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0)
- 2023(7667)
- 2022(6605)
- 2021(6072)
- 2020(5075)
- 2019(11352)
- 2018(11078)
- 2017(21661)
- 2016(11944)
- 2015(13675)
- 2014(13827)
- 2013(13543)
- 2012(12722)
- 2011(11386)
- 2010(11906)
- 2009(11385)
- 2008(11898)
- 2007(10830)
- 2006(9830)
- 2005(9681)
- 学科
- 济(50031)
- 经济(49939)
- 管理(44019)
- 业(37493)
- 企(32667)
- 企业(32667)
- 方法(18269)
- 财(17773)
- 制(17469)
- 数学(15680)
- 数学方法(15439)
- 中国(14035)
- 农(13021)
- 银(11802)
- 银行(11792)
- 业经(11449)
- 体(11350)
- 行(11252)
- 融(11187)
- 金融(11185)
- 务(11132)
- 财务(11090)
- 财务管理(11063)
- 企业财务(10456)
- 体制(9759)
- 贸(9397)
- 贸易(9387)
- 易(9103)
- 学(8763)
- 地方(8585)
- 机构
- 大学(177953)
- 学院(176184)
- 济(76996)
- 经济(75278)
- 管理(66232)
- 研究(60399)
- 理学(54718)
- 理学院(54143)
- 管理学(53320)
- 管理学院(52962)
- 中国(51373)
- 财(42974)
- 京(38020)
- 财经(32071)
- 科学(31987)
- 所(30524)
- 经(28844)
- 江(28790)
- 中心(28160)
- 研究所(26145)
- 农(24921)
- 北京(24775)
- 经济学(24286)
- 财经大学(23686)
- 州(22617)
- 业大(21682)
- 经济学院(21604)
- 院(21482)
- 范(21384)
- 师范(21214)
- 基金
- 项目(104638)
- 科学(83383)
- 研究(79332)
- 基金(77464)
- 家(65771)
- 国家(65242)
- 科学基金(56699)
- 社会(52176)
- 社会科(49470)
- 社会科学(49457)
- 基金项目(39883)
- 省(39612)
- 教育(36735)
- 自然(35072)
- 自然科(34274)
- 自然科学(34267)
- 自然科学基金(33660)
- 划(33384)
- 资助(32376)
- 编号(31263)
- 成果(27766)
- 制(26161)
- 部(24460)
- 重点(23538)
- 课题(22810)
- 创(21778)
- 教育部(21716)
- 性(21694)
- 发(21689)
- 国家社会(21605)
共检索到294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继军 王剑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亦祥 孙绍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专业结构却背其道而行,出现专业设置雷同率大幅提高、专业人才结构性过剩等不良现象。本文旨在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高校专业结构的资源分区控制方法,即通过设置人力、物力资源门槛,调整财力资源杠杆,来达到对不同性质的专业进行资源分区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专业结构 资源 分区控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倪红日
《宏观调控与税制改革的协调》一文中,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倪红日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税制改革在宏观经济条件宽松和不宽松的情况下都受到了牵制”的结论。认为,按照经济周期估计,中国经济可能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期,如果宏观经济的宽松阶段可以持续4-5年,正是推进税制改革的良好时机。因为宏观经济能够稳定在一个“既不冷也不热”的状况可能只会是暂时的,而在经济增长较高时期,要比经济增长处于较低时期推进税制改革更为容易,风险也相对较小。目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特点是结构性调控,有保有压。税制改革应该适应结构性调控的要求,按照“总量税收不减、税制结构调整”的思路设计方案,积极而稳妥地推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后启 汪义达 关世来 蒋万进 汪志洪
一、引言由于经济系统复杂的关联结构与动态关系,早在1954年菲利普斯(Phillips)就最先指出:即使对于简单的乘数——加速数模型,根据直觉知识给出经济稳定化政策也很可能导致事先难以预料的经济振荡或不稳定。更不用说复杂的经济模型或经济现实,在存在复杂的时滞结构以及多个政策手段的情况下,防止根据直观经验制定政策而导致灾难性后果是多么困难!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借助于计算机建立大规模的动态联立方程模型以同时考虑存在于经济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但即使建立了经济大系统运行模型,怎样制定出相互协调的调控政策以保证经济运行的多个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亮
在最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家明确指示应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领域的权力冲突则阻碍上述政策的实现。在不断出现的调控权冲突个案背后,存在着以部门利益分离为代表的经济根源,以及体现在协调、决策配合、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制度根源。因而,有必要通过议事协调组织建构和内部协调潜能挖掘两个途径限制冲突,优化协调机制,进而提高宏观调控绩效。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权力 冲突 协调 制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光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健
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与完善王健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效应是多重的,需要加以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其纠正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扬长避短、发挥合力是199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取得卓著成效的基本经验之一。本文结合这次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分析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慧中 别曼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宏观调控政策搭配的实践与经验,并与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相比较,总结出我国与国际主要经济体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在新时期更好地运用政策手段调控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国际比较 政策协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立兴
在国际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同时面临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复杂情形。本文以博弈理论为基础,描述和分析了国家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从一个简单的两国博弈模型分析入手,阐述了国家间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和帕累托改善为每个博弈参与者所带来的收益分配问题,以及不同实力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博弈的动机、预期和采取的策略。通过总结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东亚区域合作组织的政策协调实践,论述了在目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和平崛起”战略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对维护世界稳定经济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
宏观调控政策 博弈 和平崛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泽云
宏观审慎监管是针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目的是保持金融稳定。它与微观审慎监管有较明显区别,微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于限制单个金融机构的危机,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蔺翠牌
宏观调控法是国家或政府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活动调节与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财政法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宏观调控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财政法为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各项职能管理部门所需资金提供法律保障 ,也是使市场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重要工具。因此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法 财政法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元 杜飞轮 曾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行政机构的逐步调整,我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宏观调控部门体系框架,宏观调控的部门分工得到初步明确,协调性得以初步优化。但是,宏观调控部门间协调性仍然较差,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政策权威性和统一协调性不高、中央综合经济部门间宏观政策协调不够、综合经济部门与专业部门政策协调不足以及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政策协调不畅。从根本上来说,部门间协调性差源自于宏观调控的相关法律尚未建立、协调机构还未形成、协调机制有待强化以及运行程序仍旧缺失。因此,要逐步探索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加快制定相关部门的综合性法律,设置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协调机构,加强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
关键词:
宏观调控 部门协调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壮 赵炳新
现代经济实际上是混合经济,经济的运行一方面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另一方而还要受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当代经济发达国家主要依靠财政、金融等间接手段对其经济运行进行调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新的经济机制下,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既有财政、金融等间接手段,也有各种形式的计划以及产业政策等综合性较强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贾广军 王安国
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性,统一货币政策会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区域、产业、行业间产生巨大的差别性传导效果,不同微观经济主体对同一货币政策的承受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为差别性宏观调控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建议通过统一政策的内容差别化增强中观货币当局的决策参考度、强化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区域经济 差别性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