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1)
- 2023(11086)
- 2022(9762)
- 2021(8985)
- 2020(7793)
- 2019(18121)
- 2018(18098)
- 2017(34374)
- 2016(19364)
- 2015(22145)
- 2014(22507)
- 2013(22113)
- 2012(20471)
- 2011(18630)
- 2010(19078)
- 2009(17615)
- 2008(17535)
- 2007(16093)
- 2006(13924)
- 2005(12416)
- 学科
- 济(84582)
- 经济(84512)
- 管理(51750)
- 业(49605)
- 方法(41850)
- 企(39336)
- 企业(39336)
- 数学(37697)
- 数学方法(37029)
- 农(22305)
- 中国(20238)
- 地方(18996)
- 财(18383)
- 学(17583)
- 业经(16339)
- 贸(14955)
- 贸易(14947)
- 农业(14865)
- 易(14460)
- 理论(14357)
- 制(13544)
- 和(12230)
- 环境(11878)
- 务(11334)
- 财务(11288)
- 财务管理(11247)
- 银(11200)
- 技术(11160)
- 银行(11155)
- 地方经济(10814)
- 机构
- 学院(282612)
- 大学(280419)
- 济(111597)
- 经济(109070)
- 管理(105704)
- 研究(93714)
- 理学(91202)
- 理学院(90091)
- 管理学(87982)
- 管理学院(87459)
- 中国(69974)
- 科学(61186)
- 京(59713)
- 农(52179)
- 财(49461)
- 所(49434)
- 业大(45459)
- 研究所(45032)
- 江(44174)
- 中心(43536)
- 农业(41392)
- 财经(39474)
- 范(37798)
- 师范(37375)
- 北京(37306)
- 经(35585)
- 州(35202)
- 经济学(34413)
- 院(33158)
- 技术(32693)
- 基金
- 项目(187602)
- 科学(146004)
- 研究(133811)
- 基金(133411)
- 家(117490)
- 国家(116545)
- 科学基金(98870)
- 社会(82153)
- 社会科(77789)
- 社会科学(77761)
- 省(75955)
- 基金项目(69938)
- 自然(65490)
- 自然科(63985)
- 自然科学(63969)
- 教育(63961)
- 划(63763)
- 自然科学基金(62807)
- 资助(56552)
- 编号(55759)
- 成果(44922)
- 重点(43064)
- 发(40873)
- 部(40738)
- 课题(39303)
- 创(38860)
- 创新(36348)
- 科研(36210)
- 计划(35436)
- 大学(34740)
- 期刊
- 济(120335)
- 经济(120335)
- 研究(78152)
- 中国(56232)
- 学报(47442)
- 农(46154)
- 科学(42119)
- 财(39385)
- 管理(36517)
- 大学(34999)
- 教育(34367)
- 学学(32801)
- 农业(31214)
- 技术(28306)
- 融(22111)
- 金融(22111)
- 业经(20271)
- 经济研究(19518)
- 财经(19048)
- 业(17475)
- 统计(17005)
- 经(16412)
- 问题(15986)
- 技术经济(15476)
- 策(15156)
- 版(14515)
- 图书(14443)
- 决策(13867)
- 商业(13492)
- 资源(13387)
共检索到412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宗裕
一直以来,C-D生产函数模型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索洛残差法在估算TFP及其增长率时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从模型的设定、数据的获取、参数估计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和修正,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全国及31个省1978年~2010年间的TFP及其增长率。结果表明:中国的TFP增长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分阶段看,2001年~2010年和1978年~1984年的TFP增长率明显较高。分区域看,东部的TFP及其增长率都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各省区的TFP与经济发展水平、TFP增长率与经济增长速度都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率 生产函数 弹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耿艳楼 姚连宵
科学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引导企业健康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运用势分析方法,将势效系数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导出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及分析框架,即全要素生产率等于单要素生产率的加权几何平均数;在此框架下,对河北省2018—2022年连续在册的5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概况还是基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呈现增长趋势,而资本产出率增速较低是限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编制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建立京津冀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法规范资本行为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丽 陈莹
本文在简要分析农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及发展现状基础上,运用C-D生产函数对1991-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要素的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农业增长的诸要素中资本贡献率最大,劳动力贡献率次之,技术进步贡献率最小。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虽然不高,但和农业生产总值呈很强的相关性。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重视农业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以提高农业增长中的技术进步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海森 石磊
文章利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方法建立了多水平C-D生产函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层次结构及异质性对C-D生产函数的影响,并基于我国1997~2007年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建模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多水平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同时发现其资本贡献率显著依赖地区对外开放度,从而揭示了生产函数模型的参数异质性特征。文章还通过拟合模型,估算了各省份资本要素的贡献份额及其与对外开放度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美玉 王成璋
本文对一个简单的新兴古典经济模型进行了生产函数的C-D型改造,通过超边际分析得出两个命题:(1)生产两种产品的人数及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生产该两种产品的技术水平成反比。(2)分工效率由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及外部经济决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耿艳楼 姚连宵
科学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引导企业健康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运用势分析方法,将势效系数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导出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及分析框架,即全要素生产率等于单要素生产率的加权几何平均数;在此框架下,对河北省2018—2022年连续在册的5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概况还是基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呈现增长趋势,而资本产出率增速较低是限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编制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建立京津冀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法规范资本行为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杜小武 汪岩
