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3)
2023(7460)
2022(5962)
2021(5693)
2020(4651)
2019(10576)
2018(10218)
2017(19304)
2016(10455)
2015(11313)
2014(11323)
2013(10882)
2012(9873)
2011(8951)
2010(9317)
2009(8950)
2008(8072)
2007(6975)
2006(6325)
2005(5998)
作者
(28433)
(23718)
(23262)
(22938)
(15104)
(11422)
(10830)
(9167)
(8867)
(8496)
(8173)
(7961)
(7741)
(7704)
(7638)
(7515)
(6919)
(6803)
(6714)
(6682)
(6164)
(5780)
(5719)
(5465)
(5431)
(5400)
(5312)
(4922)
(4908)
(4712)
学科
(40158)
经济(40110)
(29270)
管理(27397)
(25989)
金融(25989)
(25239)
企业(25239)
(23385)
银行(23373)
(22719)
中国(19609)
(15941)
(15915)
方法(15886)
数学(14244)
数学方法(14112)
中国金融(11199)
(10799)
(10610)
地方(10476)
业经(10340)
(10111)
财务(10093)
财务管理(10072)
企业财务(9816)
体制(9656)
(8179)
理论(7276)
产业(7269)
机构
大学(138272)
学院(138061)
(61512)
经济(60268)
研究(50550)
管理(48823)
中国(45231)
理学(41475)
理学院(40989)
管理学(40294)
管理学院(40012)
(33665)
(28642)
科学(28548)
财经(25460)
(25404)
中心(24670)
(23477)
(23199)
研究所(22925)
(21294)
经济学(21026)
(19707)
金融(19373)
财经大学(19308)
(19152)
经济学院(19000)
业大(18656)
银行(18449)
北京(18291)
基金
项目(89890)
科学(71259)
基金(66190)
研究(66151)
(57800)
国家(57308)
科学基金(49113)
社会(43380)
社会科(41405)
社会科学(41394)
(34961)
基金项目(34260)
教育(30645)
自然(30541)
自然科(29879)
自然科学(29870)
自然科学基金(29393)
(29302)
资助(27477)
编号(25225)
成果(21461)
重点(21084)
(20479)
(19902)
(19771)
(19384)
国家社会(18753)
课题(18537)
创新(18238)
教育部(17924)
期刊
(66801)
经济(66801)
研究(47714)
(32698)
金融(32698)
中国(31687)
(26988)
学报(22171)
(21417)
科学(19587)
管理(19004)
大学(17224)
教育(16502)
学学(16389)
财经(13761)
农业(12905)
(11846)
经济研究(11843)
技术(10526)
业经(9862)
问题(8571)
理论(7279)
(6553)
(6392)
实践(6360)
(6360)
国际(6099)
(6096)
统计(5974)
技术经济(5879)
共检索到223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洪维智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对金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总揽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统筹国内外政治经济大势,深刻把握金融发展规律,切实立足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将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探索有机结合,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一、加快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税制转型。必须看到,近期社会上对于"营改增"减税效果的质疑,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迟迟没有启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在失去营业税这一税种之后预期不明,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加紧组织财政收入有关。因此,必须尽快启动中央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地方收入体系,从制度上形成地方政府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孙国峰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金融业单靠"量"的扩张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金融需求,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量"的过度扩张还会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加剧、催生金融风险隐患等问题。因此,在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背景下,有必要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金融结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益平  
现在经常提一个词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金融改革在新时代的最新要求。金融改革已经进行了40年,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当前的金融改革局面?中国金融改革40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市场化改革。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40年的改革,就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但在金融领域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既然是市场化的改革,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非常普遍的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各种干预和监管?第二,为什么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中央首次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指金融业深层次问题,突出了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金融工作的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领域资源供给体系中的主体,金融总资产比重达80%以上,但金融服务的供给长期存在一些结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丛建华  
近年来,内蒙古财政始终把"三农三牧"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投入,优先给予保障。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持"三农三牧"的重要举措,是内蒙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继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今年的一号文件紧紧围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全面地开出了解决阶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丛建华  
近年来,内蒙古财政始终把"三农三牧"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投入,优先给予保障。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持"三农三牧"的重要举措,是内蒙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继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今年的一号文件紧紧围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全面地开出了解决阶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构性调,有重点地因地精准"滴灌";要特别鼓励创新、创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廖理  孙国峰  
自从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稳中向好,PPI由降转升,工业企业效益好转,财政收入增速回升,整体杠杆率继续上升,但企业杠杆率有所趋稳。金融体系在支持实体经济补足供应短板,产业升级,增加有效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孙国峰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单靠金融"量"的扩张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金融需求,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量"的过度扩张还会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加剧、催生经济金融泡沫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改善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五大任务:稳总量、调结构、防空转、控风险、补基础。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孙国峰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单靠金融"量"的扩张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金融需求,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量"的过度扩张还会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加剧、催生经济金融泡沫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改善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五大任务:稳总量、调结构、防空转、控风险、补基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苏安  
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供给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责任重大,要立足职能定位,打破既定思维的束缚,树立多维理念,保持定力,以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战略思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宁夏由于经济总量小且结构单一,加之可调控财力少,供给的结构性不合理与人民的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更加繁重,财政部门要跳出财政谋划全局,用全局视野考量宁夏发展,主动把财政工作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志权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应当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制度保障和财力支撑。广东经济体量大、带动能力强,步入新常态的时间早,广东财政将坚持立足全局,一方面,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另一方面,全力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去一降一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经济环境,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了金融创新选择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笔者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及推动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作用;利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提高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