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2)
- 2023(13799)
- 2022(12012)
- 2021(11481)
- 2020(10145)
- 2019(23572)
- 2018(23019)
- 2017(43682)
- 2016(23444)
- 2015(26414)
- 2014(26510)
- 2013(26265)
- 2012(24567)
- 2011(22039)
- 2010(21882)
- 2009(20200)
- 2008(20150)
- 2007(17534)
- 2006(14907)
- 2005(13523)
- 学科
- 济(96523)
- 经济(96390)
- 管理(65045)
- 业(62347)
- 企(50932)
- 企业(50932)
- 方法(47677)
- 数学(42291)
- 数学方法(41692)
- 财(26853)
- 中国(25001)
- 农(24860)
- 学(21851)
- 制(19101)
- 业经(19061)
- 贸(18418)
- 贸易(18411)
- 易(17894)
- 地方(16824)
- 农业(16213)
- 务(16101)
- 财务(16047)
- 财务管理(16008)
- 企业财务(15253)
- 银(15186)
- 银行(15137)
- 融(15127)
- 金融(15124)
- 理论(14490)
- 行(14426)
- 机构
- 大学(335005)
- 学院(330539)
- 济(136232)
- 经济(133555)
- 管理(126867)
- 研究(113791)
- 理学(109772)
- 理学院(108491)
- 管理学(106318)
- 管理学院(105687)
- 中国(86190)
- 京(70780)
- 科学(70735)
- 财(64263)
- 农(58516)
- 所(58158)
- 中心(53186)
- 研究所(53035)
- 业大(51219)
- 财经(51039)
- 江(48844)
- 经(46402)
- 农业(46191)
- 北京(44321)
- 范(43271)
- 师范(42769)
- 经济学(42356)
- 院(40936)
- 州(38650)
- 经济学院(38207)
- 基金
- 项目(225693)
- 科学(177603)
- 基金(166267)
- 研究(159607)
- 家(146965)
- 国家(145794)
- 科学基金(124212)
- 社会(101327)
- 社会科(96031)
- 社会科学(96004)
- 基金项目(87609)
- 省(86375)
- 自然(82613)
- 自然科(80761)
- 自然科学(80735)
- 自然科学基金(79280)
- 划(74259)
- 教育(74108)
- 资助(68904)
- 编号(63575)
- 重点(51546)
- 成果(51524)
- 部(50564)
- 发(47079)
- 创(46484)
- 科研(44596)
- 创新(43574)
- 课题(43367)
- 教育部(43113)
- 国家社会(42608)
共检索到490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天琦
本文主要基于月度数据使用滤波分析方法分析省际CPI的同步性。指出:大部分省CPI与全国基本平行运行,而且随着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同步性会进一步增强,产生差异的将是CPI的波动幅度和个别省运行上的领先或者滞后。因此,我国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有效调控总量。同时,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在科学的范围内谨慎探索“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实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付莲莲 邓群钊
笔者基于2000年1月~2013年6月的数据,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识别出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显著影响因素,然后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国际农产品价格、通货膨胀等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是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导因子,它们不仅直接影响大,且其他因素也主要是通过它们来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国际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次之;国际石油价格的直接作用很小,但它通过通货膨胀和农业生产成本的间接影响很大;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通径分析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婷婷
CPI权数构成变化会对CPI计算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1年我国CPI月度数据,采用调整前后两种权数进行测算对比,来观察2011年公布的CPI权数变化对其统计结果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权数调整对CPI值影响很小,调整前后两种权数衔接较好;2011年CPI更能真实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CPI 权数变化 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小芬 王欣康 张碧琼
本文运用Hamilton滤波与小波分解技术,识别出2000年以来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周期。在此基础上,构建小波平滑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全球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对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周期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2000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共同变动趋势;全球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对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全球经济周期的驱动作用时滞较长且相对持久,而全球金融周期的驱动作用则时滞较短且迅速衰减;全球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对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周期”的贡献度分别为25.82%和13.85%,而全球供应瓶颈和能源转型的贡献度则达到24.46%和6.95%。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文波 张祖国
本文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过对2006~2007年的上证指数和居民消费的月度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结论:短期而言,上证指数的上升并不是我国居民消费增加的格兰杰原因;长期来说.股票价格的上涨是居民消费增加的格兰杰原因。协整检验可知,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财富效应,但是效果不明显;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单位股票价格的正向冲击,就中长期来看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正效应,导致居民消费增加: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短期内居民收入与价格消费指数的变化是我国居民消费最有力的解释原因。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是影响居民消费变动的一个解释变量。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其中,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6.8%;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封思贤 蒋伏心 谢启超 张文正
在构建并阐释金融状况指数(FCI)预测通胀机理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我国的FCI,并实证分析了FCI对我国通胀未来趋势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在分析金融变量对通胀水平的影响效果和预测通胀趋势方面,采用综合反映一国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股价等金融变量的FCI比采用单一的金融变量更合理、更全面;FCI是我国通胀的先行指标,包含未来通胀水平变化的有用信息,可以有效预测未来6个月内的通胀运行趋势。我国应尽快指定相关部门编制FCI,并通过定期公布FCI来实施宏观经济监测、货币政策调整和通胀预期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麟 朱莉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以及VAR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式,就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是显著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国内的消费者物价水平;而从短期来看,汇率波动与各变量之间呈现出比较低的正相关性,即人民币汇率的升高,会引起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小幅上升。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波动 通货膨胀 汇率传导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成 王建军
本文在回顾了四代金融危机理论发展之后,从房地产泡沫、银行次贷资产膨胀的联动切入,将Allen-Gale模型加以发展应用于对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生成机理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的结果与现实完全相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银行房地产信贷非理性扩张激励投资者投资风险资产,并引起房地产泡沫;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过度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缺位对泡沫的破裂负有责任。针对中国现状,作者提出我国应严格住房按揭贷款资格审验,避免向不合格客户发放贷款;鼓励合理金融创新,但防止过度金融创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谭小芬 任洁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月度数据和递归(Recursive)VAR模型,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及中国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实体经济需求和流动性水平相对供给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国因素对于不同种类大宗商品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国需求对铜、铝、锌的影响程度高于发达国家,而且影响的时间相对发达国家更为持久;但是,中国的流动性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普遍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影响时间更为短暂。金融危机期间大宗商品市场受发达国家需求的影响显著增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升了大宗商品价格,表明金融危机及相关刺激政策影响了大宗商品市场的运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焦武 许少强
本文以中国1995年1月~2007年10月月度进出口贸易数据为样本,依据理论模型的推导,采用较简洁的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方法论,对全样本和以2001年12月为界的两个子样本:1995年1月~2001年11月与2001年12月~2007年10月分别进行了协整检验,且对两个子样本在协整回归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ECM)。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无论对于全样本还是两个子样本,我们发现中国月度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协整关系都是存在的。中国的贸易盈余并没有失控,经常账户的跨期预算约束并没有被违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匹配度——以全国各省(区、市)的数据为例
粮食价格有升有降 钢材价格小幅上扬——2006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分析
粮食和化肥价格平稳运行 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2006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分析
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 粮食化肥价格走势平稳——2006年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分析
粮油价格恢复性上升 钢材价格由升转降——2006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分析
粮食价格稳中有升 钢材价格继续下降——2006年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分析
住宅价格持续上涨 粮食价格稳中有升——2006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生产资料价格有所下降——2005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分析
粮食价格涨幅回落 农资价格稳中有升——2007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分析
食品类价格涨幅较高 化肥价格基本稳定——2007年1-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