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1)
2023(17839)
2022(15505)
2021(14651)
2020(12291)
2019(28649)
2018(28135)
2017(53752)
2016(28962)
2015(32767)
2014(32367)
2013(31781)
2012(28974)
2011(26293)
2010(26104)
2009(23897)
2008(23248)
2007(19874)
2006(17316)
2005(14864)
作者
(82874)
(69295)
(68644)
(65378)
(44228)
(33042)
(31208)
(27278)
(26245)
(24474)
(23634)
(23397)
(21988)
(21810)
(21480)
(21278)
(20540)
(20402)
(19916)
(19793)
(17104)
(17003)
(16642)
(15795)
(15444)
(15390)
(15151)
(14981)
(13834)
(13678)
学科
(120469)
经济(120346)
管理(79530)
(74529)
(61586)
企业(61586)
方法(57444)
数学(50092)
数学方法(49275)
中国(31514)
(30182)
(26670)
(26016)
业经(25170)
地方(24348)
(22208)
贸易(22197)
(21583)
理论(20433)
农业(20361)
(18852)
(18534)
环境(18232)
技术(17324)
(16792)
财务(16706)
财务管理(16670)
(16265)
金融(16261)
(16210)
机构
大学(412100)
学院(410745)
(163724)
管理(161342)
经济(160446)
理学(141113)
研究(139551)
理学院(139465)
管理学(136451)
管理学院(135723)
中国(102953)
科学(88814)
(87887)
(71238)
(69753)
(65608)
研究所(64489)
中心(62369)
业大(61651)
财经(58719)
(57070)
(56189)
北京(55629)
师范(55618)
(53687)
农业(51640)
(51173)
经济学(49745)
(46693)
师范大学(45291)
基金
项目(289419)
科学(228504)
基金(211627)
研究(208083)
(186097)
国家(184659)
科学基金(158440)
社会(131129)
社会科(124300)
社会科学(124266)
基金项目(111678)
(111275)
自然(104876)
自然科(102498)
自然科学(102470)
自然科学基金(100598)
教育(96665)
(94979)
资助(88601)
编号(83430)
成果(66668)
重点(65325)
(63941)
(61809)
(59822)
课题(57825)
创新(55862)
科研(55723)
教育部(54633)
国家社会(54439)
期刊
(170033)
经济(170033)
研究(115156)
中国(72056)
学报(66620)
科学(62533)
(58351)
管理(57965)
(51663)
大学(50506)
学学(47642)
教育(45288)
农业(41359)
技术(36732)
(29900)
金融(29900)
经济研究(28443)
财经(27561)
业经(27381)
(23615)
(22347)
问题(22007)
图书(20128)
统计(20116)
资源(19831)
技术经济(19559)
科技(19432)
(19403)
(18147)
(17885)
共检索到580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良平  张健  
文章依据1994—2012年入境旅游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入境游客在中国区域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趋势,同时厘清了入境游客在7大区域分布和省级区域分布之间的动态脉络和关系。研究发现:(1)外国游客、港澳游客和台湾游客在中国7大区域的分布目前已经出现了较为稳定的相同变化趋势:中国北边以华北为中心呈现比重下降的趋势,中国南边以华南为中心呈现比重下降的趋势,其他5大区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比重上升趋势;(2)华北、东北、华南、西南和西北均包括了具有主导效应的代表省区,华中的代表省区和其他两个省区对华中具有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雷可为  陈瑛  
游客量的预测和分析是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目前,游客量预测主要采用基于传统研究方法或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单项预测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合预测方法比单项预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ARIMA组合模型的游客量预测新方法,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次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与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相对于单一的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该模型在旅游预测中的应用是可行、有效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金炜  
文章根据我国1992年至2015年的GDP季度数据,建立了虚拟变量回归(DVR)模型、SARIMA模型及其组合(DVR-SARIMA)模型,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发现组合(DVR-SARIMA)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预测性能亦是最好,且利用组合(DVR-SARIMA)模型对我国未来的季度GDP进行了预测,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总体经济增长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金炜  
文章根据我国1992年至2015年的GDP季度数据,建立了虚拟变量回归(DVR)模型、SARIMA模型及其组合(DVR-SARIMA)模型,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发现组合(DVR-SARIMA)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预测性能亦是最好,且利用组合(DVR-SARIMA)模型对我国未来的季度GDP进行了预测,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总体经济增长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娟  李俊峰  
通过社交图片网站(Flickr)的数据开放接口,借助计算机程序采集、整理了2008—2013年境外旅游者上传的中国入境游相关照片数据,利用这些照片中的地理位置坐标信息,采用DBScan聚类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入境游客地理兴趣点(POI),并结合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入境游客POI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其分布密度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并已形成"一级中心集聚带、二级中心集聚区、三级点状飞地"的空间格局;2在一级中心集聚带中所包含的三大核心区内部,其入境游客POI分布同样具有空间的异质性和不均衡性;3在入境游POI分布具有高度空间集聚性的同时,在时间序列上的集聚性具有逐步均衡性发展的趋势;4细分客源市场的POI选择不仅具有高集聚性,同时由于选择偏好的差异从而在空间上的集聚差异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德年  周永博  魏向东  吴建  
近期,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成为威胁公众出游安全、损害游客身心健康的一大元凶。伴随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全球媒体密集传播,雾霾天气对中国国际旅游吸引力的削弱作用已初现端倪。根据对入境游客的调研发现,现阶段,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及与之相关的行动限制、安全威胁、健康威胁、游憩限制等系列风险因素,构成入境游客对华环境风险负面感知的主要方面。为应对这一问题,文章立足入境游客环境风险感知测量,提出并运用负面IPA工具,分析入境游客对华环境风险感知规律,在对入境游客环境风险感知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入境游客对华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媛  
