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9)
- 2023(10085)
- 2022(8074)
- 2021(7311)
- 2020(6359)
- 2019(14443)
- 2018(14077)
- 2017(27427)
- 2016(13750)
- 2015(15133)
- 2014(14739)
- 2013(14755)
- 2012(13438)
- 2011(11825)
- 2010(12349)
- 2009(12324)
- 2008(11973)
- 2007(10820)
- 2006(9868)
- 2005(9600)
- 学科
- 业(72976)
- 企(68238)
- 企业(68238)
- 济(62970)
- 经济(62901)
- 管理(54922)
- 银(33809)
- 银行(33664)
- 行(32118)
- 融(30260)
- 金融(30260)
- 业经(25956)
- 方法(25568)
- 制(24686)
- 财(23968)
- 中国(21422)
- 农(21220)
- 务(19098)
- 财务(19066)
- 财务管理(19044)
- 数学(18127)
- 企业财务(18102)
- 数学方法(18001)
- 农业(16401)
- 技术(14952)
- 体(14503)
- 体制(13250)
- 策(13243)
- 理论(13033)
- 地方(12332)
- 机构
- 学院(193609)
- 大学(189228)
- 济(89999)
- 经济(88406)
- 管理(80416)
- 理学(67219)
- 理学院(66684)
- 管理学(66025)
- 管理学院(65655)
- 中国(63441)
- 研究(58925)
- 财(46719)
- 京(38993)
- 财经(36099)
- 经(32765)
- 银(32734)
- 江(31674)
- 银行(31457)
- 农(31039)
- 中心(30736)
- 科学(29496)
- 行(29369)
- 所(28408)
- 经济学(28173)
- 财经大学(26820)
- 融(26183)
- 州(25780)
- 金融(25704)
- 经济学院(25552)
- 研究所(24853)
- 基金
- 项目(116295)
- 科学(93924)
- 研究(89356)
- 基金(87052)
- 家(72723)
- 国家(71997)
- 科学基金(64786)
- 社会(59903)
- 社会科(57124)
- 社会科学(57109)
- 省(45615)
- 基金项目(45382)
- 自然(39699)
- 教育(39005)
- 自然科(38898)
- 自然科学(38890)
- 自然科学基金(38299)
- 划(35974)
- 资助(35393)
- 编号(35093)
- 业(30537)
- 创(28304)
- 成果(27958)
- 部(26123)
- 发(25606)
- 重点(25467)
- 创新(25449)
- 国家社会(25247)
- 制(24901)
- 性(24120)
- 期刊
- 济(103785)
- 经济(103785)
- 研究(64578)
- 融(50312)
- 金融(50312)
- 财(40854)
- 中国(40807)
- 管理(36327)
- 农(30229)
- 科学(22386)
- 学报(21124)
- 财经(19421)
- 农业(18757)
- 业经(18069)
- 大学(17888)
- 技术(17729)
- 学学(17127)
- 经(16601)
- 经济研究(16378)
- 教育(12992)
- 问题(12805)
- 业(12442)
- 技术经济(12046)
- 财会(11887)
- 国际(11764)
- 贸(11528)
- 世界(11014)
- 现代(10961)
- 理论(10512)
- 会计(10182)
共检索到323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利生
截至2006年6月底,共有71家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了214家营业性机构,并可在25个城市开办企业人民币业务;26家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了18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179亿美元;共建立了23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和8家合资证券公司;42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平西
继续转换人民银行职能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胡平西一、1995年金融监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1995年我省金融监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方面,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朱隽 郭凯 艾明 赵岳 白雪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协同推进金融业开放、汇率市场化和减少外汇管制"三驾马车",取得明显进展。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仍然不足。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总体不高,远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仍有较多歧视性规定,我国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不足,会计、审计以及税收等金融制度环境便利度仍有待提升。下一步,应继续协同推进"三驾马车",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核心实现金融业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短期内,可按照内外资同等对待的原则,放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朱隽 郭凯 艾明 赵岳 白雪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协同推进金融业开放、汇率市场化和减少外汇管制"三驾马车",取得明显进展。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仍然不足。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总体不高,远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仍有较多歧视性规定,我国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不足,会计、审计以及税收等金融制度环境便利度仍有待提升。下一步,应继续协同推进"三驾马车",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核心实现金融业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短期内,可按照内外资同等对待的原则,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平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新举措不断推出,开放进程不断加快,但政府仍需大力推进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通过列举我国最新的金融业开放措施,从QFII额度、外资银行总资产、人民币储备资产占比等角度分析了我国金融业开放现状,认为金融业开放具有学习国外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改善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和降低金融业运行风险的重要意义。但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水平仍不足,还存在可能产生经济金融波动、金融体系扭曲和外国资本控制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制度建设、合理有序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提升自身能力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业 开放 促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隽
2017年7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6次会议上再次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明彦
在经济最重要的领域金融业,中国采取更为全面、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即十一条金融举措,这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中国金融业开放已取得巨大成就。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持续稳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为外资金融机构准入与经营提供了平等的发展环境。对外开放在推进中国金融业快速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有效推动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2019年12月20日中国A股市值达到58万亿
关键词:
金融业 外资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世练
近年来,随着金融法规的不断健全和监管投入的增多,金融监管力度越来越大,而且效果越来越明显。但从当前金融监管的现状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监管质量,确保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绍红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促进我省金融业稳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杨绍红根据全国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我们确定全省人民银行分支行1997年的工作任务和措施是:一、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积极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人民银行分支行重点是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推进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尤其是要加快金融业的开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强调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落实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俊梅
我们应设法改变金融监管低效率的各种弊端,树立新的监管理念,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及法律机制,充分发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一(以下称银监会)的作用,尽快实现金融监管手段与方式的现代化。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制度 监管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饶智敏
中央银行职能的转换为中央银行金融服务扩展了工作空间,也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央银行金融服务的特点,提出了对金融服务实行有效管理的建议,希望以此促进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准。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有效管理 服务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范亚舟
宏观审慎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实施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制度和监管机构体系保证。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要素和监管框架出发,研究了宏观审慎监管下欧美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改革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导向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改革的"渐进性"和"适应性",并就如何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和推进监管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 系统性金融风险 监管机构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良芳
近年来,对金融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问题出现议论颇多。我认为,只要实事求是地对这两年来金融体制改革成绩作出正确的估价,认真分析和抓住目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就能选准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而选准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对于指导和推动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加强宏观控制,活跃金融,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高效益地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