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0)
2023(12877)
2022(10878)
2021(10037)
2020(8213)
2019(19049)
2018(18830)
2017(34374)
2016(18505)
2015(21271)
2014(21365)
2013(21239)
2012(20532)
2011(19192)
2010(19405)
2009(18267)
2008(18095)
2007(16017)
2006(14738)
2005(13841)
作者
(55376)
(46598)
(46360)
(43974)
(30010)
(22367)
(20943)
(17993)
(17875)
(16554)
(16135)
(15601)
(15202)
(15004)
(14610)
(14311)
(13779)
(13397)
(13285)
(12975)
(12026)
(11381)
(11349)
(10776)
(10546)
(10533)
(10167)
(9999)
(9585)
(9215)
学科
(106366)
经济(106282)
管理(48061)
(44221)
方法(38744)
数学(34603)
数学方法(34121)
(33799)
企业(33799)
中国(31337)
地方(26599)
(22967)
业经(19770)
(18849)
(18824)
贸易(18809)
(18185)
(17976)
(16503)
(16372)
金融(16372)
地方经济(16361)
(15776)
银行(15762)
农业(15537)
(15440)
(14625)
环境(14305)
(12946)
理论(12176)
机构
大学(280311)
学院(277394)
(131083)
经济(128779)
研究(108928)
管理(99523)
中国(84855)
理学(83810)
理学院(82747)
管理学(81118)
管理学院(80606)
科学(62500)
(61855)
(57000)
(56095)
研究所(50329)
中心(47815)
财经(44368)
(43940)
经济学(42549)
(41740)
北京(40845)
(40400)
(38650)
(38366)
师范(38018)
经济学院(37969)
业大(35971)
农业(33937)
(33563)
基金
项目(173458)
科学(137243)
研究(127358)
基金(127306)
(111212)
国家(110360)
科学基金(93311)
社会(84126)
社会科(79939)
社会科学(79920)
(64792)
基金项目(64739)
教育(58084)
自然(57125)
自然科(55858)
自然科学(55846)
(55442)
自然科学基金(54847)
资助(54318)
编号(49027)
(43083)
成果(41336)
重点(39819)
(39593)
国家社会(36387)
课题(35765)
发展(35339)
(35069)
(34808)
教育部(34262)
期刊
(155839)
经济(155839)
研究(94435)
中国(63998)
学报(41741)
(41658)
(41620)
管理(41098)
科学(40135)
大学(32351)
教育(31836)
(30638)
金融(30638)
学学(30069)
农业(28935)
经济研究(26685)
技术(25692)
财经(23627)
业经(21815)
(20666)
问题(20315)
(19426)
国际(18501)
世界(17856)
统计(16876)
(16479)
技术经济(16171)
(14580)
决策(13305)
图书(13106)
共检索到456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付鑫  李俊  张威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并成为重要成员。入世20年来,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市场准入不断放宽,贸易便利化政策层出不穷,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等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并为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对入世以来中国开放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与发达国家差距进行了分析,并在总结中国快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入世20周年为新起点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思路,包括以货物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制造强国建设、以自主开放加协议开放相结合推动服务领域开放、以国际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立新  冯远  冯永晟  汤婧  陈昭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成就卓然,但问题与风险同在。过去10年里,中国借助WTO这一平台对国内体制进行了相应调整与改革,主要依据WTO规则发展开放型经济。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矛盾与结构短板突显,未来如何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WTO原则的视角出发,客观评估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的经验,并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剖析下一步改革所要正视的内外需协调发展关键性问题,进而为未来中国走向经济强国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路径,使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黄建忠  田素华  何树全  石建勋  方显仓  靳玉英  张海冰  
到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40年光辉历程。辉煌的成就无疑表明,中国的开放型发展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中国的世界经济理论工作者以研究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为己任,以探索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为使命,此时此刻深感对40年进行理论解释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组织了一次专题理论讨论会,试图交出答卷——40年开放型发展道路如何总结?这里刊登的是其中8篇代表性发言,期待以此与全国同仁交流探讨,共同推进我国的世界经济理论建设。读者可以看到,如何总结40年是一项极具探索意义的工作,这里几篇文章的观点不尽相同,相信这种差异对我们推进开放40年发展道路的科学总结是有积极意义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武汉大学改革开放研究课题组  
加入WTO后,中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入世20年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呈现六大发展趋势:一是从更多重出口和引进外资,向注重进出口协同发展、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转变;二是以对外开放倒逼国内经济改革,从扩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到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三是开放成果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共创共享,民营经济逐渐成长为外经外贸新增长极;四是创新驱动逐渐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五是对外开放区域布局与结构持续优化、趋于均衡,更加注重统筹发展与安全;六是从顺应规则被动融入全球化到积极主动引领新型全球化,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毅夫  
全球经济陷入疲软"新常态",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即使外部环境不好,内部反周期刺激的空间很大,中国经济仍然可以维持较高的增长。扩大内需仍应以投资为主,解决消费比重过低的办法在于改善一次分配,而不能过度强调二次分配。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贸易体,人民币终有一天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但目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会扰乱中国金融秩序,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仍然必须是创造有利环境,保持内部相对稳定,再维持20年或更长时间的快速增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钊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理念与质量更是获得肯定。从经济发展成就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来自中国的经济转型做法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经验借鉴,而且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未来发展来看,中美等国际政治因素、中国市场化地位问题、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效果,都会影响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应更理性地看待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的影响,肯定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成就,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依然可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肇光  宗永平  
本文介绍了韩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经验之八个坚持,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杨:江小涓研究员,您作为十六大代表亲自参加了这次盛会,一定有许多切身的体会;同时,这次大会确定了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您作为长期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在参加了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之后,结合您以前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赵昕东  梁云芳  
在连续四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虽然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仍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加快结构调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宏现经济分析预测课题组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泊溪  
200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又是实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开头年。将是经济全球化有重要推进的年份,将是中国的发展和改革有重要突破的年份,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年份。 今年的发展思路要体现战略要求,发展政策要体现“十五”时期的目标要求。特别是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政策要做出正确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浩,门可佩  
提出灰色增量模型,并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将灰色增量模型与普通灰色模型相结合,对2004-2010年中国经济进行预测和实证分析,同时对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泉  王锦功  欧阳植  
1995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17个年头。199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8%。工业总产值增长18%,农业在大灾之年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立坚  
2016年中国经济将直面"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本质是要摆脱长期以来对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旧模式的依赖,建立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增强金融业自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化解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关键是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在国内要把制造业的高成本通过服务环节的创新降下来,从而释放产能;要鼓励中国资本走出去,到海外去获得财富增长的机会。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真正落实上海自贸区探索负面清单改革的方向,是重中之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俊杰  商辉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路程和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勾画出中国由"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的演进过程,并结合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共轭环流"论,提出中国开放型经济由大到强的发展思路。当前,中国已逐步成为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枢纽国"、贸易流控制力的"居重国",已从最初注重出口和引资的"单向开放"转变为注重平衡发展"双向开放"。但是,中国依然缺乏引领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制造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现状和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的困局。面对能力缺口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应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开放中遇到的问题,抓改革、补短板、通市场,逐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成为贸易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