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6)
- 2023(8599)
- 2022(7342)
- 2021(6783)
- 2020(5710)
- 2019(12432)
- 2018(12520)
- 2017(24709)
- 2016(13050)
- 2015(14685)
- 2014(14143)
- 2013(14141)
- 2012(12906)
- 2011(11628)
- 2010(11807)
- 2009(11549)
- 2008(10960)
- 2007(9859)
- 2006(8962)
- 2005(8179)
- 学科
- 济(52873)
- 经济(52812)
- 管理(40521)
- 业(38897)
- 企(30999)
- 企业(30999)
- 方法(20255)
- 农(18007)
- 中国(17452)
- 数学(17289)
- 数学方法(17127)
- 业经(14106)
- 制(13348)
- 财(13188)
- 贸(11773)
- 贸易(11763)
- 易(11484)
- 银(11008)
- 银行(11005)
- 农业(10870)
- 地方(10827)
- 产业(10662)
- 行(10643)
- 融(8997)
- 金融(8996)
- 技术(8824)
- 体(8647)
- 学(8200)
- 和(7775)
- 理论(7719)
- 机构
- 学院(185509)
- 大学(181299)
- 济(80366)
- 经济(78794)
- 管理(72094)
- 理学(61242)
- 理学院(60720)
- 管理学(59899)
- 管理学院(59562)
- 研究(58127)
- 中国(46966)
- 财(39215)
- 京(37396)
- 科学(31890)
- 财经(30653)
- 江(28665)
- 所(27809)
- 中心(27794)
- 经(27539)
- 农(26701)
- 经济学(24727)
- 研究所(24560)
- 业大(23540)
- 北京(23489)
- 范(23455)
- 师范(23268)
- 州(23231)
- 财经大学(22562)
- 经济学院(22500)
- 农业(20895)
- 基金
- 项目(115174)
- 科学(91491)
- 研究(90446)
- 基金(82466)
- 家(69540)
- 国家(68947)
- 科学基金(59631)
- 社会(58607)
- 社会科(55721)
- 社会科学(55715)
- 省(46159)
- 基金项目(42940)
- 教育(41138)
- 编号(38395)
- 划(37716)
- 自然(35297)
- 自然科(34443)
- 自然科学(34433)
- 自然科学基金(33803)
- 资助(33175)
- 成果(31249)
- 发(26575)
- 课题(26180)
- 重点(25642)
- 部(25607)
- 创(24828)
- 国家社会(23960)
- 项目编号(23572)
- 制(23285)
- 性(23142)
共检索到282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丹 赵姜 吴敬学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之本。面对日趋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我们必须要按照"强科技、促生产、降损耗、节消费"的新时期粮食安全观,既要狠抓"有形粮田"生产,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又要确保"无形粮田"不荒芜,有效降低粮食损耗。加快构建"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条,提高对粮食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控制力,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产业链 粮食安全 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官燕
粮食产业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多层次的网状结构,它们相互融合。但是在实际中,我国粮食产业链还存在生产和消费、生产和流通、流通和消费之间的各链环相互脱节的现象,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为了整合粮食产业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做到:加大粮食规模种植力度,建立新型粮食生产机制;促进粮食企业重组并购,发展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加强粮食产业链联结。
关键词:
产业链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艳 陈怡冰 李凤廷 刘威
[目的]通过对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基础的客观评价,确定不同区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比较优势和短板制约,为差异化区域发展路径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法、全局莫兰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20年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产业链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和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1)由于其生产环节突出的比较优势,东北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最高,黄淮海平原加工环节比较优势显著,长江中下游平原各环节都不具备比较优势,综合得分最低;(2)粮食生产和加工地理集聚特征显著,得分高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而流通和服务支撑集聚特征不显著;(3)粮食产业链各环节间耦合协调度区域得分排名与综合发展水平一致,其中东北平原耦合协调度最高,且加工环节发展滞后于其它环节,黄淮海平原居中,流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低,以濒临失调型为主。[结论]基于上述横向比较结果,按照“强化优势、补齐短板、重点突出、差异发展”的原则,认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应分别施行绿色优质生产引领、流通加工一体化和工贸带动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宝利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世界的和谐与稳定。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必须正视全球粮食危机,明确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立足自身解决粮食问题。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形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振霞
粮食金融化是目前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粮食安全与粮食金融化的含义进行界定,阐述基于粮食金融化视角下,中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并从粮食生产收益降低、经济运行使宏微观风险增加、粮食生产分散、粮食企业过度集中及粮食的价格受到流动性与供需因素的双重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背景下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了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实现粮食集约化生产;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大力培育粮食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粮食主产区补贴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确保粮食价格稳定;不断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增加套期保值功能等6项对策意见,以应对粮食金融化带来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春玲 章颖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向粮食生产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对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入剖析,以及在这种形式下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战略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赵金霞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世界金融业的高速发展,金融及金融衍生品逐步向粮食渗透,使粮食出现了粮食金融化的现象。同时,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生物能源的开发、国际大宗粮商的垄断等因素的助推,使粮食的价格不再由供求决定,而更多的是由资本决定,粮食已由商品属性逐步转变为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因此,为应对粮食金融化,我国应该加快完善我国粮食产业链,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粮食龙头企业,完善我国的粮食期货市场,争取粮食定价权和谈判权,提高我国应对粮食金融化的能力,从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金融化 粮食安全 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芳芳 武拉平