本文应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建筑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与总产出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对我国建筑业总产出起促进作用,其中社会综合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作用最大;我国建筑业已逐渐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但仍处于规模报酬微增长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尽快转变到高质量的产业发展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建
一般生产函数模型中的劳动力投入概念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是从资源角度看,没有充分体现劳动力投入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区别;二是从劳动力成本角度看,没有企业经营总费用概念全面。文章将人力资本因素归入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因素中,用企业的总费用理解为企业在一定投入资本和生产率水平下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的生产函数命题,并实证检验其正确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翔 杨柳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华东地区六省1978—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华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部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78—2015年,华东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59%,依次呈现出递减、递增、平稳的变化趋势;农业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是华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阻碍因素,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规模效率对农业增长阻碍作用不明显;要素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即存在结构红利,但不显著。据此提出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加快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等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Battese and Coelli(1995)提出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构建了农业FDI影响下的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根据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FDI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FDI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劳动力投入质量、农业资本投入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和自然灾害则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农业在总体上出现了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并存的局面。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炜 严夏
运用2000年至2009年高技术产业相关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即技术进步指数和综合效率改善指数,并由此对高技术产业R&D的生产率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的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部分行业生产率发展波动较大,而另一部分则相对稳定。整体来看,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各指数表现较稳定,同时发现2000-2004年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而2005-2009年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看,主要支撑动力是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月玲 叶阿忠 陈泓
文章基于我国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的客观现实,从前沿技术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演进相融合的视角,采用1996-2011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异质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用以分析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选择的动态适配性及其对区域TFP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东部地区偏向资本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东部地区虽然选择了适宜的技术进步方向,但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动态适配性却逐渐走低,从而TFP增长率提高缓慢;(2)中部地区偏向技能劳动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尽管中部地区选择了适宜的前沿技术,但较低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致使赶超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炜 范洪敏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制度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阶段特点、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1998-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0.1%,增长来源主要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省际差异较大,而区域表现出一定的趋同。1998-2012年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无变化,两个地区虽技术水平变化增长0.3%,但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 范德成
文章在现有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量子理论,对模型进行扩展,利用MaxDEA 6.13和Frontier 4.1计算我国276个地级市的各项技术指数,研究结果指出,进行随机前沿分析时,对投入很大或很小的决策单元可以采用传统的C-D生产函数,对投入适中的决策单元则应采用量子扩展的C-D生产函数;投入因素和约束因素对决策单元技术能级分布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应该区别对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 范德成
文章在现有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量子理论,对模型进行扩展,利用MaxDEA 6.13和Frontier 4.1计算我国276个地级市的各项技术指数,研究结果指出,进行随机前沿分析时,对投入很大或很小的决策单元可以采用传统的C-D生产函数,对投入适中的决策单元则应采用量子扩展的C-D生产函数;投入因素和约束因素对决策单元技术能级分布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应该区别对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两部门模型
碳排放规制下中国主要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模型
探讨我国化肥合理施用结构及对策─—水稻生产函数模型分析
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C-D生产函数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中的应用探讨
资源消耗对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C-D生产函数和误差修正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高技术产业R&D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区域形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纺织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