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8)
2023(9115)
2022(7644)
2021(7300)
2020(6093)
2019(14067)
2018(13711)
2017(26572)
2016(14174)
2015(16414)
2014(16236)
2013(16232)
2012(15274)
2011(14037)
2010(13981)
2009(13352)
2008(13499)
2007(11936)
2006(10806)
2005(10235)
作者
(40133)
(33532)
(33424)
(32005)
(21406)
(15957)
(15205)
(12965)
(12942)
(11899)
(11786)
(11159)
(11073)
(10862)
(10826)
(10407)
(9883)
(9733)
(9711)
(9286)
(8647)
(8246)
(7928)
(7626)
(7614)
(7552)
(7537)
(7156)
(6686)
(6553)
学科
(59737)
经济(59647)
管理(43593)
(39191)
(32627)
企业(32627)
方法(25286)
(23637)
数学(22392)
数学方法(22235)
(21233)
银行(21087)
中国(20428)
(19775)
(17367)
(14546)
(14504)
金融(14502)
(14317)
贸易(14303)
(14081)
(13026)
制度(12994)
(12791)
业经(12658)
体制(11059)
业务(10063)
(9923)
财务(9888)
财务管理(9864)
机构
大学(208821)
学院(203728)
(98632)
经济(96983)
研究(77131)
管理(76777)
中国(67880)
理学(64649)
理学院(63917)
管理学(63220)
管理学院(62806)
(48592)
(45161)
科学(40399)
(38470)
财经(37746)
中心(35007)
(34532)
研究所(34313)
经济学(32666)
(30904)
(30451)
北京(29406)
经济学院(29269)
财经大学(28428)
(27612)
业大(24969)
(24646)
(24192)
农业(24085)
基金
项目(128852)
科学(103390)
基金(98335)
研究(95802)
(85317)
国家(84710)
科学基金(72536)
社会(65360)
社会科(62240)
社会科学(62228)
基金项目(50534)
(44933)
自然(44223)
教育(43613)
自然科(43213)
自然科学(43202)
自然科学基金(42520)
资助(41147)
(39439)
编号(35710)
(31765)
成果(31007)
(29814)
重点(29616)
国家社会(28962)
教育部(28016)
中国(27806)
(27183)
(26612)
人文(26211)
期刊
(108514)
经济(108514)
研究(71581)
中国(45556)
(38191)
(35978)
金融(35978)
管理(31322)
科学(28777)
(28454)
学报(28256)
大学(22672)
学学(21337)
财经(20509)
经济研究(18348)
教育(18006)
(17707)
农业(17479)
技术(15507)
(15160)
国际(14739)
问题(14636)
业经(13751)
世界(13391)
理论(10192)
(10061)
技术经济(9849)
现代(9232)
会计(8880)
统计(8763)
共检索到333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叶  
随着中国入世日趋明朗化,关于“入世”与中国银行业的话题频频见诸于报端。业内人士对中国银行的未来心存疑虑,银行的广大客户则期待着其想象中的优良服务。所有这些话题和关注有其合理面,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在银行业开放研究方面,无论是规范还是实证研究,均不能做到言之凿凿。因此,笔者虽承认“入世”这一变量究竟对中国银行业造成多大的影响,以及中国银行业开放的有效性的命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但同时认为这些问题的研究十分困难,实证研究尤甚,它有赖于银行业的开放速度、程度和其他条件的配合。在中国银行业面临开放的当口,必须首先考虑中国银行业的制度选择,这是由相对封闭的中国银行体系将要逐步融入国际金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邱崇明  
本文认为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 ,具有 6个方面的优势 ,即人力成本和分支机构优势、本土优势、后发优势、体制改革所能挖掘的潜力优势、整体协作优势、政治动员力优势。文章分析了这些优势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基础 ,并对如何利用这些比较优势 ,制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欣  张华  
我国入世后 ,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将逐步全面开放。入世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竞争 ,同时也会给我国银行业提供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秋实  
加入WTO ,改变了中国银行赖以经营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监管环境。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提出了中国银行业的制胜战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从1994年以来,我国监管当局持续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从资本充足率计算监管、审慎资本监管和全面风险资本监管3个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的资本监管特点、实施效果和趋势;从不同维度论证了审慎资本监管的实质;分析了监管制度演变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本文认为,资本监管的实质就是风险监管,通过对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资本的有效利用;为应对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应从4个方面努力:建立资本补充机制、进行业务调整、应用定量风险计量工具、持续建设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玉茹  夏杨  
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制度的变迁是沿着"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制度均衡—……"这一路径演进。同样,中国分业经营的形成也是一次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背景下的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近些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也更加明朗,中国加入WTO之后,原有的分业经营的制度均衡必将打破,因此,在以风险分析为依据选择实现金融多元化经营过渡模式和设置转变进程是我国未来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世英  王剑灵  
中国加入WTO后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内部机制和市场份额将受到严峻挑战 ,我国应充分利用加入WTO的过渡期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创新商业银行制度 ,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提高金融体系整体竞争力 ,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谢魁星  彭小泉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我们对所处新环境的分析将不再停留在表层大致的描述上,而应随着相关承诺的逐步兑现,做出更为清晰的预测和分析,只有这样,结论才更富说服力和可信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世勇  
本文根据我国在WTO协议中的承诺 ,通过对中外银行竞争力的对比分析 ,在阐明了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 ,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入世”可能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巫景飞  吉伶华  
一、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约束。在不同的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不同,由此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利益在利益主体间的分配方式。制度长期来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从短时期来看则处于相对稳定的“制度均衡”状态。所谓制度均衡即“在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变化都不能给经济中的任何个人或团体带来额外的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淑晖  
本文回顾了危机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这些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的分类计量、股权投资处理、减值计提方法、并表范围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修订和变化将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经营管理造成影响,包括在计量手段、风险管理模式和管理范围等方面都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以提升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能力,实现其长期稳健经营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