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3)
2023(9091)
2022(7663)
2021(6963)
2020(5995)
2019(13435)
2018(13205)
2017(26574)
2016(14211)
2015(15737)
2014(15311)
2013(15610)
2012(14918)
2011(13537)
2010(13414)
2009(12538)
2008(12271)
2007(11103)
2006(9982)
2005(8968)
作者
(45158)
(37493)
(37354)
(35439)
(23554)
(18000)
(16889)
(14647)
(14181)
(13257)
(12769)
(12220)
(12147)
(11931)
(11788)
(11618)
(11274)
(11214)
(10898)
(10798)
(9554)
(9292)
(9285)
(8647)
(8508)
(8337)
(8299)
(8153)
(7613)
(7467)
学科
(64272)
经济(64196)
(41316)
管理(39231)
(30959)
企业(30959)
方法(28248)
数学(25307)
数学方法(25140)
(19330)
中国(18751)
(18502)
业经(14542)
(14274)
(13614)
贸易(13608)
(13285)
(13168)
农业(12900)
地方(11771)
产业(11745)
(11074)
银行(11028)
(10598)
技术(10335)
收入(9987)
(9970)
(9841)
金融(9841)
(8925)
机构
大学(216898)
学院(215161)
(96444)
经济(94850)
管理(81112)
研究(77145)
理学(70595)
理学院(69815)
管理学(68758)
管理学院(68405)
中国(57708)
科学(48079)
(46169)
(43858)
(43775)
(40445)
研究所(36899)
业大(36137)
农业(35143)
财经(34958)
中心(33326)
(31763)
(31221)
经济学(30897)
北京(29297)
经济学院(28233)
(27648)
财经大学(26097)
(25457)
师范(25015)
基金
项目(144145)
科学(112961)
基金(106460)
研究(98506)
(96009)
国家(95260)
科学基金(79677)
社会(65381)
社会科(62250)
社会科学(62235)
基金项目(56603)
(55516)
自然(52393)
自然科(51148)
自然科学(51129)
自然科学基金(50297)
(47770)
资助(43530)
教育(43430)
编号(36794)
重点(32816)
(32230)
(32185)
(30272)
成果(28790)
创新(28444)
计划(28338)
科研(28147)
国家社会(27859)
教育部(26907)
期刊
(102856)
经济(102856)
研究(63912)
学报(40214)
(38834)
中国(37689)
科学(35574)
(30983)
管理(29738)
大学(29629)
学学(28487)
农业(26214)
(20253)
金融(20253)
经济研究(18373)
财经(17850)
业经(17792)
(15470)
技术(15411)
问题(15055)
教育(14271)
(13396)
(12350)
商业(11683)
技术经济(11251)
科技(10607)
国际(10585)
业大(10512)
(10292)
统计(10159)
共检索到314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庆  
在H-O定理前提假定不满足的条件下,入世对我国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表现为资本技术双密集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高素质劳动力和低素质劳动力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和劳动力收入的增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纪玉山  周英  吴勇民  
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决定论认为,经济的增长是产业结构转变的原因。作者根据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利用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结论进行了证伪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变迁并不是由经济的增长带来的,相反,产业结构的调整却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为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比与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楠  
我国入世会显著影响国内收入分配状况,通过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模型的解析,结合我国实际,详细分析了入世对我国城乡间、地区间、产业间收入分配的长期和短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庭良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物价变动、收入水平对产业结构的长短期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与物价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物价增长率的变动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泽  章潇萌  刘凤良  
高储蓄率、要素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三个典型事实。本文构建一个非平衡增长模型表明这三者是一个自洽的系统,存在相互制约和矫正关系。在我国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储蓄倾向不同与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背景下,高储蓄会出现两个相反地影响产业结构的动力。一方面,高储蓄转化的高投资更多体现为工业品,阻碍了服务业发展,同时,高储蓄导致的低消费使得恩格尔效应无法发挥作用,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高储蓄导致高投资,推动了资本深化,这又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变迁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储蓄率和要素收入分配。文章证明这个系统存在一个广义平衡增长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德胜  李洪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快速变化,在要素成本和资源环境约束因素助力下,国际分工格局加快调整。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支柱产业进入调整期,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正在成为新经济增长点。这种转变既是市场规律自发作用的结果,也需要政府制定实施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予以适当引导。一、国内外形势发展要求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湛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云南民族学院于2001年10月4-9日在昆明召开了题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理论研讨会”的第十二届年会。会议分别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刘方械教授和方恭温教授致开幕辞和闭幕辞,由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振中教授分别作开幕和闭幕学术报告。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以中国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和调整、收入分配的理论发展等内容为中心展开了讨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哲  高文海  
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时效性、跨地域性等特点,其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就电子商务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第一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2703682,且在1%条件下显著,表明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第一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我国第二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0793484,且表现出1%显著水平,即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较弱;我国第三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3619341,且在1%水平下显著,即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果显著,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了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及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但同时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我国应提高FDI质量,积极引导外商向高科技现代制造业投入,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加速服务业的开放,促进外资向第三产业薄弱行业流动,同时政府要合理引导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并令吸收和使用FDI朝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孟欣,王俊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