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8)
- 2023(10616)
- 2022(8796)
- 2021(8270)
- 2020(6888)
- 2019(15443)
- 2018(15870)
- 2017(29089)
- 2016(16388)
- 2015(18151)
- 2014(18352)
- 2013(17673)
- 2012(16114)
- 2011(14679)
- 2010(15056)
- 2009(14153)
- 2008(14132)
- 2007(13021)
- 2006(11894)
- 2005(10948)
- 学科
- 济(60173)
- 经济(60073)
- 业(50222)
- 农(46309)
- 管理(44392)
- 农业(30628)
- 企(30458)
- 企业(30458)
- 制(20659)
- 业经(20388)
- 中国(19242)
- 财(16928)
- 方法(16887)
- 体(16074)
- 数学(13952)
- 地方(13795)
- 数学方法(13752)
- 学(12191)
- 银(11954)
- 银行(11934)
- 体制(11579)
- 行(11515)
- 发(11507)
- 融(10988)
- 金融(10980)
- 农业经济(10512)
- 策(10435)
- 理论(10268)
- 教育(9755)
- 村(9379)
- 机构
- 学院(221731)
- 大学(217022)
- 济(89562)
- 经济(87443)
- 管理(80936)
- 研究(79014)
- 理学(68008)
- 理学院(67274)
- 管理学(66143)
- 管理学院(65729)
- 中国(62882)
- 农(56923)
- 京(46949)
- 科学(46609)
- 财(44940)
- 农业(43412)
- 所(40152)
- 业大(38732)
- 江(38210)
- 中心(37515)
- 研究所(35601)
- 财经(32849)
- 范(30009)
- 师范(29679)
- 经(29665)
- 省(29419)
- 北京(29119)
- 州(29084)
- 院(28293)
- 农业大学(26825)
- 基金
- 项目(142250)
- 科学(111082)
- 研究(110622)
- 基金(99587)
- 家(86602)
- 国家(85696)
- 科学基金(72516)
- 社会(68959)
- 社会科(64709)
- 社会科学(64694)
- 省(58434)
- 基金项目(52537)
- 教育(50956)
- 编号(47953)
- 划(47513)
- 自然(43926)
- 自然科(42814)
- 自然科学(42803)
- 自然科学基金(42030)
- 成果(40204)
- 资助(38897)
- 课题(34150)
- 制(32761)
- 重点(32341)
- 部(31968)
- 发(31959)
- 农(31802)
- 创(29666)
- 性(29232)
- 国家社会(28132)
- 期刊
- 济(115323)
- 经济(115323)
- 研究(69645)
- 中国(61623)
- 农(61044)
- 农业(40822)
- 财(35762)
- 学报(35610)
- 教育(33879)
- 科学(32186)
- 管理(28980)
- 大学(28514)
- 学学(26518)
- 融(26039)
- 金融(26039)
- 业经(24204)
- 技术(21329)
- 业(19589)
- 财经(16521)
- 问题(15619)
- 经济研究(14928)
- 农村(14860)
- 村(14860)
- 农业经济(14261)
- 经(14216)
- 版(13401)
- 世界(12234)
- 经济问题(11098)
- 职业(11050)
- 图书(10720)
共检索到365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藏春 束伟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瞿国然
目前,各地在土地征地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信访事件时有发生,是由于我国征地补偿依据缺乏科学性,补偿标准差距过大所造成的。建议用安置过渡费代替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安置过渡费标准应为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金额的5倍左右。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征地补偿 深化改革 制度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松
集体所有权制度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基础的法律保障制度,它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是农村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是承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基础,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组织化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和完善农民集体所有权,首先要完善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制度建设,将农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明确为集体成员,集体成员依民主原则行使集体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以民为主体,民主是其根本原则。完善农民集体所有权的权能,要创造条件并在条件成熟时对农民集体所有权的转让和处分的权能予以完善,要将集体成员
关键词:
集体所有权 新农村建设 民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烂
从农户林木产品销售收入变动角度,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对福建省10县(区)2006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并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增加农民的林业收入进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命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获得产权明晰的林地或林木资源,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木资产销售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权明晰对农民经营林业的劳动与资本等要素投入产生的激励也不显著。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民 林业收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安毅
由于农民在集体所有权中享有的权利不清晰、农民在集体财产中的成员权以户籍为标准确定,导致落户城镇后农民享有在集体财产中的权益存在制度障碍。户籍改革的顺利进行要求不能损害进城农民在农村的产权权益,为此要改造农民集体所有权制度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制度。集体所有权的初衷是维护每个集体成员的利益,因此要虚化集体在权利主体中的地位,将集体财产所有权中更多的权能直接赋予给农民。而农民在集体财产中的收益分配权要设计成与户籍相脱离的独立权利,并构建专门的实现和救济制度。
关键词:
户籍改革 农民 权益 立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建喜 陈利根 刘法威
