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7)
- 2023(14814)
- 2022(13111)
- 2021(12178)
- 2020(10633)
- 2019(24603)
- 2018(24615)
- 2017(47816)
- 2016(26375)
- 2015(30131)
- 2014(30469)
- 2013(30377)
- 2012(28351)
- 2011(25664)
- 2010(25566)
- 2009(23608)
- 2008(23366)
- 2007(20953)
- 2006(18117)
- 2005(16008)
- 学科
- 济(107892)
- 经济(107780)
- 管理(74834)
- 业(73148)
- 企(59996)
- 企业(59996)
- 方法(53542)
- 数学(46757)
- 数学方法(46273)
- 农(29121)
- 中国(26779)
- 财(26361)
- 学(25505)
- 业经(22570)
- 地方(21310)
- 贸(20550)
- 贸易(20544)
- 易(19925)
- 技术(19729)
- 农业(19567)
- 制(18446)
- 理论(17602)
- 和(16958)
- 务(16618)
- 财务(16539)
- 财务管理(16498)
- 环境(16103)
- 企业财务(15598)
- 银(15538)
- 银行(15462)
- 机构
- 大学(386348)
- 学院(383623)
- 济(150237)
- 管理(149436)
- 经济(146785)
- 研究(132207)
- 理学(129345)
- 理学院(127852)
- 管理学(125474)
- 管理学院(124801)
- 中国(96025)
- 科学(86281)
- 京(83464)
- 农(72422)
- 所(69703)
- 财(65904)
- 研究所(63901)
- 业大(63735)
- 中心(60014)
- 农业(57652)
- 江(56747)
- 财经(53345)
- 北京(52883)
- 范(50429)
- 师范(49837)
- 经(48327)
- 院(47609)
- 州(45940)
- 经济学(44369)
- 技术(43381)
- 基金
- 项目(263074)
- 科学(203428)
- 基金(188046)
- 研究(186719)
- 家(166288)
- 国家(164919)
- 科学基金(138887)
- 社会(113709)
- 社会科(107586)
- 社会科学(107552)
- 省(104246)
- 基金项目(100462)
- 自然(93149)
- 自然科(90899)
- 自然科学(90870)
- 自然科学基金(89241)
- 划(88227)
- 教育(86106)
- 资助(78888)
- 编号(76514)
- 成果(61930)
- 重点(59487)
- 部(57609)
- 发(56166)
- 创(54394)
- 课题(53105)
- 科研(51266)
- 创新(50835)
- 计划(50084)
- 大学(48425)
- 期刊
- 济(161297)
- 经济(161297)
- 研究(108519)
- 中国(71108)
- 学报(69040)
- 农(64692)
- 科学(60783)
- 管理(52522)
- 大学(50410)
- 财(49513)
- 学学(47338)
- 农业(44972)
- 教育(41730)
- 技术(34954)
- 融(29624)
- 金融(29624)
- 业经(26401)
- 经济研究(25677)
- 财经(25404)
- 业(23988)
- 经(21604)
- 图书(21517)
- 问题(21317)
- 技术经济(20297)
- 科技(19761)
- 版(19123)
- 理论(18717)
- 业大(17827)
- 实践(17240)
- 践(17240)
共检索到554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海涛 扈延光 王军 王智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ies.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devoted into this field recently.In this paper,we describes the types of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first,then discusses the issues people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such as,the present situa...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静 刘瑞 王文亮 张冬平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发表于2006—2015年的技术创新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Ⅲ软件的突变检测功能,绘制出突变词共现知识图谱,探究了2006—2015年技术创新研究的时空分布情况、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研究热点主要有技术创新政策、企业合作创新战略与企业创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创新系统与技术变迁、组织绩效与知识整合管理;技术创新研究趋势主要有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研究方式、创新全球化、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尚晓倩
【目的/意义】预测国际Altmetrics领域未来发文趋势,并探究该领域的热点主题及研究趋势,为国内Altmetrics研究紧跟国际前沿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以国际Altmetrics领域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 Space III软件绘制突变词共现时区视图,并对突变词权重进行排序。【结果/结论】Altmetrics领域研究热点主题包括Altmetrics的内涵讨论、传统计量学与Altmetrics的相关性、Altmetrics数据来源平台的应用比较分析和新型Altmetrics指标和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位子 刘怡颖 江俊 欧阳霖 杨沄瑾 卢煜强 侯俊伟 齐龙 王海林
土壤孔隙是水气运移和生物运动的通道,在调节土壤肥力和生态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孔隙结构的量化研究是认识土壤结构、明晰孔隙结构与宏观功能关系的前提。然而,受土壤自身复杂性的限制,目前土壤孔隙结构检测技术普遍存在精确度低、重复性差和操作复杂等问题。针对获取和量化土壤孔隙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归纳了现有方法的优缺点、潜在误差源及应用场景。现有方法总体可分为两大类:间接法和直接观察法,间接法是利用土壤中水、气、声、热等特性获得孔隙直径、体积或孔固体表面积等信息,主要包括水分特征曲线法、压汞法、气体吸附法、声波法、热脉冲-时域反射法、变压法、回归分析法等;直接观察法可以通过几何可视化来直接观察土壤孔隙空间,并借助图像处理技术,从图像中提取大量的定量形态学和拓扑描述符进行评估,例如切片观察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对表征土壤孔隙结构的定量化方法进行了总结,梳理了近5年常规统计法、地统计学和分形理论在土壤孔隙结构定量化研究上的应用和成果。最后对今后田间原位土壤孔隙结构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尝试为土壤孔隙结构的现场检测装置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鹏飞 马啸
大田作物一般成行种植,以提高种植效率和方便田间管理。因此,作物种植行自动检测对于智能农机携带传感器拍摄影像实现自主导航、精准打药,乃至基于无人机搭载传感器拍摄高分辨率影像生成田间的精准管理作业单元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智慧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先系统归纳总结了已有作物种植行自动检测方法,分析了Hough变换法、最小二乘法、绿色像元累积法、Blob分析法、滤波法、消隐点法等作物种植行提取方法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与优、缺点;其次,针对已有研究,提出目前还存在的、需要探讨的科学技术问题,比如不同空间和光谱分辨率影像如何影响作物种植行提取的精度;怎样基于无人机识别不同空间分布特征的作物种植行并进行长势空间精准制图;如何构建标准化的作物种植行识别技术流程等;最后,针对种植行提取技术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若干研究方向,包括能适应高杂草压力等复杂环境的作物种植行精准识别技术,以提高智能农机自主导航精度;能基于种植行识别结果进行作物长势精准制图,从而支撑田间精准分区的方法;耦合无人机遥感精准作物长势监测与智能农机作业的田间精准管理技术等。本文可为影像中作物种植行自动提取及其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植行 作物 自动检测 现状 趋势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魏顺平
