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8)
- 2023(11804)
- 2022(9529)
- 2021(8808)
- 2020(7455)
- 2019(16904)
- 2018(16918)
- 2017(33797)
- 2016(17607)
- 2015(20087)
- 2014(19965)
- 2013(19868)
- 2012(18249)
- 2011(16547)
- 2010(17100)
- 2009(15913)
- 2008(15637)
- 2007(14214)
- 2006(12411)
- 2005(10932)
- 学科
- 济(89492)
- 经济(89407)
- 业(64570)
- 管理(52327)
- 农(47074)
- 企(43767)
- 企业(43767)
- 方法(41906)
- 数学(37293)
- 数学方法(36733)
- 农业(31210)
- 业经(23869)
- 中国(19991)
- 财(17005)
- 地方(16966)
- 贸(15617)
- 贸易(15609)
- 易(15060)
- 制(15041)
- 技术(14460)
- 理论(13763)
- 学(13403)
- 产业(12796)
- 策(12030)
- 发(11749)
- 银(11329)
- 银行(11325)
- 体(11249)
- 融(11158)
- 金融(11157)
- 机构
- 学院(266004)
- 大学(259036)
- 济(117538)
- 经济(115506)
- 管理(109816)
- 理学(96838)
- 理学院(96002)
- 管理学(94277)
- 管理学院(93833)
- 研究(80306)
- 中国(62825)
- 农(56818)
- 京(52183)
- 财(49613)
- 科学(46769)
- 农业(43455)
- 业大(43185)
- 财经(40058)
- 所(38852)
- 江(38787)
- 中心(38495)
- 经(36494)
- 经济学(35725)
- 研究所(34977)
- 经济管理(32379)
- 经济学院(32359)
- 北京(31958)
- 范(31287)
- 师范(31012)
- 州(30830)
- 基金
- 项目(178496)
- 科学(143863)
- 研究(132670)
- 基金(132015)
- 家(112961)
- 国家(111992)
- 科学基金(98905)
- 社会(87639)
- 社会科(83032)
- 社会科学(83014)
- 省(71958)
- 基金项目(69114)
- 自然(62865)
- 自然科(61552)
- 自然科学(61545)
- 教育(60835)
- 自然科学基金(60485)
- 划(57907)
- 资助(54669)
- 编号(54159)
- 成果(41658)
- 部(40223)
- 发(39784)
- 重点(39405)
- 创(38555)
- 课题(36534)
- 国家社会(36247)
- 创新(35732)
- 教育部(35038)
- 人文(34925)
- 期刊
- 济(130602)
- 经济(130602)
- 研究(73312)
- 农(60142)
- 中国(50114)
- 农业(40960)
- 管理(38749)
- 学报(36356)
- 科学(36025)
- 财(35758)
- 大学(29911)
- 业经(29502)
- 学学(28692)
- 融(25359)
- 金融(25359)
- 技术(25186)
- 教育(24823)
- 经济研究(20477)
- 业(19800)
- 财经(19797)
- 问题(18297)
- 经(16994)
- 技术经济(14967)
- 商业(14841)
- 统计(14795)
- 农村(14229)
- 村(14229)
- 农业经济(14190)
- 策(13957)
- 世界(13752)
共检索到381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喜艳 高志峰 刘伟
利用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重构和优化,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有重要作用。利用经济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农业全产业链模式促进农产品流通的作用机理,发现全产业链流通模式下的利润高于传统流通模式下的利润,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而且也可以提高农产品流通参与主体的利益和消费者福利。在此基础上借助Foley模型说明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模式下农产品流通交易费用的节约,并进一步分析如何通过这种模式降低交易费用。最后,以"中国食品谷"为例分析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实现,通过案例实证全产业链模式对农产品流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全产业链 农产品流通 作用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媛
本文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对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重构,并分析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利润增加、流通费用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农产品零售价格更低,说明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流通参与主体的利益,而且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可为推进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晓林
全产业链模式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即以龙头企业整合、管控产业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通体系,是全环节、全过程、全循环、全要素的流通。全产业链以推进农产品流通产品链、组织链、技术链、价值链的高级化而促进产业升级。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组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行业管理,进一步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升级。
关键词:
全产业链 农产品流通 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龙建辉 龚潇潇
普遍认为,农产品生产者低收益而零售价格过高的矛盾在于流通环节过程中产生的暴利。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农产品价值链的构成与问题发现,流通环节中除了中间收购商能低风险获得稳定的收益外,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物流运输企业的利益都非常有限,并且承担了很高的市场风险,流通价值链不存在暴利现象。同时分析发现,导致收益与价格矛盾的重要原因虽然在于流通环节,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流通环节的组织模式所产生的问题。直线、简单的模式存在环节数量多、成本高、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低,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需求等缺陷。为此,本文对农产品流通价值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龙建辉 龚潇潇
普遍认为,农产品生产者低收益而零售价格过高的矛盾在于流通环节过程中产生的暴利。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农产品价值链的构成与问题发现,流通环节中除了中间收购商能低风险获得稳定的收益外,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物流运输企业的利益都非常有限,并且承担了很高的市场风险,流通价值链不存在暴利现象。同时分析发现,导致收益与价格矛盾的重要原因虽然在于流通环节,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流通环节的组织模式所产生的问题。直线、简单的模式存在环节数量多、成本高、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低,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需求等缺陷。为此,本文对农产品流通价值链的组织模式进行了优化,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如意 李金保 李旭东
