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2)
- 2023(14237)
- 2022(11733)
- 2021(10782)
- 2020(8785)
- 2019(20015)
- 2018(19817)
- 2017(37915)
- 2016(20330)
- 2015(22811)
- 2014(22719)
- 2013(22229)
- 2012(20636)
- 2011(18816)
- 2010(19678)
- 2009(17972)
- 2008(17658)
- 2007(16232)
- 2006(14614)
- 2005(13429)
- 学科
- 济(91356)
- 经济(91289)
- 管理(60356)
- 业(59266)
- 企(48132)
- 企业(48132)
- 方法(33322)
- 数学(28597)
- 数学方法(28019)
- 中国(27961)
- 农(26749)
- 地方(25189)
- 业经(22666)
- 财(18805)
- 贸(17282)
- 农业(17279)
- 贸易(17266)
- 制(16634)
- 易(16623)
- 银(15430)
- 银行(15420)
- 策(15097)
- 行(15002)
- 理论(14882)
- 学(14864)
- 融(14756)
- 金融(14754)
- 技术(14713)
- 地方经济(13999)
- 发(13903)
- 机构
- 学院(290045)
- 大学(282138)
- 济(120962)
- 经济(118330)
- 管理(111876)
- 研究(99162)
- 理学(94809)
- 理学院(93800)
- 管理学(92072)
- 管理学院(91508)
- 中国(76899)
- 京(60852)
- 科学(57729)
- 财(55724)
- 所(49259)
- 江(46338)
- 中心(45385)
- 研究所(44022)
- 农(43281)
- 财经(42563)
- 范(39436)
- 师范(39110)
- 北京(39101)
- 业大(38578)
- 经(38238)
- 州(37476)
- 院(36565)
- 经济学(35337)
- 农业(33195)
- 技术(32853)
- 基金
- 项目(184498)
- 科学(146151)
- 研究(140915)
- 基金(130009)
- 家(111315)
- 国家(110370)
- 科学基金(95695)
- 社会(88259)
- 社会科(83923)
- 社会科学(83904)
- 省(75551)
- 基金项目(66765)
- 教育(65618)
- 划(61830)
- 自然(59490)
- 编号(59488)
- 自然科(58132)
- 自然科学(58122)
- 自然科学基金(57042)
- 资助(54252)
- 成果(48541)
- 发(45347)
- 课题(42931)
- 重点(41747)
- 部(39463)
- 创(39207)
- 发展(37073)
- 创新(36513)
- 展(36461)
- 项目编号(35973)
共检索到456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娜娜
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必经之路。全产业链背景下,流通高质量发展旨在融合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环节,提高国内大循环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以流通供应链为基础,流通数字化转型为手段,流通成果全民共享为目标,重构流通高质量发展模式。从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良好数字生态和提高互联互通水平三方面,提出流通高质量发展中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确保流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大循环发展落到实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慧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具有三重逻辑:从政策逻辑看,国家布局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协同理论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科学指引;从问题逻辑看,要聚焦解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工程,要从培养理念、能力结构、运行体系三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其实践路径是:个体层面,厚植工匠精神,激发内生动力;学校层面,优化培养方式,提升工作积极性;企业层面,创设实践环境,提高互利共赢;社会层面,增强职业认同,促进自主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致莉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直接推动了高职招生和就业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角度,探索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的协同工作模式,将新模式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职院校可从招就信息共享、招就工作人员轮岗、协同工作的制度保障和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构建协同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高考 招生 就业 协同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晶
本文基于数字化、韧性、创新和绿色四个维度,在构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我国2017-2021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会通过提升流通业管理效率、组织效率和运行效率赋能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先天的要素资源优势和数字化赋能使得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继而对东部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控制变量中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最强,人口密度和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相对较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北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和广泛应用,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协同消费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对以往研究协同消费的文献进行梳理并找出研究不足,其次对协同消费模式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描述了我国协同消费的发展现状,再次分析了协同消费的B2C电子商务模式、C2C电子商务模式以及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的机制和价值,最后对协同消费模式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促进我国协同消费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协同消费 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巍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市场竞争与发展的导向变得越来越必要。流通企业价值链是流通过程价值的体现,价值链的综合水平是决定流通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标准。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流通企业的价值链在具体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稳健发展。本文主要是在介绍价值链理论及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当前流通企业价值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在消费者需求导向下流通企业价值链实现优化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消费升级 流通企业 价值链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翠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研判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能够显著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一效应具有正向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中介机制分析显示,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可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发展与降低资源错配程度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存在空间溢出特性。为此,未来要强化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供有益参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翠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研判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能够显著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一效应具有正向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中介机制分析显示,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可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发展与降低资源错配程度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存在空间溢出特性。为此,未来要强化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供有益参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球英
