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2)
2023(5889)
2022(5114)
2021(4913)
2020(4206)
2019(9605)
2018(9437)
2017(19133)
2016(10178)
2015(11727)
2014(11717)
2013(12050)
2012(11572)
2011(10171)
2010(10601)
2009(10063)
2008(10420)
2007(9255)
2006(8504)
2005(7932)
作者
(27826)
(23185)
(22808)
(22487)
(14508)
(10969)
(10707)
(8779)
(8469)
(8363)
(7824)
(7601)
(7396)
(7339)
(7253)
(7112)
(6818)
(6776)
(6653)
(6465)
(5980)
(5547)
(5478)
(5256)
(5244)
(5208)
(5039)
(5036)
(4592)
(4562)
学科
(40293)
经济(40251)
管理(32531)
(29624)
(29342)
(23878)
贸易(23867)
(23482)
企业(23482)
(23322)
(21863)
税收(20402)
(20227)
方法(18149)
数学(16019)
数学方法(15960)
(15790)
中国(15783)
财政(15595)
(12922)
(12635)
财务(12622)
财务管理(12573)
(12340)
企业财务(11817)
(11474)
(10262)
出口(10254)
出口贸易(10254)
(9134)
机构
大学(145423)
学院(144968)
(70469)
经济(69263)
管理(51193)
(49006)
研究(48564)
理学(42712)
理学院(42315)
管理学(41989)
管理学院(41727)
中国(40817)
财经(33290)
(30163)
(29991)
(24697)
科学(24470)
财经大学(24181)
经济学(23671)
(23187)
经济学院(21937)
中心(20917)
研究所(20748)
北京(19799)
(19328)
(17772)
(17656)
(17594)
(15909)
(15679)
基金
项目(79736)
研究(62579)
科学(61550)
基金(58391)
(49059)
国家(48702)
社会(41015)
科学基金(40615)
社会科(39190)
社会科学(39181)
基金项目(29586)
(28477)
教育(27481)
编号(25782)
资助(25144)
(23913)
成果(23010)
自然(22646)
自然科(22083)
自然科学(22073)
自然科学基金(21675)
(19440)
(18667)
国家社会(17856)
重点(17570)
课题(17279)
(17245)
教育部(17103)
(16784)
社科(16706)
期刊
(79009)
经济(79009)
研究(58095)
(41540)
中国(28555)
管理(18983)
(18527)
学报(18139)
(17509)
(17420)
金融(17420)
国际(16641)
财经(16538)
(15840)
经济研究(15761)
(15430)
大学(14427)
科学(14153)
(14119)
税务(14079)
学学(13540)
问题(12568)
业经(11559)
教育(10850)
农业(10376)
会计(9823)
技术(9631)
(9347)
财政(9347)
财会(8841)
共检索到248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丹阳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现行鼓励产品出口的措施(如出口补贴等)必须作相应的调整。 为了制定符合世贸组织需要、与国际惯例相吻合的鼓励出口经营体系,我国应从加大 出口退税、运用财税政策等方面支持出口生产企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忠元  陈芳  
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内外有利的环境和各种力量的助推。基于行为动力机制的理论分析,分别从企业、市场、政府三个层面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动力来源展开探讨,并选取世界GDP、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口退税额、全要素生产率等代表性指标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动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外市场需求吸引对于外贸出口增长产生的拉动力要强于本国企业技术进步形成的驱动力和政府激励的推动力,据此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完善政策调节、加大海外市场拓展维护力度方面对增强外贸出口增长动力进行了相关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煊  
财政杠杆是指财政预算内外资金投入并最大化、财政政策运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美国著名的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通过对政府公共投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占比重和使用方向不同的分析,论证了政府支出对稳定经济的重要性。他通过对大量经济发展史料的分析研究,发现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初级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毕玉江  裴宏伟  
本文论述了我国外贸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的三个金融信用工具:出口信用保险、国际保理以及福费廷业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以及原因,并提出了利用各种金融信用工具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之刚  崔孟修  
财税政策在促进企业的出口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入WTO后 ,制定政策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本文考察了与企业出口有关的五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反倾销、出口退税、开拓国际市场、研发与技术创新 ,及绿色贸易等。对每一个方面 ,我们在分析其现状、国际经验和WTO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明育  
近年来,出口退税成为外贸企业经营管理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成为许多人士关注的焦点。1996年《对外经贸实务》第2期陈红蕾同志的“关于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的思考”一文,对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提出了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的构想,本文拟从另一角度对如何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提出一些想法,兼与陈红蕾同志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莹莹  
当今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运行模式。财税政策是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保障、调节和引导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卫  
资源相对匮乏和粗放利用问题在我国很多地区较为突出。以湖南省为例,一方面,战略性资源日益匮乏,自给能力不断下降。目前全省人均耕地0.86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有9个市、州56个县(市、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确定的0.8亩警戒线,且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水资源总量相对较丰沛但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区域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对经济发展起主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嘉锋  梁宵  
近年来,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达成的共识。作为"低碳经济"衍生物之一的"碳关税",已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双重性的,它既导致我国出口面临下降的威胁,也促使我国出口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管"碳关税"最终能否被征收,中国都应该坚定不移地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引导企业节能减排,走低碳、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春芳  陈仙丽  
一、"碳关税"问题的提出碳关税,也称边境调节税(BTAs)。它是对在国内没有征收碳税或能源税、存在实质性能源补贴国家的出口商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绍雨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通过国家财政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前提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旨在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而又和谐相处的一种局面,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发挥财政的调控功能:改革财政体制,从宏观上控制社会需求,调节社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师求恩  
在当前人民币保持不贬值的条件下,调整出口退税是促进外贸出口的最有效的政策手段。针对当前出口退税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改革我国的财税制度,增加退税资金来源;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并严厉打击骗税活动;不断完善退税制度,最终实现对出口产品的“零税率”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受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5933.7亿美元,年均增长达18%,进出口贸易额由世界排名第32位跃居第3 位。拥有外贸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也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本文概述了中国外贸出口体制的改革进展和成就,探讨了WTO对出口体制的要求及中国出口体制与之相比存在的差距,并按照WTO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入世后进一步完善出口体制提出12个方面的主要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