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8)
- 2023(15760)
- 2022(13887)
- 2021(12676)
- 2020(11020)
- 2019(25256)
- 2018(24964)
- 2017(48246)
- 2016(26895)
- 2015(30288)
- 2014(30560)
- 2013(30316)
- 2012(28054)
- 2011(25358)
- 2010(25207)
- 2009(23274)
- 2008(22869)
- 2007(20363)
- 2006(17367)
- 2005(15143)
- 学科
- 济(105168)
- 经济(105052)
- 管理(74337)
- 业(71975)
- 企(58796)
- 企业(58796)
- 方法(52664)
- 数学(46315)
- 数学方法(45837)
- 农(28988)
- 中国(26973)
- 财(26935)
- 学(25716)
- 业经(22561)
- 地方(20708)
- 贸(20563)
- 贸易(20559)
- 易(19937)
- 农业(19391)
- 制(18641)
- 务(17419)
- 财务(17350)
- 财务管理(17313)
- 理论(17072)
- 技术(16364)
- 企业财务(16353)
- 和(16350)
- 环境(16333)
- 银(15144)
- 银行(15051)
- 机构
- 大学(390800)
- 学院(388270)
- 管理(150716)
- 济(149750)
- 经济(146347)
- 理学(131898)
- 研究(131320)
- 理学院(130356)
- 管理学(127873)
- 管理学院(127198)
- 中国(94053)
- 科学(87746)
- 京(83012)
- 农(76340)
- 所(68834)
- 业大(67394)
- 财(65797)
- 研究所(63611)
- 农业(60929)
- 中心(59367)
- 江(56126)
- 财经(53904)
- 北京(51787)
- 范(50652)
- 师范(49994)
- 经(48992)
- 院(46964)
- 州(45374)
- 经济学(44652)
- 技术(42539)
- 基金
- 项目(272722)
- 科学(211010)
- 基金(195813)
- 研究(189961)
- 家(174426)
- 国家(173001)
- 科学基金(145864)
- 社会(116877)
- 社会科(110614)
- 社会科学(110580)
- 省(108329)
- 基金项目(105252)
- 自然(99020)
- 自然科(96682)
- 自然科学(96644)
- 自然科学基金(94909)
- 划(91920)
- 教育(87772)
- 资助(80845)
- 编号(76963)
- 重点(61726)
- 成果(61402)
- 部(59015)
- 发(57695)
- 创(56288)
- 科研(53440)
- 课题(53224)
- 计划(53137)
- 创新(52560)
- 大学(50056)
- 期刊
- 济(157061)
- 经济(157061)
- 研究(106112)
- 学报(74076)
- 中国(70308)
- 农(67963)
- 科学(63417)
- 大学(53667)
- 学学(50904)
- 管理(50611)
- 财(49304)
- 农业(46654)
- 教育(40411)
- 技术(31794)
- 融(28378)
- 金融(28378)
- 业经(26264)
- 财经(25539)
- 经济研究(25201)
- 业(24271)
- 经(21733)
- 问题(20930)
- 版(20506)
- 科技(20223)
- 业大(19846)
- 图书(19476)
- 技术经济(18922)
- 理论(18221)
- 商业(17622)
- 资源(17168)
共检索到54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广华 陈万明
针对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研究缺少对研究生教育的关注。本研究认为应完善招生宣传咨询政策,帮助研究生建立合理的就业认知与就业期待;深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增强研究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规划能力;有效融合学术与就业导向,强化导师职能与职业指导能力;促进高校与研究生适应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导引并提升就业需求。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就业 稳定性 招生培养改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邵爱国
为了探索影响非初次就业基层员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本研究建构了一个以就业稳定性为因变量的有序Logistics回归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可概括出如下5个结论:(1)80前的员工,相比90后更倾向就业稳定;(2)员工在前份工作中的平均月薪资越高,其就业稳定性就越低;(3)员工的期望年结余收入越高,其就业稳定性就越低;(4)员工的最低月支出越大,其就业稳定性就越低;(5)员工在离职时,如果是因为"福利"、"薪资"或"工作地点"因素而离职,更有可能在下一份工作中出现"就业不稳定"。
关键词:
就业稳定性 离职率 期望值管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长江 晁伟鹏
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就业时间"和"劳动合同签订"两个维度对"就业稳定性"进行了界定,利用样本调研数据对影响南疆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个体特征、就业特征、雇主特征三大类13个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汉族、城镇组、已婚有子女组、35~44岁组、月收入7000~7999元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高,而"租住房"组、"农户"组、"中外合资"组、"与当地居民相处一般"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长江 晁伟鹏
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就业时间"和"劳动合同签订"两个维度对"就业稳定性"进行了界定,利用样本调研数据对影响南疆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个体特征、就业特征、雇主特征三大类13个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汉族、城镇组、已婚有子女组、3544岁组、月收入70007999元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高,而"租住房"组、"农户"组、"中外合资"组、"与当地居民相处一般"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陆佳萍 王耀延
文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湖北省入户调查数据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离职率、目前就业任期及劳动合同签订三方面来微观考察其就业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不强,其中个人离职率主要受性别、年龄、工资收入、教育及区域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及城市城市生活意愿则对目前就业任期产生显著影响;影响劳动合同签订的主要因素则是工作单位性质、从事行业及城市生活意愿。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稳定性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红梅