在我国全面深化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提升流通业发展,将成为能否增强产业集群功能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从集群式供应链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流通产业集群式呈现出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集群式供应链视角下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及实现的路径,以促进我国流通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手段,使我国产业集群融入到一体化的全国经济和高度自由化的全球经济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球英
在我国全面深化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提升流通业发展,将成为能否增强产业集群功能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从集群式供应链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流通产业集群式呈现出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集群式供应链视角下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及实现的路径,以促进我国流通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手段,使我国产业集群融入到一体化的全国经济和高度自由化的全球经济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航 孙早 张皓伦
中美在产业分工、文化和经贸合作上的制度差异较大,导致与货物贸易相关的技术投资相对不足,阻碍了进口技术溢出,使得贸易双方获得的生产率收益均相对有限,基于进口的技术合作深度与中美贸易规模极不相称。正是由于美国供应商较少依赖中国市场来加速产品质量升级,2018年上半年以来美国政府频频以"断供"相威胁,使用"实体清单"工具对中国高技术企业禁售。这给中国进口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长期中可能使中国产业的供应链和创新链受到冲击而整体内缩。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现"以开放促创新",中国应主动应对美国制造的经贸摩擦,加快实施进口来源地多元化,提高国内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面向全球布局创新资源,实施开放创新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育全
双循环发展战略是引领我国“十四五”时期深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稳定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在双循环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将被赋予新的要求、使命与内涵。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业发展新动能乏力,国内可耕地面积不足,耕地产能受阻,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产品出口频遭贸易壁垒。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不断加速涉农企业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创新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积极争取更为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环境。
关键词:
双循环 现代农业 高质量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同昇 陈谢扬 芮旸 杨坤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大国家战略的枢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处理好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推动西北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围绕大保护,建立"一廊五区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围绕大开发,形成"两横两纵四区四群多点"的区域经济布局;围绕大开放,构建"三重开放、两带引领"的互动合作格局;围绕人地协调,探索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实现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的关键策略与路径在于:(1)分区推进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2)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3)强化创新和园区驱动,多元化发展绿色经济。(4)优化交通网络和通道,探索枢纽经济新模式。(5)多层次提升合作水平,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伟
本文主要分析高质量发展和流通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动态变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是注重创新发展经济、追求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完善社会资源的利用,我国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发展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提高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通过梳理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将两者结合起来纳入统一框架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动态关系,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也能刺激商贸流通业发展转型升级。其中,高质量发展对流通产业升级解释的贡献度呈持续增长趋势,且解释贡献度明显大于流通产业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解释贡献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和东 张桂境
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剖析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05—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产业协同集聚、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准确测度产业协同集聚及其通过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Arcgis软件对产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协同集聚呈现不均衡特征,在空间上,除西部协同集聚区(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外,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特征,马太效应显著;在时间上,呈现四足鼎立的演化趋势。依据自身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水平,各省可采取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维持型、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加强型、协同集聚度加强型、经济高质量加强型的差异化策略。产业协同集聚对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存在双门槛效应,影响效应边际递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