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65)
- 2023(19313)
- 2022(16102)
- 2021(15166)
- 2020(12729)
- 2019(29274)
- 2018(29337)
- 2017(56166)
- 2016(30629)
- 2015(34909)
- 2014(34923)
- 2013(34831)
- 2012(32081)
- 2011(28994)
- 2010(29658)
- 2009(27619)
- 2008(27687)
- 2007(25102)
- 2006(22663)
- 2005(20756)
- 学科
- 济(133151)
- 经济(133008)
- 业(109059)
- 管理(105762)
- 企(96621)
- 企业(96621)
- 方法(57394)
- 数学(46704)
- 数学方法(45992)
- 财(37981)
- 中国(37481)
- 农(37474)
- 业经(37011)
- 地方(27974)
- 制(27745)
- 务(26319)
- 财务(26217)
- 财务管理(26172)
- 农业(25805)
- 技术(25488)
- 企业财务(24807)
- 理论(24437)
- 学(24349)
- 和(23713)
- 贸(23192)
- 贸易(23173)
- 易(22491)
- 银(22166)
- 银行(22119)
- 行(21138)
- 机构
- 学院(446401)
- 大学(444252)
- 济(180271)
- 管理(179756)
- 经济(176174)
- 理学(152069)
- 理学院(150419)
- 管理学(147912)
- 研究(147214)
- 管理学院(147052)
- 中国(116016)
- 京(97286)
- 科学(89384)
- 财(87346)
- 所(75010)
- 农(71479)
- 江(69689)
- 财经(67730)
- 中心(67318)
- 研究所(67239)
- 业大(63616)
- 北京(62579)
- 经(61278)
- 范(57762)
- 师范(57243)
- 州(56535)
- 农业(55550)
- 院(53169)
- 经济学(52833)
- 财经大学(49874)
- 基金
- 项目(286003)
- 科学(224906)
- 研究(212125)
- 基金(205385)
- 家(177558)
- 国家(175974)
- 科学基金(151960)
- 社会(132233)
- 社会科(125424)
- 社会科学(125386)
- 省(113024)
- 基金项目(107826)
- 自然(98204)
- 教育(97739)
- 自然科(95856)
- 自然科学(95834)
- 自然科学基金(94127)
- 划(93778)
- 编号(87983)
- 资助(85779)
- 成果(71622)
- 重点(63629)
- 发(63206)
- 部(62650)
- 课题(60837)
- 创(60777)
- 创新(56226)
- 项目编号(54262)
- 科研(53889)
- 教育部(53685)
- 期刊
- 济(210966)
- 经济(210966)
- 研究(135673)
- 中国(93855)
- 管理(74343)
- 财(70158)
- 农(65334)
- 学报(65093)
- 科学(61632)
- 教育(52864)
- 大学(49797)
- 学学(46450)
- 农业(45112)
- 技术(44230)
- 融(43785)
- 金融(43785)
- 业经(35976)
- 财经(33650)
- 经济研究(32250)
- 经(28877)
- 问题(27139)
- 业(26934)
- 技术经济(25016)
- 图书(24610)
- 理论(21697)
- 现代(21653)
- 科技(21126)
- 商业(20976)
- 统计(20811)
- 贸(20584)
共检索到692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覃艳华
在跨国公司推行人才本土化的时代,加上中国成为WTO中的一员,大批有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外企陆续登陆我国,对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带来很大冲击。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如何调整和改变,将决定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流向,也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未来的发展。本文就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入世后如何建立新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便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索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
入世 高新技术企业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星 王润孝
本文通过研究区别于传统企业的适应于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想,并结合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ISN模式,即从岗位管理转向事件管理、从规范管理转向柔性管理、由流程管理转向节点管理,从而达到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目的。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ISN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福战 陈树文
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外部社会环境影响、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培训工作滞后、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的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已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知识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向南 金光 赵曙明
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知识创新模式和以硅谷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新知识创新模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之上 ,本文着重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在不同创新模式下高新技术企业所采用的组织形态特征 ,并给出了不同类型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具有的典型特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福战 陈树文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模型、知识管理过程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矩阵为构建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型打下坚实基础。文章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型,站在新的研究视角,将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与知识的获取与存储、传递与共享、应用与创新过程相结合,并将人力资源开发的六个阶段划分为关键环节,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海燕 刘帮成
硅谷这个被认为是全球最容易孵化高新技术和创造富翁的圣地 ,过去和现在都在不断地吸引着全球的注意。然而硅谷企业管理模式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所关注。本文在分析硅谷管理模式有关问题的情况下 ,结合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发展特点 ,探讨适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硅谷 管理模式 高新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勇 肖轶楠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密度大;旅游业又是大产业,食、住、行、游、购、娱企业类型多,从业人员基数大。为此,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就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齐齐 李辉 冯蛟
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先从理论上探讨和分析了知识管理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进而结合D企业的管理实践,指出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时存在的困境,最后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从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方式、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方式和企业文化六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伟伟 梁瑞兵
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文章初步界定了评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的6个维度,分析了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方面受企业性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建绩,孔德洋
本文把传统的 "企业孵化器 "理论应用于企业内部,设计出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开发组织的三种选择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的条件要求进行论述,最后指出,企业在进行科研开发组织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源状况、实力特点,结合各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的条件要求,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或最接近的模式。
关键词:
企业孵化器 科研开发组织模式 职能部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颂 王敏
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是企业培训体系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以Y公司建设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为例,探讨"技术生态系统培训观念"在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培训师开发和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国义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探讨程国义近年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迅猛发展,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引人注目的一支重要力量。朝气蓬勃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活力从何而来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这一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捷英
企业人力资源供应链可以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优化,使企业以最小的人力资源成本及时、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更好地服务顾客,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将人力资源供应方、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作为一个链条来系统分析,以达到系统最优的目的。建立人力资源供应链需要合理、健全的人力资源制度和强大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设计步骤。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供应链 管理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周鹤林 赵志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咏梅 仇相波 陈芳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的核心竞争已从对物质资本的竞争演化为对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