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5)
2023(10689)
2022(8765)
2021(8120)
2020(6589)
2019(15188)
2018(15042)
2017(28804)
2016(15695)
2015(17940)
2014(18079)
2013(17508)
2012(16425)
2011(15078)
2010(15591)
2009(14153)
2008(13913)
2007(12766)
2006(11533)
2005(10874)
作者
(45134)
(37384)
(37096)
(35343)
(23877)
(17923)
(16952)
(14461)
(14410)
(13628)
(12942)
(12674)
(12332)
(12165)
(11652)
(11531)
(11230)
(10887)
(10813)
(10627)
(9713)
(9298)
(9213)
(8809)
(8516)
(8469)
(8413)
(8297)
(7635)
(7366)
学科
(72366)
经济(72301)
管理(39250)
(38340)
(30692)
企业(30692)
方法(27776)
中国(23896)
数学(23261)
数学方法(22659)
地方(20702)
(19447)
业经(17657)
理论(14749)
(13617)
农业(13255)
(12822)
(12243)
(12124)
银行(12112)
(12080)
金融(12077)
教育(11940)
(11876)
贸易(11860)
(11832)
(11783)
(11379)
地方经济(11201)
(11135)
机构
学院(225867)
大学(223579)
(88910)
经济(86860)
管理(80525)
研究(78971)
理学(67386)
理学院(66523)
管理学(64949)
管理学院(64506)
中国(59955)
(49235)
科学(47703)
(42050)
(40461)
(36722)
研究所(36214)
(35653)
师范(35371)
中心(35318)
(34109)
北京(32028)
财经(31958)
(30156)
业大(29698)
(28686)
师范大学(28137)
(28032)
经济学(26921)
技术(26857)
基金
项目(139367)
科学(108995)
研究(107022)
基金(96336)
(82795)
国家(82006)
科学基金(69919)
社会(66022)
社会科(62552)
社会科学(62539)
(57224)
教育(51719)
基金项目(49207)
(47393)
编号(45602)
自然(42529)
自然科(41558)
自然科学(41553)
自然科学基金(40754)
资助(40242)
成果(38937)
(35446)
课题(33598)
重点(32171)
(29991)
(29090)
发展(28653)
(28142)
(27993)
项目编号(27405)
期刊
(110073)
经济(110073)
研究(74669)
中国(55003)
教育(41271)
管理(33583)
学报(33466)
(33152)
(32392)
科学(31016)
大学(26529)
技术(24251)
学学(24073)
(23542)
金融(23542)
农业(22586)
业经(19105)
经济研究(17431)
财经(17113)
(14866)
问题(14232)
图书(14086)
(12308)
统计(11957)
职业(11851)
技术经济(11575)
(11534)
论坛(11534)
(11027)
(10951)
共检索到366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入学新生的文化实际水平,即中职生学习文化课的起点水平,是制定文化课标准的重要依据。入学新生的文化水平不但很低,而且离散度极高,是中职文化课开发不能回避的现实。只有学生学得会的文化课,才能发挥职业学校开设文化课应有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文化课是职业院校公共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职教文化课体系。中职文化课设置,应强调满足需要、实事求是、尊重差异、促进发展的原则。中国特色职教文化课体系,应包括文化课定位、任务、框架、科目设置和标准确立原则、教学内容筛选和组织的要求、各科标准、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教师素质要求和继续教育等内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开发,是教育部职成教司直接领导的研究实验项目。该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了深入探索。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与规划具有国情特点。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互为因果。职业生涯教育是职业院校德育内容之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载体。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必须重视成功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主要区别在于学制、培养目标和能力观不同,这些区别在职业院校课程上主要表现为有无"宽基础"。"宽基础"是学生更新知识、技能和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晋升的基础,是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基础。"宽基础"包括两类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公共课"和面向一个专业或数个相近专业的"公共专业课"。科技进步拉动职业演变的加速,以及企业员工工作不稳定性强的现实,要求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包括文化课在内的"宽基础"课程,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加强此类课程为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内在规律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职教课程改革涉及课程范型、课程模式和课程方案三个层次。对职业教育影响较大的课程范型主要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多元整合课程等;我国现代职教课程模式是在国外先进课程模式影响下自主改革、创新的结果;课程方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课程模式的选择和应用。此外,课程开发者还必须重视课程模式的具体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课程综合化是组织具体教学内容的一种设计思想和方法。在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实践中,课程综合化涉及教学计划开发、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教学活动三个层面。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化,重视职业分析、工作过程分析和行动导向,强调以工作过程内在逻辑关系作为综合化的主线,应该成为职教课程综合化的主流,但不能一概否定以知识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以人格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职业能力的理解逐渐深化。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对职业能力的理解突破了职业指导对能力理解的框架,十分重视"关键能力"或"基本技能"的培养。职业能力也被明确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教界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和使用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推进的,对其内涵的界定源自实践能力,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强调从业者的效率和主观能动性,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凡丽  
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 ,逐渐成为西方社会一种政治或教育的理念 ,一项教育改革的运动和一个连续不断发展的过程。多元文化课程目标也经历了单一种族取向、多元种族取向、多元文化教育取向、多元文化教育重建取向的发展历程。以此为背景 ,国外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模式由平行式向整合式再向拓展式演进 ,为我们解决在国家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如何体现文化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艳  
以福建物流企业用人需求和发展为依据,构建中职物流专业"职业基础平台+岗位群模块"课程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分段完成"登上基础平台,培养岗位能力,深化熟练程度",让学生先接受基础教育,然后自主选择岗位模块接受专业教育。"职业基础平台+岗位群模块"课程模式要顺利实施,还必须从教材、师资、制度方面提供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荣军  
职业模块教材开发是实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的必然选择,是整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文章回答了为什么开发职业模块教材、开发什么样的职业模块教材、怎样开发职业模块教材等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勇  
本文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模块化实践为背景,阐述了课程模块化的内涵、目标、特征、方法和功能,提出了课程模块化建设中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跃生  陶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于垄断优势不足而又面临提升国际竞争力巨大压力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充分利用其大国效应和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超前优势、国际产业转移与再造形成的产业基础优势、大规模出口能力形成的外汇与资金优势、大国因素与垄断因素叠加形成的企业规模优势以及强势政府与国有企业带来的制度与政策优势,跨越式地发展对外投资,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以往的对外投资新模式。同时,这一模式欲取得成功并可持续,也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后发大国应在发展对外投资中努力实现这些条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芳林  肖小明  
本研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了“模块课”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市场意识和协作精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林克松  
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是将集群理论引入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尝试。本构想汲取集群式课程理论的精髓,力求在"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更具适应性、更富整合性、更有弹性的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本构想建构了"两个板块、六个大模块、十三个小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为保障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有效实施,结合实际,本构想提出了建构"双实"基地双边联动培养模型、施行"双导师制"、搭建"学术创新平台"等具体行动路径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