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共享、数据真实安全、信息与凭证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征,与农产品流通需求存在多重耦合,有助于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痛点问题,并在农产品流通中得以局部应用。不过,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全产业链应用整合程度较低、数据共享与可靠性未能完全实现、农业融资区块链落地难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具备可实现条件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区块链项目,一是跨境农产品交易联盟链,能够提高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降低交易风险,可由核心企业、产业基金、信息技术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开发,并建立上下游产业协同关系;二是跨境农产品物流联盟链,能够实现物流全程可控与费用自动结算,需要在行业内部增强互信并建立协调与激励机制,同时融合应用多种信息技术;三是农产品溯源联盟链,能够实现从生产源头直到消费者的农产品溯源,而为确保全链共查共享和监管,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赋予链上各方信任,应用多种技术、借助线上线下共同作用来防止一切造假;四是高效传递价值的农业融资区块链,其基于智能合约的融资征信与自动履约功能可有效满足农业融资需求,降低征信成本,需要建立风险控制制度、信用自证的认证标准、技术体系以及金融业内部技术业务标准,以实现征信信息跨链共享。农产品流通领域任何区块链具体项目的实施都要遵循严谨的实施步骤,依次是判断适用性、开展区块链培训、构思理论模型、寻找内外部资源合作、开发原型和项目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艳娇 戴昀弟
探索如何优化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商业模式是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供应链主要存在模式单一、环节冗余,组织化程度不均衡以及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优化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商业模式应当从多维度采取措施,既要围绕市场消费需求,推动流通供应链体系多元化,也要面向新零售业态,促进供应链扁平化,同时应当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柔性化农产品流通供应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 供应链 商业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浩杰 尹登博 陈则谦
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流通价值链演变进程及动力机制,进而从正式与非正式两方面视角,构建农产品流通价值链新型治理模式。最后,提出新型治理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实现农产品流通价值链各环节主体协同发展,促使价值链整体效益最大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娟 赖阳
农产品流通渠道正在由以批发市场为主的传统渠道向以现代物流体系为中枢的现代渠道过渡,流通成本是推动农产品流通渠道变迁的主要动因。文章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揭示农产品流通渠道变迁的演化机制、路径及条件,提出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与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相结合的多元流通格局的理论命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凤荣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引发了各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的"地产地消"运动、韩国的"身土不二"运动、美国的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意大利的Slow Food运动等几乎同时展开,逐步探索"地产地消"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倡导"农产品在本地生产、在本地消费",缩短农产品流通路径、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研究各国"地产地消"流通模式对中国开展农产品直销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地产地消 直销 产消交流 农民收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欢欢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通过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渠道来进行,其中市场中介、经营者、加工者和物流服务商是农产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存在产业化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滞后、生产分散化等问题。本文借鉴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农产品流通的三种模式:东亚模式、西欧模式与北美模式的先进经验,提出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做好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等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欢欢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通过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渠道来进行,其中市场中介、经营者、加工者和物流服务商是农产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存在产业化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滞后、生产分散化等问题。本文借鉴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农产品流通的三种模式:东亚模式、西欧模式与北美模式的先进经验,提出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做好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等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丽芳
[目的]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GM模型预测鲜食农产品物流量,以期为提高鲜食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出前瞻性思路。[方法]基于鲜食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以20052013年间我国鲜食农产品的物流量为研究对象,通过灰色控制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原理的预测和检验方法,验证了该模型在鲜食农产品物流中的实用性。[结果]20052013年,我国的鲜食农产品实际物流量在(10 000±2 000)万t波动,除2005年实际物流量与预测物流量等同外,20062013年的预测物流量均高出实际物流量,而2014年预
关键词:
鲜食农产品 物流 冷链GM模型 灰色预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丽芳
[目的]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GM模型预测鲜食农产品物流量,以期为提高鲜食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出前瞻性思路。[方法]基于鲜食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以2005~2013年间我国鲜食农产品的物流量为研究对象,通过灰色控制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原理的预测和检验方法,验证了该模型在鲜食农产品物流中的实用性。[结果]2005~2013年,我国的鲜食农产品实际物流量在(10 000±2 000)万t波动,除2005年实际物流量与预测物流量等同外,2006~2013年的预测物流量均高出实际物流量,而2014年预测物流量(8 756万t)明显低于历年物流量的平均水平。[结论]GM(1,1)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率为6.15%,勉强可适用于鲜食农产品物流量的预测。
关键词:
鲜食农产品 物流 冷链GM模型 灰色预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鹏 熊玮
从宏观环境层面,基于农产品流通演进的外生视角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利用1981-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进规律以及影响其演进的外生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渠道长度先变长再变短的"倒U型"演变趋势;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消费者延拓性、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农产品流通政策的市场化导向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长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长度却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鉴于各环境变量对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的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