政府管制作为现代政府治理工具的一种,其作用具有双面性。服务于国家工业化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管制制度目前已经暴露出诸多的不适应性,即:不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政府管制价值取向扭曲;不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政府管制的高成本。改革对策为:放松管制,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流转;实行管制创新,确保健康、有序流转;明晰集体土地产权;构建行政责任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小虎
可以考虑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国家垄断不等于政府垄断,国家可以委托有关公司代为行使土地所有权,并服从政府管理)。这里,要重点解决好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在城市规划区外(或者叫做纯农区)也有很多集体建设用地,应允许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可以出让,可以出租,可以入股。不管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都由政府按统一的办法管理。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的财产,应该允许农民凭借这个财产权参与分配。放开规划区外的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就会自然形成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价格,参照这个价格给被征地农民以补偿,比较合理。土地换社保只能解决一代人的最低社保问题,不能保障农民的就业和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晓冬 杨秀美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方集体林区90%以上的林业用地属于集体所有,因而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林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相对其他产业来说,其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也导致了农民发展林业的意愿较低。农民在林权主体改革中获得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后,其对实现林权带来的经济利益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本文认为,保障改革成效的配套措施的有效实施,是农民投入林业生产、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南方集体林区 林权改革 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米运生 罗必良
为洞察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本质,本文研究选择了功能主义而非传统的结构主义视角。从功能主义视角看,农地集体所有权承载了三重不同维度的制度功能: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关系、助推国家发展战略和保障农业基础性地位。然而,城乡"二元"思维和地方政府等既得利益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制度异化。这集中体现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关农地发包方权利与义务的相关规定。本文研究表明:原本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制度功能以"权利"或"义务"的形式被转嫁到集体;作为"回馈",集体被赋予一定的农地处分权和隐性的收益权。制度异化导致的结果是:因缺乏资质与能力,有关集体"权利"和"义务"的诸多规定成为"写在纸上的制度"。制度异化助长了违规征地等问题,并影响到制度功能的充分实现。本文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国土规章制度;明确地方政府需承担的应有职责;集体需要回归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中心缔约者"角色并获得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四川省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收入分配格局有序调整,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在支持市县财政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全省县级可用财力达到1538.92亿元,占全省可用财力总量的56.9%,分别比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11.9和9.7个百分点,居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执行中,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专项资金过多过散、只增不减等问题比较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和政府职能转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努力化解财政收支矛盾,2014年以来,山东省财政部门将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的重要举措,按照"压专项、增一般、改方式、强管理"的思路,创新机制,综合施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艳梅 李景刚 汤惠君
本文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焦点问题辨析入手,认为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征收制度、土地市场制度难以适应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需要,以及政府管理错位和流转管理制度缺失是流转问题的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同时存在,政府失灵起主导作用;二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基点是引入市场机制;逻辑主线是在政府合理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导作用,关键是政府职能成功转变。最后从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两个方面构建改革分析框架,并提出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制度,放松管制和管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长林 高洁
征地过程中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残缺表面上看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造成的,根源则在宪法第十条。而宪法第十条与第十二条之间存在严重的法理冲突。消除冲突的关键在于,必须从平等保护的立宪本源出发,确保农民集体土地作为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宪法第十条的相关条款和整个土地管理法进行修订。
关键词:
征地 土地管理法 宪法 农地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