡村人地失调的程度在加重,范围在扩大。人口在城乡间往返式迁移造成乡村人地关系失调和土地利用粗放,加快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是根本出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旭 赵国超
通过构建城乡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7年30个省份的城乡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测度,揭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时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城乡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省际差距悬殊,地域差异显著;协调度高值地区和低值地区分别在空间上集聚,总体呈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状态;城乡人居环境均衡指数的时间波动明显,各地区都经历了上升—下降—小幅波动的过程;城乡经济发展均衡指数的区域差距明显,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以绿色发展推动城乡融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 人居环境 经济发展 协调 时空演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旭 赵国超
通过构建城乡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7年30个省份的城乡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测度,揭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时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城乡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省际差距悬殊,地域差异显著;协调度高值地区和低值地区分别在空间上集聚,总体呈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状态;城乡人居环境均衡指数的时间波动明显,各地区都经历了上升—下降—小幅波动的过程;城乡经济发展均衡指数的区域差距明显,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以绿色发展推动城乡融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 人居环境 经济发展 协调 时空演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晓冬 武永祥
在我国城镇化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人口能否适应协调发展的要求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城乡协调发展视角,首先分析了人口迁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的互动效应,然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乡人口迁移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包括城乡人口迁移推拉模型、城乡发展协调方程、城乡社会保障协调方程。接下来,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的城乡发展水平协调但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不协调。东部中部西部人口迁移量与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社会保障水平都不协调,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从空间角度揭示了城乡人口迁移的地区差异规律,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及人口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为东,郑元恒
本文是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区域性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实际情况以及部分科研成果实践转化为生产力的调查和深入研究。在调研基础上对“3000亩炸石扩土工程”,牛蛙养殖等项目从立项到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教训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分析,目的在于推动类似坝湾乡这样的喀斯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耀
当前,我们应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将小城镇的功能特性定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使小城镇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介质,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标。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镇化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
小城镇 统筹城乡 协调发展 介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存华
本文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济南城乡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文章选取地区人均GDP、城乡收入比、城乡工农业产值比、城乡消费水平比等20个指标构建了经济协调状态、经济协调动力和经济协调保障指标评价体系,经过评测,得出济南的城乡协调发展状况尚处于初级水平的结论,并对该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城市化水平、交通网落的通达度都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城乡经济 协调发展 实证研究 济南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雪珍
湖南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富民强省、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举措。从湖南省实际省情分析,要实现城乡统筹从而协调发展,提出以"3+5"城市群为主线、"四化两型"建设为切入点、政府为主推力、市场为跟进驱动力、城乡一体化管理为发展机制,同时创新制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从而达到城乡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两型社会 均衡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丽丽
近年来,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银行始终把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推动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城乡支付结算服务"二元化"现象仍比较突出。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分析了城乡支付服务"二元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深入剖析了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城乡 支付结算服务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地理和政策上的得天独厚的便利,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区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就是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只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问题。
关键词:
城乡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丽霜
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区际转移,本质上是东部传统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的跨区流动与梯度扩散,具有促进西部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功能。西部地区应当充分把握和利用其中蕴含的机遇和力量,克服西部城乡协调发展内源驱动不足的缺陷。一方面,积极承接农业产业转移,促进西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营农收益;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各类涉农资本及其他传统产业实体向西部小城市、县镇及农村有序转移,提高西部城镇对农村的带动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瑾 赵辰 韩苗
[目的]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耦合研究有利于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并为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太谷区的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协调发展关系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剖析了影响其两系统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1)太谷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发展指数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西高东低分布;平川区的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整体优于山地区。(2)不同耦合作用系数的取值,对城乡建设用地转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的影响十分有限。2010年以来,太谷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的协调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上表现为逐渐由明星镇向周边乡镇圈层蔓延式提高。平川区的耦合协调水平优于山地区。(3)2010—2018年,影响太谷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2010—2016年)以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为主,第 2 阶段(2017—2018 年)以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影响为主。影响平川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主要以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系统为主,山地区则以乡村转型系统为主。[结论]太谷区可通过推进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双轮驱动,达到两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宏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乡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通过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客观必要性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利用广义熵指数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不均衡性进行测度与分解,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的静态与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开发吸收了大量乡村居民从事非农业劳动和参与相关旅游项目投资,获得相应的劳动收入与投资性收益,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旅游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劳动就业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旅游产业开发 广义熵指数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阮云婷 徐彬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全国以及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协调度,并与2005年城乡协调程度进行对比后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城乡协调程度一直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协调程度有所下降,西部地区协调程度逐渐上升。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提高城镇化程度,推动户籍改革,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相结合,重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国城乡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乡协调 协调发展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