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7)
2023(7807)
2022(6521)
2021(6069)
2020(5052)
2019(11559)
2018(11093)
2017(23032)
2016(11992)
2015(13903)
2014(13727)
2013(13981)
2012(13166)
2011(12017)
2010(12387)
2009(12133)
2008(11429)
2007(10370)
2006(9711)
2005(9164)
作者
(35780)
(29233)
(29214)
(27799)
(18645)
(13990)
(13562)
(11288)
(11023)
(10506)
(9982)
(9797)
(9544)
(9341)
(9335)
(9165)
(8691)
(8548)
(8400)
(8302)
(7526)
(7253)
(6912)
(6852)
(6724)
(6642)
(6441)
(6304)
(6063)
(5805)
学科
(54651)
经济(54598)
(34951)
管理(32388)
(27929)
金融(27929)
(26126)
企业(26126)
(25831)
银行(25815)
(25102)
方法(24251)
中国(23876)
数学(22402)
数学方法(22240)
(15968)
(15879)
(15309)
(12661)
贸易(12646)
(12377)
业经(11646)
中国金融(11409)
地方(10781)
农业(10093)
(9626)
财务(9598)
财务管理(9582)
(9435)
企业财务(9185)
机构
大学(181776)
学院(180651)
(86067)
经济(84429)
管理(66807)
研究(63151)
中国(58823)
理学(56202)
理学院(55654)
管理学(54906)
管理学院(54568)
(43069)
(38554)
财经(34012)
科学(32926)
(32211)
(30857)
中心(30826)
(29875)
经济学(28657)
研究所(28459)
(26813)
经济学院(26120)
财经大学(25581)
北京(25240)
(24858)
金融(24422)
农业(23611)
业大(23570)
(23256)
基金
项目(107262)
科学(84072)
研究(80553)
基金(78765)
(67826)
国家(67273)
科学基金(56724)
社会(52634)
社会科(50225)
社会科学(50210)
基金项目(40378)
(39947)
教育(36043)
自然(34311)
资助(34238)
(33871)
自然科(33489)
自然科学(33481)
自然科学基金(32887)
编号(32307)
成果(27067)
(25280)
(24121)
重点(23971)
国家社会(22408)
(22319)
课题(22129)
教育部(21952)
(21532)
人文(21204)
期刊
(94690)
经济(94690)
研究(61527)
(39580)
金融(39580)
中国(36443)
(31551)
(27092)
管理(25825)
学报(23881)
科学(22129)
大学(18993)
学学(17952)
农业(17941)
财经(17926)
经济研究(16179)
(15364)
业经(14487)
技术(14303)
教育(14155)
问题(13276)
(12497)
理论(11989)
国际(11761)
实践(10715)
(10715)
世界(10112)
(9570)
统计(9449)
技术经济(9424)
共检索到292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晶  钟甫宁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将更多地与世界市场融合。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我国应更多地生产畜牧、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世界市场,同时从世界市场进口我国比较优势较低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如粮食。但从世界市场进口粮食是否会影响我国国内粮食的稳定供应是关心粮食安全的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利用过去20多年的数据对我国与世界粮食生产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认为二者的波动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世界市场在粮源的总量供应和时点供应上都有较好的保证。我国粮食生产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既是符合比较利益也是符合粮食安全目标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该文通过比较市场化改革前后中国粮食生产和价格波动的差异后发现,改革后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但粮食价格波动更加剧烈,产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和价格对产量变化的反应都更加敏感。原因在于: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日益得到加强,粮食流通对其生产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但价格因素在市场中被放大了。所以,应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建立以期货市场为先导的粮食市场体系和现期货市场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晶  钟甫宁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比较了我国粮食生产波动与世界粮食生产波动的相关性,从供应安全和经济可行两方面讨论了我国利用世界市场稳定国内粮食供应的可行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峭  
中国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是其增长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本文在阐述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历史过程和变化特征,探讨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形成机制,建立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青华  陈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祝美群  白人朴  
运用定性、定量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总体态势、区域态势、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提出了平抑波动的有关建议和具体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成杰  
The food is a strategy supply, which is of vital important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taple food supply, play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hinese reformation. To make a serious study and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n Chinese food production flu...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包宗顺  
对FAO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可以断定:2007年中期开始的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也即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所致,而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汪莹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1978-2008年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平均为30.33%。运用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采用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具有波动频繁、周期短、幅度大等主要特点。针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特性,系统分析了政策导向及粮食价格、耕地总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物质和技术投入、粮食流通体制等经济社会因素方面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际,从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和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喻翠玲  冯中朝  
本文利用波动指数测算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并从自然波动和经济波动两个方面,描述了其波动特征。1978—2002年间,粮食经济波动引起的粮食生产下降的幅度高于自然波动引起粮食生产下降的幅度。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投入、宏观经济政策、自然灾害和粮食流通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翔  孙文华  
加入 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由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特点 ,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从粮食生产波动原因 ,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 ,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宁  
能源价格波动会对中国粮食生产成本造成冲击,而且不同类型能源价格波动的动态冲击效果存在差异。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发现,煤炭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十分显著,石油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具有潜在影响。农户会调整生产要素投入以应对能源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冲击,但由此也给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推广科学的粮食生产方式,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并完善能源价格挂钩型农资的调控政策以及优化农资补贴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