本文借鉴职业锚理论,采用"平均就业时间"和"换工次数"两种界定方法,从微观层面上,来研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文章通过对2009年珠三角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工作经验、住宿条件、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及单位性质等会对其就业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稳定性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放 王洋洋 周蕾
2亿多名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是我国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南京市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项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性、20-40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较低,建筑装潢业、批发贸易零售业和制造业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高于其他行业,私营和个体性质单位就业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则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制单位,参加单位社会保险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高。就业稳定性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水平三个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类别差异,并且年龄、受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对就业稳定性类别差异的影响较强,而职业技能水平因素仅产生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冉云芳 石伟平
文章基于浙江省16所高等职业院校2011届部分高职毕业生进行实证调查获得的10746份问卷,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人力资本特征、社会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就业稳定性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但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基于就业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影响,根源在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趋同化,且极少的社会资本并不能影响其就业稳定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艳华 沈琴琴
本文采用对4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测量了当前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状况,结果表明,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民工工作转换更为频繁、工作任期和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更短,就业稳定性更差。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得出了本文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就业稳定性 工作转换频数 工作任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何颖
针对物流业员工流动过大、就业稳定性差等问题,在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公司内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数理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年龄、性别、就业机会识别、工资、福利、企业用工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员工就业稳定性,其中员工年龄越大、福利越好、对就业机会识别能力越低、企业用工环境越好则员工就业稳定性越好,男性员工的稳定性低于女性,工资对于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比较微弱,企业应当改善用工环境,并改变单一的物质奖励措施以稳定员工队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颖宁
本文根据欧元运行一年以来对美元汇率的一路走低 ,从理论上探讨货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稳定。作者从外来冲击、政策因素、金融系统风险、政治联盟和退出障碍等方面 ,对欧元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 ,当前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还处在转换期 ,还不完全排除成员国退出的可能性 ,这对欧元的稳定是潜在的威胁。
关键词:
欧元 稳定 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明 沈镭 张艳 刘立涛 薛静静 陈枫楠
基于影响能源供需的9个因素,应用C-D生产函数和STIRPAT方程,构建了能源供给稳定性模型。通过对陕西省1990—2011年的数据分析,得到:能源投资(0.8293)、碳排放强度(-0.2373)、人均GDP(-0.2876)、产业结构(-2.1336)、人口规模(-2.4144)是影响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能源投资增加将提高现阶段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但影响长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而人口规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等四因素则会降低能源供给系统的稳定性。人均GDP是降低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导因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55%),也是降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能源供给 稳定性 影响因素 陕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喜军 武玉英
供应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否直接影响系统功能实现和绩效的优化。在梳理影响供应网络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因素基础上,建立了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层次分布,探讨了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得出了影响供应网络系统稳定性运行的"六层次三链条"作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