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874)
- 2022(2615)
- 2021(2630)
- 2020(2258)
- 2019(5284)
- 2018(5211)
- 2017(10855)
- 2016(5831)
- 2015(6806)
- 2014(6885)
- 2013(6893)
- 2012(6718)
- 2011(6068)
- 2010(6405)
- 2009(5974)
- 2008(6336)
- 2007(5872)
- 2006(5639)
- 2005(5632)
- 2004(5250)
- 学科
- 济(20038)
- 经济(19998)
- 银(18061)
- 银行(17916)
- 管理(17036)
- 行(16621)
- 业(16265)
- 制(16024)
- 企(13672)
- 企业(13672)
- 融(10441)
- 金融(10441)
- 度(10303)
- 制度(10301)
- 业务(9971)
- 银行制(8766)
- 财(8186)
- 方法(7566)
- 中国(7546)
- 体(6736)
- 数学(6261)
- 农(6175)
- 数学方法(6118)
- 体制(6066)
- 务(5014)
- 财务(4990)
- 财务管理(4966)
- 业经(4860)
- 企业财务(4724)
- 税(4688)
- 机构
- 大学(81844)
- 学院(79612)
- 济(33948)
- 中国(33510)
- 经济(33019)
- 研究(29433)
- 管理(28896)
- 理学(22329)
- 理学院(22059)
- 银(21870)
- 财(21752)
- 管理学(21731)
- 管理学院(21558)
- 银行(20945)
- 行(19464)
- 京(18549)
- 所(15874)
- 财经(15630)
- 江(15447)
- 科学(15417)
- 中心(15396)
- 农(15121)
- 经(14079)
- 研究所(13544)
- 人民(12921)
- 州(12594)
- 北京(12531)
- 融(11788)
- 财经大学(11716)
- 农业(11603)
- 基金
- 项目(41618)
- 科学(32021)
- 研究(31390)
- 基金(30336)
- 家(25964)
- 国家(25720)
- 科学基金(21484)
- 社会(19311)
- 社会科(18232)
- 社会科学(18225)
- 基金项目(15334)
- 省(15216)
- 教育(14366)
- 资助(13704)
- 自然(13571)
- 自然科(13255)
- 自然科学(13252)
- 划(13236)
- 自然科学基金(13019)
- 编号(12457)
- 成果(11993)
- 部(9935)
- 重点(9447)
- 性(9350)
- 课题(9238)
- 教育部(8661)
- 发(8317)
- 大学(8150)
- 创(8131)
- 制(8131)
共检索到155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涤凡 王俊青
我国金融业目前采取的是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格局,面对实际存在的金融混业经营和加入WTO后金融开放的挑战,要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建立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提高监管者素质和加强法制建设。
关键词:
监管效率 分业监管 混业经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磊
后WTO时期银行业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更加自由和便利,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也给外资银行监管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内外资银行有别的监管模式已不适应对外资银行有效监管的客观需要,宜通过制度创新来构建高效的外资银行监管机制。应以审慎性原则为核心,以风险控制为目标,以WTO规则为基准,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模式;还需依据《巴塞尔协定》明确规定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框架。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审慎性监管 国民待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黎四奇 闫小龙
入世对我国而言蕴含着机会与挑战,但若从法律的视角分析,则其更意味我国相关法律的重构。这是由于我国现行相关法律的模糊性与抽象性、滞后性与不协调性等原因所引起的。对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群的重构性思维便是因为上述原因而触发。在新法的重构中,其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遵循WTO中的相关规则对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法进行矫正,从而克服法律的滞后性与不协调性;其二是对新的法律制度,如存款保证制度、重组措施及信息标准等进行新的思维,以防止监管法律真空的出现。
关键词:
WTO规则 不足分析 重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滨
入世后,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应如何加强对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本文主要从监管工作的三个具体内容一市场准入、业务经营和监管方法及手段一提出了加强外资银行监管工作的设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黎四奇 闫小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志坚
近年来,在华外资法人银行积极贯彻监管要求,采取多项措施改善公司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近期对外资法人银行的公司治理调查评估表明,各银行在公司治理的健全性、独立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亦冬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发展成为各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79年开始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经过16年的发展,在华的外资银行机构已初具规模。据统计,截止1995年7月底,14个国家和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斌彬
我国现有的外资银行准入法制基本上都是以“新设进入”的方式为架构,而对外资银行“参股进入”的监管则非常薄弱。然而,实践表明,通过收购、参股国内商业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将是入世后外资银行的首选。对此,我们不能不加以重视。文章先探讨了外资银行首选参股进入的原因及其影响,指出对外资银行的参股进入进行法律监管的必要性,然后对银监会最近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展开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相应法律监管的若干设想。
关键词:
新设进入 参股进入 收购 法律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赖志坚
文章认为,近年来外资银行存贷比指标基本呈逐步改善态势,但总体看,存贷比水平偏高,如期达标存在隐忧。文章从监管角度,对如何改善外资银行的存贷比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存贷款 监管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系课题组
中国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将获得巨大发展。五年后,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享有同等国民待遇。五年过渡期内,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对于维护正常的国内金融秩序,降低外资银行进入后对中资银行的不利影响极为重要。
关键词:
WTO 外资银行 有效监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新军
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使国际金融的风险加大,任何一国已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中独善其身。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成为摆在东道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剖析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的不足入手,提出应在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产风险、外资银行的进入形式和审批条件、市场风险等方面加强法律监管,协调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引入先进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的检查方法,加强国际合作,从而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