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5)
2023(5909)
2022(5111)
2021(4836)
2020(4092)
2019(9188)
2018(9222)
2017(19537)
2016(10475)
2015(11827)
2014(11992)
2013(12199)
2012(11758)
2011(10904)
2010(11276)
2009(10750)
2008(10547)
2007(9736)
2006(9109)
2005(8401)
作者
(29972)
(24668)
(24545)
(23918)
(15826)
(11467)
(11407)
(9521)
(9320)
(9221)
(8346)
(7996)
(7983)
(7902)
(7776)
(7751)
(7385)
(7278)
(7197)
(7098)
(6374)
(6153)
(6096)
(5743)
(5711)
(5616)
(5533)
(5459)
(4957)
(4856)
学科
(48087)
经济(48042)
(31493)
管理(31293)
(24263)
企业(24263)
方法(17749)
数学(15759)
数学方法(15599)
中国(15578)
(15318)
(12497)
(12439)
业经(11208)
(10697)
贸易(10691)
地方(10615)
(10431)
(10064)
银行(10059)
(9731)
产业(9701)
(9669)
农业(9254)
(8199)
金融(8199)
(8149)
税收(7785)
技术(7757)
(7736)
机构
学院(157816)
大学(155455)
(74350)
经济(72848)
管理(61579)
研究(53874)
理学(51672)
理学院(51168)
管理学(50621)
管理学院(50293)
中国(43642)
(37267)
(32884)
财经(28266)
科学(28003)
(26890)
(25416)
(25333)
中心(24437)
研究所(23438)
经济学(22957)
北京(21607)
(21293)
经济学院(20822)
财经大学(20665)
(20022)
(19828)
师范(19722)
(19222)
业大(18295)
基金
项目(90849)
研究(72513)
科学(72444)
基金(65265)
(54226)
国家(53761)
社会(46759)
科学基金(46214)
社会科(44554)
社会科学(44546)
(35306)
基金项目(33309)
教育(32620)
编号(30316)
(29367)
资助(27756)
自然(26761)
自然科(26055)
自然科学(26048)
成果(26046)
自然科学基金(25606)
(21866)
课题(21671)
(21220)
重点(19972)
(19197)
(18954)
发展(18865)
国家社会(18842)
(18588)
期刊
(89089)
经济(89089)
研究(54798)
中国(30980)
(26389)
管理(24707)
(21622)
金融(21622)
(20121)
科学(17149)
教育(16579)
学报(16043)
业经(15780)
经济研究(14683)
财经(14298)
技术(13566)
农业(13440)
大学(13212)
问题(12564)
(12469)
学学(12232)
(11523)
国际(9947)
理论(8850)
商业(8787)
技术经济(8694)
现代(8295)
统计(7974)
经济问题(7925)
实践(7863)
共检索到254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显明  
本文从我国产业竞争力当前状况和今后的变化趋势角度论证入世的利弊影响 ,以及我国应作出的相应产业调整 ,分析了为什么我国当前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将逐渐消失 ,并指出了政府应扶持的目标产业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楼迎军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导向完成了从追求政府政策保护下的进口替代,向开放条件下的出口型导向的历史性转变,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虽然政策干预对一国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利弊兼具,经济学理论认为政策干预往往会导致效率的降低和社会福利的损失。进入90年代后,在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国际化和自由化,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经济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积极的政策干预在未来的相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永  刘鹃  
通过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CGE),对我国入世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条件对我国的福利水平的提高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但是,在贸易自由化的冲击下,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的生产强化趋势也是存在着的,这一趋势的存在将使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低级化趋势。而通过产业政策干预,不仅可以使我国福利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能够保证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的顺利进行。因此,入世以后,我国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对我国的主导产业进行扶持,不仅有必要,而且是有效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廖涵  
一、入世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 加工贸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间产品交换,而是为了实现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优化组合的一种保税贸易,本身不存在关税保护或非关税贸易壁垒问题,WTO所推行的贸易贸易体制对加工贸易没有直接的纪律约束。加入WTO对我国加工贸易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天龙  
第一,简化货币政策目标。从理论与实践看,货币政策一般是实行通胀目标制,或者物价稳定加上充分就业的双目标制。比如,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通胀低于2%。美国实行促进就业最大化和保持物价稳定的目标,但核心仍然是通胀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相对多元,不仅包括通胀、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创造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智君  严清华  
人们在审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发现按照生态学原理,利用产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加工制造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有机链条,可以形成互利共生的产业生态经济网络和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产业生态,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于是便形成了产业生态经济思想。本文在概括产业生态经济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该思想的产业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律律  
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代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历经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已基本形成体系,并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这一政策体系在培育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尚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君  周振  
相关论争分析表明,产业政策研究不能过度关注政策有效性的论证,产业政策实施要遵循市场机制作用规律,产业政策转型研究要与经济发展等宏观背景相结合。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应该由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市场化产业政策转型,由推动特定产业规模增长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转变,由特惠式产业扶持向普惠式维护竞争、激励创新转变,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选择性产业政策为有益补充,构建包括供给提升式和需求激活式的双向型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君  周振  
相关论争分析表明,产业政策研究不能过度关注政策有效性的论证,产业政策实施要遵循市场机制作用规律,产业政策转型研究要与经济发展等宏观背景相结合。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应该由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市场化产业政策转型,由推动特定产业规模增长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转变,由特惠式产业扶持向普惠式维护竞争、激励创新转变,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选择性产业政策为有益补充,构建包括供给提升式和需求激活式的双向型政策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文月  任保平  
产业政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对产业技术、产业组织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又因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失效风险以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政府失灵阻碍产业升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府利用产业政策不断培育并积累高端要素、优化国内外市场环境,积极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地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但特惠性产业政策与非均衡的产业发展模式也造成了较大的政策实施成本,制约了产业升级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业升级,需要政府通过调整产业政策措施、构建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体系以及进一步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等方式,保障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与价值链升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雄  
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时,国家出台了"占一补一"的土地政策,即任何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使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发、复垦补充相同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这项土地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随意占用耕地的现象,保证了我国耕地面积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动态平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产业政策的国际性体现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政策是指以本国产业为政策对象、在竞争优势战略指导下的、符合国际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规则的政策体系 ;根据我国产业的特点 ,应长期坚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 ,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龙头 ;及产业政策的国际性在三次产业中都应得到体现 ,以提高三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少洪  全毅  
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其实施的成效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本文旨在分析产业政策成功实施的一般条件,以及我国的产业政策实践经验,为我国入世后调整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萍  
日本于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为其赶超时期“贸易立国”外向型发展战略提供制度条件,为趋利避害,日本在自由化进程中采取“拖延”策略加强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配合调整,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贸易结构逆转,以适应不断加强的国际竞争。最终,成功使″入关″成为赶超欧美的“登天之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