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3)
2023(7685)
2022(6524)
2021(6511)
2020(5377)
2019(12096)
2018(12115)
2017(24791)
2016(13650)
2015(15495)
2014(15633)
2013(15785)
2012(14967)
2011(13596)
2010(14172)
2009(13439)
2008(13601)
2007(12433)
2006(11530)
2005(10383)
作者
(37935)
(31877)
(31557)
(30544)
(20096)
(15127)
(14355)
(12205)
(11961)
(11673)
(10761)
(10300)
(10176)
(10041)
(9998)
(9565)
(9514)
(9241)
(9172)
(8960)
(8222)
(8038)
(7785)
(7378)
(7374)
(7352)
(7337)
(6995)
(6511)
(6385)
学科
(56219)
经济(56162)
(49356)
(46009)
管理(39658)
农业(30155)
(27285)
(27195)
企业(27195)
中国(19468)
方法(19401)
(18125)
数学(17922)
数学方法(17747)
业经(15855)
财政(13626)
(12732)
地方(12465)
(12292)
银行(12284)
(12208)
(12159)
财务(12138)
财务管理(12094)
(11773)
贸易(11766)
(11709)
(11570)
企业财务(11487)
(11165)
机构
学院(197576)
大学(191247)
(89473)
经济(87642)
管理(75913)
研究(67064)
理学(64373)
理学院(63811)
管理学(63044)
管理学院(62677)
中国(57010)
(50480)
(48879)
(39662)
农业(36877)
科学(36685)
财经(35119)
(34570)
(32277)
中心(31755)
(31644)
业大(31583)
研究所(30038)
经济学(25980)
北京(25246)
财经大学(25003)
(24662)
(23848)
师范(23714)
经济管理(23679)
基金
项目(115654)
研究(92313)
科学(90408)
基金(82423)
(69132)
国家(68386)
社会(58336)
科学基金(58110)
社会科(54920)
社会科学(54905)
(45855)
基金项目(42751)
教育(40763)
编号(40672)
(37006)
成果(34472)
资助(34267)
自然(33890)
自然科(33003)
自然科学(32996)
自然科学基金(32407)
(28599)
(27324)
课题(27169)
(26487)
(25745)
重点(25087)
(23983)
国家社会(23416)
(23396)
期刊
(111125)
经济(111125)
研究(65844)
(53656)
中国(43643)
(40767)
农业(35895)
(28638)
金融(28638)
学报(25530)
科学(24289)
管理(24117)
业经(23519)
大学(21038)
学学(20061)
教育(18550)
财经(17412)
问题(16275)
(15972)
经济研究(15961)
技术(15586)
(14805)
农村(14564)
(14564)
农业经济(14309)
世界(11762)
(11664)
经济问题(11386)
(10615)
理论(10183)
共检索到321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国祥  
选择合适的国内支持措施,对于应对入世后的挑战至关重要。中国成为世贸正式成员后,农业生产将受到重大影响,尤其是大宗田间作物的生产,明显处于劣势。粮棉油等农产品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典型农区的农民收入,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全面发展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国内支持,与市场准入、出口补贴一起、构成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中的三大核心内容。我们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外生性,难以调整和改变。出口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外在的出口补贴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晓达  
在入世后的今天,我国财政支农政策需作相应调整。农民问题的主体不是粮食,而是经济收入。以下分析可以说明这一点。 1.受人多地少的国情制约,我国农民长期以来只能依靠精耕细作不断加大劳动与生产资料的投入而提高产量,致使谷物单产已与发达国家中的农业大国水平相近或更高,按照中国现有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可说已达到极限了。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再加大投入成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霞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延续了好的势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财政支农工作又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财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谢煊  朱美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巨大财力投入且十分艰巨的长期任务。新疆作为一个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建设落后、地方财政困难的现状,如何运用财政投入政策调动广大社会资源,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今年长江发生了全流域性特大洪灾,这场洪灾,不仅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同时也暴露出国家财政在支农政策上的某些偏差。要避免这种毁灭性灾难的再次发生,规避和减少经济发展中的灾害风险,保证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我们必须遵循自然和经济两种规律,选择让人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斌  
长期以来,在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一直被作为政府干预农业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加以实施,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功能特征、内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依存关系等问题,并以此探讨提高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实效的具体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锡龙  
从新中国成立起,财政支农政策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强,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三农"服务是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在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与财政资金积极配合,发挥财政金融支农的合力,更好地为"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因此,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永俊  吴淑景  余聪  
本文运用1978-200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与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扩展的C-D函数得到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对增加农民相应收入的有效性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晶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更是全面加强了财政支农力度,有效地发挥了财政对"三农"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性功能。作为政府主导下的重要制度安排,财政支农在确保整个农业稳定高效发展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实际来看,尽管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日益健全完善、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与金融对接也日益紧密,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全面提升公共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存在问题的角度,对新常态下财政支农政策及金融对接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晶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更是全面加强了财政支农力度,有效地发挥了财政对"三农"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性功能。作为政府主导下的重要制度安排,财政支农在确保整个农业稳定高效发展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实际来看,尽管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日益健全完善、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与金融对接也日益紧密,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全面提升公共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存在问题的角度,对新常态下财政支农政策及金融对接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树培  魏下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和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农投入带有明显的"人治"特征,缺乏有效的体制与制度保障。虽然财政支农总体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各分类支出间效率差异较大,使得总体效率较低。之所以在国家不断调整财政支农政策和扩大支农支出规模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与"三农问题"却日益严峻,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支农缺乏有效的体制保障,另一方面可归因于支农支出结构安排不合理。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菊秋  王祯敏  尹志飞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多取少予"、"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理念下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然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投入力度不够、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绩效差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大绩效评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新万  
国家实施的财政支农政策成为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财产差距,以及公共服务差距等仍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既有市场的,也有体制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佳莹  郭天宝  闫雪  
农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各国政府对农业发展也极为重视。中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其经济的迅猛崛起,中国政府自2000年开始实施农业直补等财政支农政策,而与美国强有力的财政支农政策相比,中国如何在WTO规则下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