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7)
2023(17586)
2022(14539)
2021(13374)
2020(11214)
2019(25343)
2018(24702)
2017(48335)
2016(26135)
2015(29094)
2014(28657)
2013(28649)
2012(26268)
2011(23173)
2010(23545)
2009(22336)
2008(22427)
2007(20368)
2006(17780)
2005(15930)
作者
(72099)
(60626)
(60466)
(57687)
(38498)
(29139)
(27411)
(23566)
(22581)
(21717)
(20496)
(20228)
(19289)
(19005)
(18773)
(18516)
(18264)
(17798)
(17479)
(17393)
(15046)
(14829)
(14791)
(13835)
(13831)
(13571)
(13485)
(13463)
(12106)
(12099)
学科
(113598)
经济(113472)
(102986)
管理(86531)
(84686)
企业(84686)
方法(52232)
(49146)
(45703)
数学(43124)
数学方法(42807)
业经(34227)
农业(32407)
中国(29658)
(26417)
财务(26391)
财务管理(26322)
(25676)
企业财务(24983)
(23781)
贸易(23772)
(23199)
地方(21514)
技术(19755)
(19112)
(18913)
理论(18137)
(17919)
(17465)
(17164)
机构
学院(374916)
大学(366623)
(162176)
经济(159214)
管理(148861)
理学(128441)
理学院(127255)
管理学(125540)
管理学院(124856)
研究(116436)
中国(93633)
(83035)
(73982)
(69969)
科学(67650)
财经(62881)
(57972)
(57736)
(57059)
中心(55333)
业大(54659)
农业(53837)
研究所(51400)
经济学(50512)
经济学院(46142)
财经大学(45946)
北京(45624)
(44979)
(44401)
师范(43999)
基金
项目(243402)
科学(193873)
研究(183012)
基金(178498)
(152508)
国家(151097)
科学基金(131937)
社会(120136)
社会科(113767)
社会科学(113734)
(96764)
基金项目(94242)
教育(83643)
自然(81981)
自然科(80157)
自然科学(80138)
(78836)
自然科学基金(78775)
编号(75016)
资助(71895)
成果(59983)
(55065)
重点(54021)
(53315)
(53303)
课题(50484)
国家社会(50061)
创新(49221)
(48158)
教育部(47957)
期刊
(184911)
经济(184911)
研究(109539)
中国(70891)
(70408)
(69370)
管理(54793)
学报(52178)
科学(50065)
农业(46356)
大学(41021)
学学(39286)
(38295)
金融(38295)
业经(35601)
教育(32331)
技术(32265)
财经(31960)
经济研究(29247)
(27541)
问题(25207)
(24784)
技术经济(20709)
(20389)
商业(18661)
财会(18628)
(18561)
世界(18458)
现代(17510)
统计(17407)
共检索到559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茆晓颖  成涛林  
文章以苏州所辖五个县级市2007~2012年的全口径支农支出(即包括一般预算支农支出、预算外支农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农支出、其他涉农资金)各子项与各自的农民收入面板数据,使用Stata12.0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利支出、农业支出对农村收入增长影响幅度最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次之;林业支出表现为负影响或者说对农民增收影响不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茆晓颖  成涛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机制"的要求。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农民收入问题。本文以江苏省所辖13个市2010~2012年的全口径支农支出(即包括一般预算支农支出、预算外支农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农支出、其他涉农资金)各子项与各自的农民收入面板数据,使用Stata12.0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对农业的总支出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0.61%;财政对农业的总支出项目中,财政农业支出、综合改革开发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幅度最大;水利支出次之;林业支出和扶贫支出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君萍  王强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协整分析方法,求解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了农业财政支出是农民收入增长Granger原因的结论。根据模型结果,农业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8元。因此努力增加农业财政支出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振彪  
实证检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正的效应,说明财政支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优化并扩大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从而促进我国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思  周焯华  
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我国1980—2010年统计数据,在序列平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基础上,通过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导出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民收入的路径。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通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并由误差修正(ECM)模型的意义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海洋  孟全省  亓红帅  唐柯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其他支出,利用1978~2010年的财政支农数据,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现状并在建立结构式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各类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各项财政农业支出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有着显著差异,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时滞;中国财政各项农业支出中支农支出在财政农业总支出中的平均比重为66.7%,而其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方差贡献率却仅为1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邓宏亮  
根据江西省1980年~2011年的年度样本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在内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了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江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江西省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税取消后,财政支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弹性显著增加,但农业信贷总体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农、农业信贷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农业信贷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存在滞后效应。因此,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加大农业贷款扶持农业的力度;加强农民自我资金积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东声  张岳恒  
文章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1982—2007年广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西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广西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农民增收效应高低的次序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最高,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次之,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居第三,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最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湖根  万伦来  金炎  
本文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计量分析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显著;财政资金投入对农民人均收入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变化影响力最强,但其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中国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温智良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江西省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分析,表明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农民外出务工受自身素质、权益保障和相关帮扶机制不健全的约束,这就需要政策与操作层面的支特,尤其需要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创造优良的农民工转移环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致陆  肖海峰  
当前,我国的农民增收难问题越来越严峻,而财政支农支出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效果到底如何?本文根据1994年-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总体上还非常有限,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整体绩效还比较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还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和梯度特征,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逐渐降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德祥  李建军  
本文运用遵义市2001—2006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遵义市12个县(市)开展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以及相关的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出对于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及相关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基础教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等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提高县级财政的自给率对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很强的正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邢鹂  黄昆  
本文利用1978—2000年全国分省农业生产和价格数据,采用历史模拟方法,模拟了6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和补贴方案对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并对投保前后农民收入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民务农收入会趋于上升和稳定,同时,补贴率的高低也对农民收入有明显影响。笔者建议,各地区在实际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时,应当根据实际的财政状况,并结合本地区种植业生产比较优势、生产风险分区、农民务农收入比重等指标,选择重点优势农产品予以补贴和支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杜玉红  黄小舟  
Peasant’s incom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hindering constant and stable econom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The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of the financial fu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asant’s income.However,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of financial funds of our country has not reached the anticipated result.The paper studies how the financial funds for agriculture and their composition influence the increase of peasant’s income through the regression model.It also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influencing peasant’s income of the financial fund,analyse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financial funds for agriculture in recent years of our country,and proposes several policy suggestions.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军  王德祥  
基于1978年~2007年的数据,用动态计量方法研究农业和农民收入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农民收入的农业生产弹性约为1,而在短期,农业发展会降低农民收入,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无论长期和短期,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农业发展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表明农民既是农业的生产主体,也是投资主体。此外,当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它们各自都将会产生一种自我增进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反之,若农业发展落后、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农业可能被落后"锁定",农民则可能陷入"贫困陷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