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6)
2023(9007)
2022(7541)
2021(6950)
2020(5614)
2019(12642)
2018(12119)
2017(23786)
2016(12936)
2015(13844)
2014(13572)
2013(13404)
2012(12494)
2011(11318)
2010(11258)
2009(10250)
2008(9951)
2007(8891)
2006(7892)
2005(6842)
作者
(38048)
(31951)
(31650)
(30087)
(20388)
(15304)
(14334)
(12486)
(12197)
(11411)
(10855)
(10375)
(10272)
(9951)
(9899)
(9898)
(9859)
(9563)
(9294)
(9071)
(8041)
(7787)
(7644)
(7297)
(7244)
(7103)
(7021)
(6889)
(6443)
(6390)
学科
(54789)
经济(54736)
(37873)
管理(37310)
(28980)
企业(28980)
方法(21221)
数学(18975)
数学方法(18789)
(17932)
中国(13942)
地方(13773)
业经(13558)
(13113)
农业(11891)
(11854)
贸易(11852)
(11507)
产业(11268)
(9973)
技术(9881)
(9597)
(9277)
环境(8812)
(7838)
银行(7807)
(7463)
(7378)
财务(7363)
财务管理(7351)
机构
学院(183215)
大学(179407)
(80166)
经济(78743)
管理(72972)
理学(63625)
研究(63130)
理学院(62966)
管理学(62017)
管理学院(61705)
中国(46961)
科学(39243)
(37458)
(36629)
(34609)
(31600)
业大(30799)
中心(29529)
农业(29042)
研究所(28921)
(27829)
财经(27403)
(24949)
经济学(24104)
北京(23127)
(22888)
(22209)
经济学院(21986)
师范(21893)
(21886)
基金
项目(127907)
科学(101286)
基金(93607)
研究(89665)
(83036)
国家(82331)
科学基金(70565)
社会(59121)
社会科(56342)
社会科学(56330)
(50500)
基金项目(49967)
自然(46617)
自然科(45542)
自然科学(45526)
自然科学基金(44754)
(42903)
教育(39550)
资助(37493)
编号(34662)
(29321)
重点(28646)
(27704)
(27478)
成果(26144)
创新(25663)
国家社会(24529)
计划(24362)
科研(24318)
课题(24316)
期刊
(87285)
经济(87285)
研究(51341)
中国(33486)
(32914)
学报(30095)
科学(28115)
管理(25706)
(24282)
大学(22358)
农业(22238)
学学(21692)
(18142)
金融(18142)
业经(16378)
经济研究(14692)
技术(14315)
教育(13526)
财经(12977)
问题(12067)
(11372)
(11282)
(9816)
科技(9694)
商业(9559)
技术经济(9272)
(8681)
国际(8556)
现代(8539)
(8244)
共检索到265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润琴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入世后其前途和命运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入世后我国许多行业的产品将会受到冲击,其中,汽车工业可能是受冲击最大、负面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丽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拥有量在大城市迅速增长,给大城市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4个城市先后实行了"限购"政策,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负面影响:降低汽车销量的增长速度、对中低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产生压力、使外商在投资汽车产业上踩刹车、导致中低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汽车经销商退出;正面影响: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高端知名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高端知名品牌汽车经销商销量上升并出现汽车经销新业态。为了消除"限购"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正面影响,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提升汽车销量、质量和开发汽车租赁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志新  何秋雨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量和需求量将进一步激增,环境与能源压力加大。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走向低碳时代的必然性和低碳经济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应对低碳经济挑战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关勇军  瞿旻  
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未来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也将非常巨大。本文在探讨汽车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包括制造的复杂性和成本的压力、信息化需求的压力、市场细分的压力、供应链及零售环节协调的压力等,同时,提出OEM应采用更多的技术平台及模块化生产,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加强与其他OEM、供应商、零售商合作等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瑞兰  
传统汽车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快了化石能源消耗的速度,加剧了全球石油能源日渐枯竭的风险,其大量排放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质,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集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功能于一身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成为一个国家抢占制高点、发展和保护民族产业的重要内容。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风险尽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时代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思茂  
本文立足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对安徽省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从中梳理出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21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保持社会稳定和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经济将有更大发展,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七五规划以后中国汽车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要逐步建成像美国、日本那样千万辆级的强大汽车产业,体现出大国的竞争能力,需要长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伟  姜志远  
随着我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亚国家成为我国汽车企业扩大出口贸易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中亚国家的份额较小,车型也较少,尚未形成品牌优势。而中亚各国经济逐渐加速,市场需求空间不断上升,为我国汽车出口创造了契机,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促进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可以从基础产品设计和研发制造、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出口联盟和规范竞争秩序、扩大融资来源等方面推动汽车产业"西进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扬帆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条件下,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攻克关键技术、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等技术创新策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留国  王子杨  蓝婷婷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解决环境和能源困境至关重要,但产业震荡可能会阻碍其健康发展。本文从产业链上下游的角度研究产业震荡的原因和形成机制,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了“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了产业震荡的形成机制和各政策因素对产业震荡的减弱效果。结果表明:(1)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发生3次产业震荡,分别在2022年、2026—2029年以及2030—2031年,产业发展中期发生的震荡持续时间最长且最剧烈,在产业发展成熟后,震荡将逐渐减弱;(2)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市场准入规模等政策因素是造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产业震荡的重要原因。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通过控制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和价格间接控制新能源汽车的供给,进而引发产业震荡。市场准入规模对新能源汽车的供给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发生产业震荡;(3)对政策因素进行调整可以缓解产业震荡,但在不同时期内各因素的缓解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本文认为,缓解产业震荡可以通过调整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和市场准入规模等方式进行综合调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杰  张自伟  
我国的民族汽车产业同美、日、韩等汽车强国相比,差距仍很大,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本文运用WWOT分析方法,从我国现实出发,对我国民族汽车产业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和竞争力进行分析,从而认清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现状,寻找我国民族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借鉴日韩两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民族汽车产业日后的战略对策,从而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本云  
随着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随着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中国能源供给全面紧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赶超提供契机。我国新能源汽车具有产业发展以政策驱动为主、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公共技术平台及产业联盟初步形成的特点。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统一技术标准体系、明确技术路线发展时间表、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加大补贴力度等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满凤  
入世后汽车产业是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但是这种冲击到底有多大,以及在入世后的各年份中,这种冲击又是如何分布的?尽管有不少学者已做了一些定性分析,但是更重要的应是能够确定每年的安全状况的定量估算。本文首先对入世后的汽车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入世后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指标数据进行了预测,最后应用DEA模型对入世后汽车产业安全度进行了估算,得出了合理的估算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