泰国是第一批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国游客。本文利用X12—ARIMA模型分析了中国游客赴泰旅游的季节性行为模式,并同时分析了近十年泰国旅游危机事件对中国赴泰旅游的影响。以期为中国未来出境旅游研究及出境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提供思路,并为旅游目的地国家泰国旅游市场营销提供参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关昕  王星  
混合分布因其在提取复杂数据结构、刻画分布权重方面提供了丰富稳定的信息而被广泛应用于聚类、空间聚组等预测问题中。KDE虽然更新了混合正态分布中的参数结构,但未对权重结构进行单独设计,对分支密度差异较大的异质结构而言,会出现弱密度区域被忽略而高密度结构被高估的现象。引入权重时变估计过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具有时变性的权重既包含了各个成分在空间位置上的比例结构,也包含了人群分布随时间流转的规律信息。文章重点讨论权重时变混合正态模型对景区人群密度的预测问题,以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景区为例,使用景区及周边区域移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华  马耀峰  许聪聪  
旅游动机尽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趋向性和规律性。实证调查显示出:入境游客来华旅游的主要动机是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文化交流和商务旅游人数逐步上升,旅游动机已产生多样化的倾向;卡方(x~2)检验表明年龄、职业和不同地域的旅游者旅游动机有很大的差异,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旅游动机的影响较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温晓金  蒋依依  刘焱序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旅游产业国际化布局迎来新契机。依托多种地理空间分析手段,对比"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中国出境与目的地入境游客规模空间演化规律,可以为拓宽出境旅游发展的外部空间提供指引。本文通过变异系数、平均增长率、空间热点、重心轨迹、标准差椭圆等多种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识别2001—2015年中国游客出境与目的地游客入境规模的空间演化规律异同。结果表明:①泰国是中外游客共同青睐的重要目的地,柬埔寨和越南接待中国出境游客规模快速增长,而中亚内陆国家入境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是中国出境旅游和全球旅游目的地的共同热点地区,而除亚洲周边热带、亚热带岛国外,距离较远国家是中国出境旅游冷点区域;③中国出境游客规模的空间分布由南—北向逐渐向西北—东南向发展,目的地入境游客规模的空间分布长期保持着西北—东南方向,中国出境游客规模的空间变化幅度远大于目的地入境游客规模。本研究结果可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旅游合作交流提供定量化数据支持,在继续保持东南亚旅游市场规模优势的同时,中国出境旅游业的发展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向东欧和中东等较为成熟的旅游市场拓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秋芳  孙根年  谢雪梅  
消费是旅游者暴露在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旅游花费支出是旅游目的地最有经济意义的一项指标。文章选取西安这一传统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十一"国内游客为研究样本,基于游客个人社会信息和此次出游相关指标,综合探讨了游客花费开支状况。基于虚拟变量回归构建了西安"十一"国内旅游花费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君轶  马耀峰  杨敏  
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基于GIS技术,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入境游客行为,完善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分析了旅游生态足迹的基本构成,提出了旅游生态足迹计量模型。以西安市2002年入境游客为例,对入境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为0.015 69 hm2,约占该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足迹的1.17%。可以看出,在旅游热点城市旅游生态足迹对区域生态足迹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区域生态赤字扩大的因素之一。进一步分析表明,旅游生态足迹结构组成中,餐饮的旅游生态足迹居绝对主导地位,约占54.09%。西安市旅游生态足迹效率很高,该市应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以提高旅...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靖  
发展旅游业有助于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负向效应,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文章结合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以北京市2010~2017年入境游客为例,对其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且于2017年达到人均0.1870hm~2的峰值,这充分说明入境旅游生态足迹是导致区域生态赤字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旅游生态足迹结构可知,其中74.3%为交通生态足迹,该账户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住宿账户和购物账户,而废弃物生态足迹的面积最小,仅占到0.1%的份额。此外,北京市入境游客的生态足迹效率较高,单位均值为6611美元/hm~2,是全球平均值的5.98倍,反映了北京市入境旅游经济的高效性。文章提出北京市应致力于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扩大入境游客生态足迹效率、倡导节约型的旅游发展模式等政策建议,目的在于减缓入境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君轶  马耀峰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游客对我国旅游价格的评价。通过对6大旅游热点城市入境游客2004年实地调查资料,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我国旅游宾馆、餐饮、交通、购物、娱乐、导游、通讯等7个方面的旅游价格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入境游客认为我国旅游价格比较适中。提出了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以及具体的价格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旭  秦耀辰  宁晓菊  张丽君  
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变化对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及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利用游客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等方法分析了1996-2010年我国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及变动,采用亲景度理论分析了入境游客对各类城市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并阐明了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对各市场竞争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主要入境游客类型对各类城市和区域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及变化差异较大,近程客源市场游客的目的地选择偏好程度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远程客源市场则不明显;日韩为代表等传统客源市场与东南亚、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客源市场游客对城市类型的选择性及变动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的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