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6)
2023(9735)
2022(8212)
2021(7602)
2020(6458)
2019(14665)
2018(14309)
2017(27357)
2016(14755)
2015(16732)
2014(16489)
2013(16504)
2012(15350)
2011(14021)
2010(14095)
2009(13326)
2008(13299)
2007(11772)
2006(10625)
2005(9961)
作者
(42211)
(35446)
(35411)
(33586)
(22446)
(16899)
(15992)
(13576)
(13443)
(12537)
(12231)
(11844)
(11472)
(11418)
(11325)
(10893)
(10512)
(10197)
(10152)
(10134)
(8982)
(8571)
(8531)
(7971)
(7956)
(7841)
(7821)
(7618)
(7113)
(6992)
学科
(63624)
经济(63534)
管理(47404)
(44058)
(36155)
企业(36155)
方法(28593)
数学(25854)
数学方法(25688)
(21209)
中国(19556)
(17459)
(16467)
(13740)
贸易(13729)
(13471)
业经(12966)
(12769)
财务(12742)
财务管理(12718)
企业财务(12220)
(11990)
(11883)
(11742)
银行(11720)
(11257)
税收(11181)
(11130)
(11058)
金融(11056)
机构
大学(221678)
学院(216216)
(101834)
经济(100171)
管理(82038)
研究(78552)
理学(70542)
理学院(69768)
管理学(68904)
管理学院(68480)
中国(61961)
(50737)
(46438)
科学(42546)
财经(39693)
(38988)
(36345)
研究所(34975)
中心(34646)
(33942)
经济学(33368)
(31486)
经济学院(30002)
财经大学(29823)
北京(29725)
业大(29256)
(27747)
农业(26512)
(25484)
师范(25245)
基金
项目(140989)
科学(113426)
基金(107871)
研究(103252)
(94285)
国家(93581)
科学基金(80249)
社会(70382)
社会科(67004)
社会科学(66987)
基金项目(56102)
自然(49951)
(49943)
自然科(48825)
自然科学(48810)
自然科学基金(48052)
教育(47366)
资助(44440)
(43840)
编号(38596)
(34390)
成果(32853)
重点(32039)
(31897)
国家社会(31211)
教育部(30228)
(29438)
(29163)
中国(29141)
人文(28337)
期刊
(110268)
经济(110268)
研究(71643)
中国(44978)
(40080)
学报(33080)
管理(31709)
科学(31334)
(30993)
大学(26230)
学学(24783)
(22916)
金融(22916)
财经(21037)
农业(20757)
教育(19290)
经济研究(18761)
(18130)
技术(16487)
(15208)
问题(15063)
国际(14490)
业经(13963)
世界(13117)
(11585)
技术经济(10740)
(9994)
(9845)
统计(9540)
现代(9195)
共检索到335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伍海华  
制约外资吸收能力的因素复杂多样,主要有: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国内资金的配套能力、国内物资的配套能力、可供给劳动力的素质高低、企业经营能力与企业家精神、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市场环境的完善与否,基础设施的好坏、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等十大因素。发展中国(?)在利用外资时,应予以综合考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焦素芬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现状中国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资作为对外开放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1979年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34423个,协议利用外资金额1692.1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7.5亿美元。今年1—6月,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3632个,协议利用外资金额587.5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3.96亿美元,分别比外商投资最多的去年同期增长234.3%、300%和179.8%。近年来,中国吸收外资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投资来源不断扩大,共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来投资。 2.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呈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治本  
中国吸收外商投资形势及有关政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资司司长刘治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吸收外资进行经济建设则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外商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国民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左韬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对区位因素的研究: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指出,只有跨国公司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才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区位优势则决定了跨国公司到哪一国进行投资。但在众多的区位优势中,什么较为重要,什么较为次要?邓宁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克勤  
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目前中国为什么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二是中国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关于中国之所以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既有源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本解释,也有来自中国所独具的特殊优势:优惠的引资政策、良好的经济增长表现、巨大的市场潜力。从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角度看,本文提出中国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四方面:(1)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2)人力资源的问题;(3)优惠政策的长期有效性;(4)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上塘  
吸收外商投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上)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张上塘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与建设,我国已建成40多万家国有企业,形成的固定资产超过4万亿元。这一大批国有企业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塑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宇  
在世界经济前景黯淡、全球化 浪潮中贸易投资自由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的国际国内背景下,2001年以来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已经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根据目前外商投资统计数据预测,2001年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可达2.6万家,比上年增长16%左右;合同外商投资金额750亿美元,增长20%;实际外商投资480亿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上塘  
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与建设,我国已建成40多万家国有企业,形成的固定资产超过4万亿元。这一大批国有企业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塑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完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确保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如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当务之急,直接关联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形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上塘  
吸收外商投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下)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张上塘编者按:上期,本刊登载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张上塘先生“吸收外商投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上)”一文。该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的现状和引进外资改造国有企业所取得的成效,阐述了引进外资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郝红梅  
我国的吸收外商投资工作从1979年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开始起步,采用最多的投资方式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自1980年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成立以来至1998年底,我国共批准成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91206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拴保  
在河北省,一个以轻纺、机械、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为重点的外商投资格局已基本形成,吸收外商投资亦成为该省发展对外经贸的有效途径.一、吸收外资的特点1.势头猛.截至9月全省今年共签订"三资"项目合同1528项,总投资48.2亿美元,其中协议外资额22.1亿美元,分别是1991年全年的2.3倍、5.3倍和8.4倍.2.加工型项目多.一般加工型项目占全部签约项目的80%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玉梅  王园园  
作为吸收FDI大国,我国连续25年保持了发展中国家吸收FDI的首位,并多年居于世界各国吸收FDI的前三位。近年来,在全球FDI相对低迷并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吸收FDI相对平稳,FDI规模迭创新高。尽管如此,也应该看到,自2012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吸收FDI的总量、增速以及比重都呈现持续下降态势。2015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复苏,流量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玉梅  王园园  
作为吸收FDI大国,我国连续25年保持了发展中国家吸收FDI的首位,并多年居于世界各国吸收FDI的前三位。近年来,在全球FDI相对低迷并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吸收FDI相对平稳,FDI规模迭创新高。尽管如此,也应该看到,自2012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吸收FDI的总量、增速以及比重都呈现持续下降态势。2015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复苏,流量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