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560)
- 2022(2172)
- 2021(2179)
- 2020(1841)
- 2019(4706)
- 2018(4856)
- 2017(9025)
- 2016(5036)
- 2015(5531)
- 2014(5692)
- 2013(5390)
- 2012(4876)
- 2011(4253)
- 2010(4229)
- 2009(4313)
- 2008(4531)
- 2007(3867)
- 2006(3882)
- 2005(3699)
- 2004(3367)
- 学科
- 银(15564)
- 银行(15419)
- 制(15181)
- 济(14931)
- 经济(14907)
- 行(14167)
- 管理(12416)
- 业(11533)
- 企(11434)
- 企业(11434)
- 度(9357)
- 制度(9354)
- 业务(8733)
- 融(8077)
- 金融(8077)
- 银行制(7637)
- 财(7450)
- 体(6954)
- 体制(6422)
- 方法(5983)
- 中国(5308)
- 数学(5226)
- 数学方法(5166)
- 务(4608)
- 财务(4603)
- 财务管理(4594)
- 企业财务(4477)
- 业经(3708)
- 税(3106)
- 税收(3040)
- 机构
- 大学(60626)
- 学院(58732)
- 中国(26203)
- 济(25632)
- 经济(25001)
- 研究(23303)
- 管理(20709)
- 银(17892)
- 银行(17127)
- 财(16939)
- 理学(16127)
- 理学院(15966)
- 行(15849)
- 管理学(15760)
- 管理学院(15636)
- 京(13899)
- 所(12018)
- 科学(11869)
- 财经(11813)
- 中心(11493)
- 江(10978)
- 农(10862)
- 经(10734)
- 研究所(10504)
- 融(9834)
- 金融(9693)
- 北京(9183)
- 人民(9174)
- 州(8969)
- 财经大学(8937)
- 基金
- 项目(31970)
- 科学(24757)
- 研究(24520)
- 基金(22899)
- 家(19716)
- 国家(19531)
- 科学基金(16551)
- 社会(14877)
- 社会科(14065)
- 社会科学(14061)
- 教育(12213)
- 省(11844)
- 基金项目(11435)
- 自然(10319)
- 划(10166)
- 自然科(10066)
- 自然科学(10064)
- 资助(10036)
- 编号(9897)
- 自然科学基金(9892)
- 成果(9371)
- 部(7770)
- 重点(7713)
- 课题(7486)
- 性(7442)
- 制(6987)
- 教育部(6840)
- 创(6603)
- 大学(6374)
- 项目编号(6320)
共检索到116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课题组 刘桂平 余鹏 李鸿洋 宗少俊 耿金海 卢国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海曙
管理是重要的生产力,效率是检验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准,管理与效率是决定入世过渡期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外银行业在管理与效率方面的差距较大,表现在管理者的目标、管理手段及运作效率等方面。因此过渡期内我国银行业必须进行管理革命,包括管理哲学的革命、管理手段的革命与管理组织的革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光军 邓拥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欣 陈群博
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我国入世过渡期消费政策的目标取向以及消费政策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消费政策 适度消费 扩大内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元龙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 国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为中国加入WTO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加入WTO之后,中国银行业将得到众多收益,同时,也将付出相当成本。 收益 (一)引进竞争机制 外资银行具有充足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管理经验和服务技术,高水平的服务效率和卓越的商业信誉,必然对中国银行业产生强大的竞争压力。外部竞争力量的引进,有利于推动中国银行业素质和各方面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动中国银行业改革和服务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芳 汪汀 乔海曙
入世后的 5年过渡期 ,是我国消化、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最紧迫的时期。创造现实现金流和预期现金流是当前我国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两种主要模式。前者以显性成本换取现金收益 ,而后者以隐性成本换取长期收益。在立足我国国情基础上 ,通过对银行不良资本成本 -收益、速度 -效率的比较分析 ,我们认为创造现实现金流模式的优势更明显。依据这一结论 ,我们作出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路径选择 :利用政府支持、积极引进外资、完善相关环境 ,实现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再加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菁华
我国加入WTO后,按照与世贸组织的协议,五年后即2007年我国将对外全面开放银行业,因此我国的银行机构必须在这五年的过渡期里做好各项准备以应对外贸银行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入世”后过渡期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入世”后渡期 我国商业银行 挑战与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喻海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系课题组
中国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将获得巨大发展。五年后,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享有同等国民待遇。五年过渡期内,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对于维护正常的国内金融秩序,降低外资银行进入后对中资银行的不利影响极为重要。
关键词:
WTO 外资银行 有效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元龙 温彬
在加入W TO的“后过渡期”,随着保护性安排的逐渐结束,入世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中外资银行将在“三大领域”与“十大业务”展开激烈的竞争,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资银行能否充分利用这最后的时机,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加快改革和发展、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W TO后过渡期中国银行业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中资银行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强对外资银行的调控与监管。
关键词:
WTO 后过渡期 核心竞争力 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阙明坤 甘德安
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办学规模稳中有进,办学条件有所改善。独立学院在资产过户、占地面积达标等方面还存在困难。改造独立学院产权结构,支持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由普通高校与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2008年4月1日,《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该文件对独立学院的设立、组织与活动、法律责任、管理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树杰
在厂网分开的条件下,上网电价应是一个基于市场均衡的分类、分地、分时的复杂的价格体系。但这种理想的上网电价体系,只能由市场竞争自然形成。在政府管制的条件下,过渡期内的水电价格改革,应抓主要矛盾,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在各方利益大体平衡的前提下,将新建大中型水电成本合理补偿作为重点,兼顾水电价格结构的改善。建议废止水电"标杆价",新建大中型水电价格仍以项目审批文件确定的投资成本及运行方式为基础核定。适度提高老水电价格,如以重置成本为目标,应通过股权分配等方式,将所增收益适量返还当地。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全面推行丰、枯电价制度;未纳入国家统一平衡计划而又跨区销售的水电,价格应由水电企业与受电区的电网公司...
关键词:
水电 价格 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兴洲 侯小雨 赵陶然
在如期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整体任务之后,"十四五"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已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转变。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政策、实践与发展基础,但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渡阶段,还存在认知博弈与思维转化、人才培育与政策设计等一系列的观念与实践问题亟待探讨与厘清。从国际反贫困理论模型与实践举措中汲取有益经验,我国在过渡阶段应做到"延续"与"突破"并重,坚定政策与法律的统筹引领、紧抓农村产业发展、激发农民自觉意识、发挥教育在农村人才培养培训中的支撑作用,全面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过渡阶段 问题与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海曙
加入 WTO是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强行推进 ,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归根到底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整体竞争力的根源在于体制改革滞后。为此 ,加速制度创新应成为过渡期内国有银行的重要制度安排。过渡期内我国国有银行制度变革的基本思路是 :从“单一产权”变为“多元产权”,从“一级法人”变为“多级法人”,从“行政式管理”变为“公司式治理”
关键词:
WTO 国有银行 体制困境 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超 刘妤洵
银行体系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直接影响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而我国银行中大量的不良资产的存在,使得金融业中所蕴藏的风险可能危及金融的安全、稳定和发展。通过对我国金融脆弱性的分析,一方面化解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减少金融泡沫;另一方面,则通过重组银企关系,加强银行内控、外部约束,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快金融创新和建立市场信用体系,来实现银行业的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