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2)
2023(4993)
2022(4184)
2021(3482)
2020(2808)
2019(6460)
2018(5957)
2017(11285)
2016(6248)
2015(6838)
2014(6624)
2013(6624)
2012(6370)
2011(5527)
2010(5522)
2009(5126)
2008(4845)
2007(4450)
2006(4017)
2005(3724)
作者
(19967)
(16624)
(16486)
(15754)
(10420)
(8020)
(7404)
(6472)
(6417)
(5923)
(5878)
(5551)
(5492)
(5406)
(5386)
(5298)
(4977)
(4928)
(4823)
(4780)
(4304)
(4110)
(4057)
(3891)
(3850)
(3705)
(3636)
(3636)
(3517)
(3283)
学科
(30165)
经济(30136)
管理(18390)
(17078)
方法(14644)
数学(13532)
数学方法(13422)
(12806)
企业(12806)
(8510)
中国(8196)
(7368)
地方(6947)
(6760)
农业(5550)
业经(5420)
(5006)
财务(5001)
财务管理(4989)
(4806)
贸易(4796)
企业财务(4759)
(4692)
(4654)
地方经济(4565)
环境(4357)
(4209)
金融(4209)
(4200)
(4130)
机构
大学(91245)
学院(89296)
(40929)
经济(40291)
研究(35296)
管理(32076)
理学(27693)
理学院(27401)
管理学(26898)
管理学院(26784)
中国(25897)
科学(22198)
(20454)
(19710)
(18604)
(18586)
研究所(16992)
农业(16482)
业大(15927)
中心(15511)
财经(14554)
(14074)
经济学(13649)
(13354)
(13319)
经济学院(12397)
北京(12242)
(11822)
财经大学(10887)
(10560)
基金
项目(62881)
科学(49411)
基金(46654)
(42979)
国家(42706)
研究(41775)
科学基金(35615)
社会(27944)
社会科(26667)
社会科学(26658)
(24545)
基金项目(23992)
自然(23845)
自然科(23298)
自然科学(23288)
自然科学基金(22916)
(21064)
资助(19762)
教育(19130)
重点(15116)
编号(14523)
(14360)
(14042)
计划(12918)
(12908)
科研(12567)
国家社会(12411)
创新(12252)
教育部(11661)
成果(11443)
期刊
(42221)
经济(42221)
研究(28487)
中国(20048)
学报(18917)
(17412)
科学(15951)
(14637)
大学(13882)
学学(13219)
管理(12803)
农业(11997)
教育(9011)
经济研究(8156)
(7690)
金融(7690)
财经(7592)
技术(7452)
(6938)
(6644)
业经(5700)
问题(5514)
业大(5189)
统计(5148)
技术经济(4942)
(4496)
农业大学(4426)
(4402)
世界(4370)
(4363)
共检索到138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目前,我国供求关系和比较优势都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在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我国产业结构将朝着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中高加工度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农业现代化和功能化方向演变,并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跃升、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翁媛媛  高汝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的强劲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达到9.8%。中国经济高增长模式的质量和效率到底如何呢?为了准确分析中国的高增长模式,本文另辟蹊径,通过对配置效率和资本生产率公式的分解,从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国民收入分配、支出分配四个维度,分别考察了资本生产效率和体现经济增长质量的三个指标间关系及具体在中国的表现情况如何,试图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高增长模式在中国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印度外贸研究所莎丁达尔·巴拉哈教授、L·沙胡副教授以及印度领事吴立民先生,1994年12月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介绍了当前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秀丽  
中国商业银行业正面临经营环境转变及监管层逆周期审慎监管的双重压力,其原有的盈利模式亟待转换。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指出资本节约及效率提升是中国商业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方向。通过对2011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财务数据分析发现,商业银行在保持盈利高增长的同时中间业务迅速成长、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快速提高、费用控制卓有成效、资本内生已有体现,其转型方向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2012年我国经济金融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中求进政策的指示精神,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但还面临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相应地2013年要继续贯彻中央稳中求进总基调和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中求发展,并提出十条对策与建议,供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世锦  
本文强调了经济快速增长与高增长行业之间的强相关性 ,认为近几年的经济增长趋缓起因于高增长行业的“转换缺口” ,分析了高增长行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机制、高增长行业“起不来”的后果和原因 ,指出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的结构性变化 ,应当加快发展导向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让高增长行业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磊  
现在全国上下都非常关心今年经济增长的速度问题。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是一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经济变量,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大家就担心经济运转不了,担心市场萧条、失业压力太大。那么,今年我们能不能实现8%的增长目标?我同意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只要加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殷剑峰  陈洪波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并存的现象。文章认为:人口红利、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是造成中国经济“三高”的实体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这些因素并不能由宏观经济政策予以调整。文章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改革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山  许小年  
启动经济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增长率李山许小年中国的经济决策者们正面临着困难的选择,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并在抑制国内总需求——主要是投资需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出现,标志着面向市场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先红,付春晖  
提高湖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对策胡先红,付春晖自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也多次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湖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据此,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则祥  卢亚娟  
目前的储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增速缓慢、居民手持现金的逐步减少而引起,充分暴露出我国经济架构的严重失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储蓄增长的势头,并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近年来,我国投资增幅较高,投资率不断攀高,投资依赖症越来越明显。2010年,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30%左右,仍然保持高水平。当前我国的高投资率具有阶段性特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虚增"的成分,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是收入分配的必然,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风险不容忽视。建议加快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扩大社会投资,将投资增长与扩大就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产能过剩预警机制,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利用经济手段改变投资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炳才  
新加坡自1965年获得独立以来,出现了持久的经济高增长、物价低增长或稳定不变的局面,从而使新加坡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一个举世公认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数字和图表都显示:新加坡无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年代(1965—1973年,年平均增长11.7%)还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1976—1984年,年均增长8.4%),抑或是在经济增长时期(1974—1975年,1985—1986年),物价上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令华  
文章在审视我国1984—1996年宏观调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可容许性高增长和勉强性高增长的概念及其对宏观调控的启示,并对“九五”期间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