本研究通过从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层面对国外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六本学术期刊19年间论文题录信息的分析,从论文数量、高频叙词、高频叙词社会网络图、历年高频叙词等方面总结得出国外教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即国外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内容广泛,这些研究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在多种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方面,各项研究并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存在多种稳定的研究内容组合;国外教育技术历年研究热点的变化受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海荣 蔡玉梅 何挺 吕春燕
研究目的:构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体系。研究方法:归纳综合法。研究结果: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应关注土地调查与监测、土地评价、土地预测与模拟、土地利用规划等技术以及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标准的研究。研究结论: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二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研究,推进形成集成创新成果;三是加强成果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四是以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研究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建设。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村尺度 规划技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关振寰 刘国华 贺金生
草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草地开发与气候变化,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目前中国采取的草地保护措施使草地局部退化有所改善,但并未遏制总体退化趋势。为此,需要完善草地保护技术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合我国草地实际问题,从广义和狭义草地保护出发,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2000–2019年草地保护技术相关文献,对比世界范围与中国同类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草地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草地保护方面的研究影响力虽排名世界第三,但引用频次较低。相比国外技术发展,我国在保护草地资源方面需要完善国家公园建设标准、推广栽培草地建植、增加智能刈割研发、加强生物饲料菌种筛选、改良传统围栏;在有害生物的防治方面需要降低技术成本,增大适用范围。草地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中国草地更好地发挥其牧业基地、生态屏障、文化传承和基因库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青 王迪 刘佳
利用遥感进行农情监测其费省效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必不可少的抽样调查是提高遥感监测精度的重要手段。在"3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经典统计抽样原理,结合空间统计学理论发展起来的空间抽样技术在农情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对国内外农情监测中空间抽样技术应用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情遥感 空间抽样 地理信息 发展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卿
近20余a来,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及河口滩涂快速扩散,已成为我国海岸盐沼中最重要的入侵植物。上海崇明东滩是我国长江口的国际重要湿地,目前受到了互花米草入侵的严重威胁。自1995年在崇明东滩首次发现互花米草以来,互花米草的分布面积已超过1 600hm2。总结了近几年在崇明东滩进行的互花米草相关研究,旨在对互花米草的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的东部及北部,决定其入侵动态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于:(1)互花米草对沿海滩涂环境具有良好适应与耐受能力;(2)人为引种大大加快了互花米草的扩张速度;(3)崇明东滩湿地的水分盐度条件特征导致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的东部与北部。根据互花...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思聪 谢晓尧 徐洋
为了进一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准确率和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如tanh、Dropout和Softmax等,设计了深度入侵检测模型。首先通过数据填充的方式将原始的一维入侵数据转换为二维的"图像数据",然后使用dCNN从中学习有效特征,并结合Softmax分类器产生最终的检测结果。该文基于Tensorflow-GPU实现了该方法,并在一块Nvidia GTX 1060 3GB的GPU上,使用ADFA-LD和NSL-KDD数据集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训练时间,提高了检测准确率,降低了误报率,提升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实时处理性能和检测效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晓红 汤腊梅
移动代理技术(MA)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有效地解决了网络间任务分配合作问题.但移动代理的安全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给出了移动代理系统的概念,基于Aglet移动代理安全框架及其入侵仿真检测,旨在探索移动Agent的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
软件工程 移动代理 安全策略 入侵检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小东 阳博
根据免疫原理,对入侵检测中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的群体循环数据标准归一化处理、亲和力计算以及变异方案进行研究和改进.实验表明,改进后可使基于该算法的入侵检测引擎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在提高检测率的基础上,降低了检测误报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国星
在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的研究中,分布式环境下的全局频繁项目集的更新算法尚不多见。为改善入侵数据增加后,更新算法的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入侵检测的关联规则快速更新算法TDUA(Trivial Distributed Update of Association rules)。算法引入强频繁项目集概念,有效地修剪候选项目集数目,采用共享模式的体系结构,具有通信代价较小,挖掘效率较高的特点。并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验证了算法适应在高速大流量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快速准确地建立入侵检测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硕 汪雪锋 乔亚丽 刘玉琴
[目的/意义]基于数据分析视角,从研究数据以及研究方法的变迁出发,对技术预测研究做出系统性分析。[方法/过程]为厘清发展脉络,本研究将基于数据分析的技术预测研究划分为萌芽阶段(1981—1991年)、成长阶段(1992—2010年)、扩张阶段(2011—2017年)和瓶颈阶段(2018年至今),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不同阶段的研究前沿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技术预测一直朝着多层次、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但尚未完成“技术可能如何发展”到复杂环境下“技术应该如何发展”的跨越,而搭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构建智能化分析软件以及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将是未来关注的焦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