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7)
- 2023(6725)
- 2022(5530)
- 2021(5080)
- 2020(4194)
- 2019(9436)
- 2018(9286)
- 2017(16568)
- 2016(8218)
- 2015(8720)
- 2014(8486)
- 2013(8325)
- 2012(7564)
- 2011(6802)
- 2010(7086)
- 2009(6470)
- 2008(6349)
- 2007(6171)
- 2006(5478)
- 2005(4632)
- 学科
- 管理(31572)
- 济(30919)
- 经济(30902)
- 业(28709)
- 企(25165)
- 企业(25165)
- 技术(16267)
- 技术管理(11773)
- 中国(11517)
- 农(10209)
- 地方(9290)
- 环境(9074)
- 业经(8958)
- 方法(8651)
- 农业(7154)
- 划(6984)
- 学(6936)
- 财(6885)
- 理论(6683)
- 和(6311)
- 数学(6303)
- 数学方法(6194)
- 银(5586)
- 制(5581)
- 银行(5581)
- 融(5509)
- 金融(5509)
- 生态(5438)
- 行(5427)
- 策(5389)
- 机构
- 学院(110353)
- 大学(108022)
- 管理(44490)
- 济(42906)
- 经济(41913)
- 研究(38076)
- 理学(37612)
- 理学院(37198)
- 管理学(36555)
- 管理学院(36324)
- 中国(29152)
- 京(23814)
- 科学(23323)
- 财(19643)
- 江(18742)
- 中心(17995)
- 所(17846)
- 研究所(16038)
- 范(15428)
- 北京(15392)
- 师范(15309)
- 农(15278)
- 州(14999)
- 业大(14779)
- 院(14714)
- 财经(14548)
- 技术(14240)
- 经(13128)
- 省(12510)
- 师范大学(12048)
- 基金
- 项目(75628)
- 科学(61142)
- 研究(59870)
- 基金(52576)
- 家(45615)
- 国家(45202)
- 科学基金(39643)
- 社会(37592)
- 社会科(35574)
- 社会科学(35567)
- 省(32497)
- 基金项目(28345)
- 教育(26936)
- 划(26451)
- 自然(24152)
- 编号(23834)
- 自然科(23542)
- 自然科学(23535)
- 自然科学基金(23124)
- 创(22815)
- 创新(20120)
- 成果(19082)
- 资助(18878)
- 课题(17939)
- 发(17636)
- 重点(17515)
- 部(15448)
- 国家社会(15397)
- 制(15384)
- 规划(14802)
共检索到180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21年10月1 3日,龙岗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龙岗区区长王策飞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在过去五年龙岗的创新优势日益凸显,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投入逐年攀高,201 9年达到504.86亿元,占GDP比重10.77%,是全市(4.9%)的2.2倍。国高企业数量从2015年底的569家增长至2020年底的2502家,实现五年翻两番。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居全市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五年累计突破2.5万件。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龙岗区科创局上下的努力,在过去五年里,他们积极行动,下沉一线,主动发力,全面了解各创新主体的诉求,协调各方,锐意改革,全力打造一流的创新环境与生态,建设创新龙岗。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秋衡
第一,我们在探讨很多未来领域的时候,所谓的一流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未来方向标,而未来的一流创新领域和一流学科之间有点像塔尖和塔基的关系。未来尖端领域大多不显现为学科,但需要一流的塔基。因此真正一流未来领域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流塔基,一流学科首先是塔基的意义。第二,高校分类发展与管理涉及到内涵建设。自2017年1月开始,我国高校明确划分为研究型、应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隶属国家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从1956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建设“五型”模范机关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大力弘扬“严细深实勤俭廉+快”作风,在政府部门中率先创新开展“争创五个一流、强化作风建设”活动,突出抓好四个环节,大力整治突出问题,
关键词:
一流 宁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洋 盘思桃 罗梦思 张寒旭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亟须对自身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高度集聚和全面升级,但自2020年7月获批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至今,学界关于松山湖高新区如何打造科学城以及两者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逻辑研究尚属空缺。为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实现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在对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和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结构,认为松山湖科学城已初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产业体系、创新环境体系、城市功能体系以及协同机制、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具有创新体系化、产业高端化、环境生态化和功能社会化的特征;进一步通过梳理我国其他三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经验,总结得出其在系统规划、产业布局、创新人才、开放创新和营造环境等五大方面高度重视,而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对标这三大国家科学中心,还存在源头创新能力偏弱、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创新软硬件环境亟需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有待完善等差距和不足,进而从发挥科学城的创新策源作用、强化创新对产业的支撑引领、重视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营造、提升凸显创新特色的城市功能等方面,提出推进松山湖高新区向科学城演变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贵友
数字智能以人机协同、跨界合作与共创分享为技术优势,变革与重塑传统大学实验室的知识创新体系与组织运行路径。比较美国一流大学不同学科领域的数字智能实验室发现,数字技术能够驱动五重螺旋创新主体集聚,实现多元知识生产主体的智慧联动与开放合作,推动知识创新网络的数字交互与联结互通,进而形成数字化的知识生产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数字创新空间具备自生长与自组织、模块化与分层化、协同性与并行式、收敛性与可扩展性的运行特征,共同维系知识生产创新的可持续化。因此,数字时代的大学可以从“环境—主体—网络—系统”四个维度建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大学知识生产数字协作、资源集聚与生态赋能,从而加速“社会代谢转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毛冠凤 陈建安 殷伟斌
随着区域创新系统从创新生态系统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再到综合创新生态系统演进,中国部分城市甚至城区将综合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完善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的着力点。其中,"创新、创业、创投、创客"联动是构建综合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剖析了"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内在机制;分析了龙岗区促进"四创"联动发展的做法,归纳了龙岗区促进"四创"联动发展的经验,包括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以创客创业者为主体、市场主导、创新链与产业链联动等,相关经验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综合创新生态系统 四创联动 资源聚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辉
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站在行业进步、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前沿。学科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是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顺应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探索水利向水拓展、推进河向海延伸。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锐意创新、深化改革,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岭
湖北省襄樊市物价局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管理创新,追求一流,得到党委、政府、上级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被襄樊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形象十佳机关”、“十佳领导机关”、“五好机关标兵”、“先进党组织”、“治理三乱优化经济环境优胜单位”等称号。其主要作法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劲 郭彬 杨伟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首先需要培育高效能的以科技创新管理为主线的创新管理体系。本文提出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鹰击长空"模型,包含六个方面及七个核心模块。在此架构基础上,根据世界一流企业的内涵特征和发展经验,总结出构建路径与方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建岳
作为总部位于广东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广发银行坚持立足南粤、服务广东、面向全国的发展导向,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特别是在2011年更名换标并实施战略转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金融业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阎豫桂
建设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对标世界一流湾区,人才和教育仍然是突出短板,需要把大湾区的制度差别转变为制度之利,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面向国际竞争合作,面向未来战略布局,积极谋划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人才和教育领域率先发展,在加大引才育才力度、营造人才引进"软环境"、深化产教融合、赋予教育更大自主权等方面取得突破。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福君
面向2035年,创新文化与生态营造成为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的强国之基。本专题组织六组学者,分别着眼于创新文化建设的不同侧面,深入解读创新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发展瓶颈,进而对未来创新文化与创新生态的培育提出展望与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