我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全产业链减损能够有效增加粮食供给。本文利用局部均衡模型模拟预测表明,2025—2035年,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全产业链减损潜力为2000万~9500万吨不等,总体来看,能够保障三大主粮实现100%自给。建议构建粮食全产业链减损部门协作机制和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制定粮食减损的短期和中长期动态目标和工作方案;提高粮食供应端生产、存储和加工环节的减损技术和服务供给,实现减损于“技”;加大消费端爱粮节粮宣传,提高全民节粮减损认知,实现2030年联合国粮食减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大为 蒋和平
现阶段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总量供给过剩、供需区域结构错位、品种结构失衡、储备总量过量、进口过多等诸多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粮食政策将逐渐由"黄箱"向"绿箱"转换,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也不再是简单的粮食自给,而将转变为在保证一定粮食供给数量和粮食自给率的基础上,保证粮食质量和合理的粮食品种结构。为此,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要创新粮食安全概念,树立大粮食观念,积极推进粮食市场化和适度国际化,规划具有前瞻性的粮食安全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大为 蒋和平
现阶段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总量供给过剩、供需区域结构错位、品种结构失衡、储备总量过量、进口过多等诸多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粮食政策将逐渐由"黄箱"向"绿箱"转换,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也不再是简单的粮食自给,而将转变为在保证一定粮食供给数量和粮食自给率的基础上,保证粮食质量和合理的粮食品种结构。为此,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要创新粮食安全概念,树立大粮食观念,积极推进粮食市场化和适度国际化,规划具有前瞻性的粮食安全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学真 郭剑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丹丹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重组的当代环境下,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外贸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在政策调控、外贸进出口结构和粮食生产布局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要在国内粮食安全的视角下完善粮食进出口策略,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我国粮食生产结构,不断完善粮食储备体系;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健全粮食外贸进出口机制;建立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粮食期货市场和价格防控体系,稳定粮食市场秩序。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进出口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铁生
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受粮食危机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粮食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更加集中,产销加剧分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密切,既要有效利用国外粮源,又要避免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同时,在宏观调控中粮食加工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粮食的储备结构、布局和轮换方式亟待调整,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分布分散。为此,在粮食物流方面应加大国家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粮食物流公共产品;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现代物流集团;提升粮食物流的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对外开放,开展国际合作。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物流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丹丹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重组的当代环境下,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外贸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在政策调控、外贸进出口结构和粮食生产布局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要在国内粮食安全的视角下完善粮食进出口策略,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我国粮食生产结构,不断完善粮食储备体系;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健全粮食外贸进出口机制;建立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粮食期货市场和价格防控体系,稳定粮食市场秩序。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进出口 产业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丹丹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重组的当代环境下,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外贸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在政策调控、外贸进出口结构和粮食生产布局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要在国内粮食安全的视角下完善粮食进出口策略,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我国粮食生产结构,不断完善粮食储备体系;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健全粮食外贸进出口机制;建立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粮食期货市场和价格防控体系,稳定粮食市场秩序。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进出口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