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7)
2023(5443)
2022(4563)
2021(4456)
2020(3476)
2019(7844)
2018(8035)
2017(15786)
2016(8933)
2015(10504)
2014(10836)
2013(10671)
2012(10151)
2011(9323)
2010(9624)
2009(8964)
2008(9001)
2007(8321)
2006(7618)
2005(7055)
作者
(26163)
(21468)
(21125)
(20486)
(13449)
(10182)
(9878)
(8196)
(7953)
(7937)
(7117)
(7061)
(6920)
(6892)
(6602)
(6518)
(6474)
(6317)
(6160)
(6097)
(5516)
(5293)
(5249)
(5028)
(4883)
(4877)
(4844)
(4824)
(4331)
(4240)
学科
(32958)
经济(32922)
管理(24413)
(22008)
(16221)
企业(16221)
中国(13230)
方法(12794)
(12677)
数学(11059)
数学方法(10942)
(10072)
(9748)
(8326)
银行(8318)
(8128)
贸易(8122)
(7966)
业经(7950)
(7948)
农业(7719)
(6420)
金融(6418)
教育(6124)
(6082)
理论(5926)
(5894)
地方(5838)
(5741)
税收(5563)
机构
学院(133051)
大学(129253)
(52756)
经济(51414)
管理(45494)
研究(43345)
理学(37433)
理学院(37018)
管理学(36433)
中国(36234)
管理学院(36181)
(28805)
(28139)
科学(24619)
(22513)
(22082)
财经(21858)
(20957)
中心(19866)
(19585)
研究所(19557)
北京(18556)
(18238)
师范(18078)
(17950)
业大(17125)
农业(16377)
经济学(15963)
财经大学(15898)
(15571)
基金
项目(72961)
研究(59792)
科学(55383)
基金(48705)
(40982)
国家(40549)
社会(35111)
社会科(33038)
社会科学(33030)
科学基金(33012)
(29563)
教育(28575)
编号(27736)
基金项目(25099)
(24562)
成果(24200)
资助(20334)
课题(19821)
自然(18592)
自然科(17998)
自然科学(17992)
自然科学基金(17639)
(17055)
(16847)
(16627)
重点(16557)
(16393)
项目编号(16248)
(14895)
(14551)
期刊
(67454)
经济(67454)
研究(44586)
中国(28962)
(22245)
教育(20721)
(20416)
管理(17573)
学报(17074)
(16310)
金融(16310)
科学(15368)
农业(13915)
大学(13242)
业经(12786)
技术(12731)
学学(12087)
财经(10620)
经济研究(10457)
问题(9669)
(9151)
(8740)
理论(7695)
图书(7408)
商业(7320)
国际(7115)
实践(7028)
(7028)
职业(6878)
现代(6781)
共检索到215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国庆  宋建慧  
中美、中欧双边谈判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景看好,探讨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的平衡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剖析各种粮食供求平衡途径的适用情况、相对优势及其局限性为切入点,探讨决定和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途径选择的各种因素,预测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状况,提出以进口调节和国内粮食生产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为主、粮储调节为辅的粮食供求平衡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科  
关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几个问题陈文科粮食,是任何发展中大国都绕不开的难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就粮食论粮食,更不能就粮食生产论粮食生产,特别是眼睛不能只盯着几个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粮食供求矛盾加剧,是我国农业深层问题的集中表现,粮食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周静  
在粮食生产方面,2003年至2015年的"十二连增",表明中国粮食总量生产方面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但当前中国粮食供求面临的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困境,反映了这种总量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再加之物质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三本齐升"的压力,我国粮食的竞争力不断减弱。当前粮食供给虽然总量增长,但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当前粮食生产供给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了不匹配的新特征,同时还面临进口冲击加大、消费习惯改变、生产效益不高以及资源环境硬约束等挑战。为此,本文立足供给和需求平衡的角度,从四个维度提出了促进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新思路:稳定粮食的生产,实现数量和质量的供求平衡;调节粮食品种,实现消费结构平衡;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平衡;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价格平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周静  
在粮食生产方面,2003年至2015年的"十二连增",表明中国粮食总量生产方面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但当前中国粮食供求面临的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困境,反映了这种总量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再加之物质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三本齐升"的压力,我国粮食的竞争力不断减弱。当前粮食供给虽然总量增长,但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当前粮食生产供给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了不匹配的新特征,同时还面临进口冲击加大、消费习惯改变、生产效益不高以及资源环境硬约束等挑战。为此,本文立足供给和需求平衡的角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庆铨  涂传铭  
我国是12亿人口的大国,也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大国。这种特殊的国情,使粮食成为一种特殊商品。但是粮食再特殊还是商品,同样受到价值规律的调节。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高于价值;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低于价值。要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于价值,保持商品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随着世界粮食供求的变化、国内粮食安全问题的变化,以及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对粮食安全的需要,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梳理了自党的十六大报告以来有关的粮食安全政策,并针对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新趋势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生产要素的制约,且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影响较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粮食进口的难度加大。对此,本研究提出了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容和要求,并针对新要求和新内容提出优化路径和政策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韩俊  徐小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供给日益丰富,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现阶段,我国粮食主产中心逐步北移,全国社会商品粮总体规模小,且有逐步集中到少数地区的趋势;粮食消费需求的总量增长平稳;使粮农获得相对合理的价格和收益,是保持粮食生产和供给稳定的关键。从今后发展趋势看,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需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悦  
《背景与诊断》认为,粮库收储能力较低和临时收储政策对近年来粮食主产区"憋粮"现象有较大影响。并提出加强主产区粮库仓容建设、粮食精深加工能力建设,加强主产区地方粮食储备库经营管理和对粮食临时收储政策的全程监管,有助于逐步缓解和消除"憋粮"现象的发生[1]。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述忠  李寿山  罗剑朝  
我国粮食供求前景与实现平衡面临的问题马述忠李寿山罗剑朝一、我国粮食供求前景展望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预测模型对中国未来的粮食供求状况进行预测,结果大都表明中国粮食供求的缺口将日益扩大。(一)我国粮食需求前景1.从人口增长前景来看。我国人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圣兵  
面对粮食供求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在分析把握新型的粮食供求结构及其模型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式“大粮食”产业的发展战略;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应当积极开展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出新的粮食产业优势,促进粮食供求的动态平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光泗  朱丽莉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以及国内粮食市场开放进程加快,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复杂,受粮食供给、需求两大方面众多因素影响。粮食生产与消费预期因素对粮食市场影响更加明显,粮食价格波动及地区差异特征更加突出。为此,本文结合我国粮食流通体系市场化特点,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及地区差异,归纳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阶段性特征,进而探讨粮食价格宏观调控途径及调控重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全根  
“入世”以后,我国的粮食流通格局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粮食市场也将受到国际粮食市场低价粮的冲击。但与此同时,所面临的机遇也是空前的。只要我们有充分的准备,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粮食流通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就完全能够把握机遇,顺应经济国际化、贸易自由化的时代潮流,建立开放性的粮食流通新格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书田  
中国粮食形势与实现供求动态平衡的对策郭书田一、中国粮食的形势1949~1984年,粮食产量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产量由204公斤上升为397公斤;1985~1994年,粮食产量增长低于人口增长,人均产量下降为368公斤;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超过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